9月14日至15日,“四下基层”福安实践队抵达福安市溪柄镇,开启宁德市年轻干部“四下基层”实践活动之行。活动以“红色历史文化观感、地域文化体验、重走红军路、入村入户调研、企业项目调研”为五大主题,紧扣“四下基层”的宗旨,弘扬了“务实、调研、为民”的良好风气。

溪柄镇是闽东苏维埃政府的革命旧址,中央红军长征前全国八大革命根据地之一,素有“闽东延安”之誉。辖区整合了斗面村闽东苏区纪念馆、“四大旧址”(闽东苏维埃政府旧址、中共闽东特委旧址、共青团闽东特委机关旧址、闽东妇女工作团办公旧址),楼下古民居、 狮峰寺(闽东红带会总部旧址),榕头村郑虎臣故里、中国美院福建宁德教育实践基地。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年轻干部们参观了闽东苏区军民在战争时期的珍贵史料图片、实物展品,认真聆听了革命时代闽东苏区军民的英雄事迹,接受了一次生动的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感受“闽东苏区精神永放光芒”几个大字的时代伟力。

随后,年轻干部们走进闽东革命机关“四大旧址”,亲身体验红色文创产品、红色研学基地、红色主题博物馆等多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感受别样的人文景观和历史底蕴。大家深受教育、深受启发,纷纷表示要始终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传递溪柄红色文化、讲好红色故事,服务发展,全力推进乡村振兴。体验闽东苏区红色文化的同时,年轻干部们还走进溪柄镇楼下古民居、新时代文明实践点进行深入学习,零距离接触古建筑、体会红色基因的代代相传,对红色血脉历史和明清古建筑构造都形成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此外,楼下村古民居还添加现代元素,在古建筑里建设民宿,开展摄影展,书画写生、文化阅读等文娱活动,年轻干部们通过实地调研与研讨,深刻感受闽东苏区的今昔变化。大家围绕党员带头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案例,探讨如何发挥地方特色优势,创新打造红色旅游主题项目,丰富红色旅游产品类型、体验场景,发挥红色旅游功能,为走好闽东特色乡村振兴之路贡献力量。

9月16日,“四下基层”福安实践活动队继续深入革命老区,探寻红色记忆,赓续红色基因。上午,实践队员们重走红军路,参观畲族革命历史陈列馆、红军后方医院旧址,身临其境感受“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艰苦革命历程,接受体魄锻炼和意志考验。接着,实践队员们来到溪柄镇东坪村帮忙收割稻谷。虽头顶烈日,汗流浃背,队员们依然干劲十足,有的负责收割稻谷,有的负责传递稻把,有的负责清理稻秆,有的负责装袋搬运,忙得热火朝天。实践队员们以田间地头为课堂,身体力行,体会粮食生产不易,发扬厉行节约精神。
下午,福安市委党校教师李东平在闽东苏区纪念馆红军学堂为实践队员们作主题讲座。接着,斗面村驻村第一书记与实践队员们交流驻村工作经验和体会。
晚上,实践队在闽东苏区纪念馆会议室召开学习交流会。会上,队员们结合三天以来的实践经历,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并积极为乡村振兴发展建言献策。队员们纷纷表示,要大力传承和发扬“四下基层”的优良传统作风,加强实践锻炼,提高工作本领,为走好闽东特色乡村振兴之路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