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中英香港谈判,铁娘子武力威胁,邓小平:毛主席早有预料

2022年09月28日06:11:18 历史 1803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是近代中国自革命胜利、胜利建国之后,有一个伟大胜利,亦是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的重大事件。

  香港回归的当夜,万众欢呼,举国欢腾,人民流下了喜悦的泪水,记住了美好的回忆。

82年中英香港谈判,铁娘子武力威胁,邓小平:毛主席早有预料 - 天天要闻

  然而都说暴雨之后才有彩虹,如果说香港回归有如一束彩虹般美好,那么,在香港回归之前,中国可没少受到西方国家的刁难,那对于当时的中国而言,无异于是暴风雨般的考验。

  1982年9月下旬,英国主要领导人轮番访华,意在阻止香港回归,然而,中国人民忍受这样的屈辱持续了一百四十年,好不容易有了反抗的资本,又如何肯甘心让港岛再度流浪一百年?

82年中英香港谈判,铁娘子武力威胁,邓小平:毛主席早有预料 - 天天要闻

  1982年,小平同志面对“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的咄咄逼人,搬出了一记杀手锏,而这一记杀手锏,则出自毛主席在世时候的手笔,令撒切尔再无还手之力,只能心不甘情不愿地放弃了。

  那么,在谈判陷入僵局的这个节点,小平同志究竟掏出了什么样的杀手锏,才令撒切尔夫人也无能为力,无功而返?而在毛主席时期,他又做了什么,到后来依然还在照拂子孙?

82年中英香港谈判,铁娘子武力威胁,邓小平:毛主席早有预料 - 天天要闻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史料:发兵香港的设想

  1982年4月,时任英国首相爱德华·希斯访华,他的到来,是为了之后要在下半年访华的撒切尔夫人,打前哨站。

  尽管英国国内的党派之争颇为激烈,爱德华·希斯和撒切尔夫人也算政敌,但是在香港问题的立场上,英国多党派是一致的。

82年中英香港谈判,铁娘子武力威胁,邓小平:毛主席早有预料 - 天天要闻

  因此,爱德华·希斯的来者不善,中共领导人都是看在眼里的,但我们的领导人丝毫不慌,反正早晚要把香港拿回来的,不如趁着这一波双方谈判,先给英国方面敲敲警钟。

  因为不知道英国方面的具体态度,所以在是文谈还是武谈上,当时我们是存在分歧的。

  然而,无论文谈还是武谈,我们都是有充足准备的。

82年中英香港谈判,铁娘子武力威胁,邓小平:毛主席早有预料 - 天天要闻

爱德华·希斯与撒切尔合影

  事实上,武谈,或者说是武力抢回港岛的想法,早已不是第一次被拿出来讨论了。

  早在刚刚建国的时候,我们解放军的几个兵团路过深圳,都在跟党中央提出建议:要不顺手把香港给解放了得了!

  这个想法,其实也符合当时解放军中大部分高级将领的想法。

82年中英香港谈判,铁娘子武力威胁,邓小平:毛主席早有预料 - 天天要闻

  因为当时的解放军,军力正盛,军威震天,无论官兵百姓,全都士气如虹,连二三百万的国民党军都被我们吃干吃净了,仅仅驻扎了两万英国军队的香港岛,确实是不在话下。

  但是这个想法,却被当时的党中央,给一致否决了。

  毛主席在回复的电报中,很明确地表示,暂时不处理香港问题。

82年中英香港谈判,铁娘子武力威胁,邓小平:毛主席早有预料 - 天天要闻

布局:毛主席的高瞻远瞩

  暂时不打香港,这个简单的决定里,却饱含着毛主席的高瞻远瞩,以及当时那一班子的党中央领导人们的政治智慧。

  不是说打不过,以当时的解放军的战力,英国就算调来一两个师,照样白给。

  但是,即使是那样,也不能打。

82年中英香港谈判,铁娘子武力威胁,邓小平:毛主席早有预料 - 天天要闻

  一来,香港还在所谓的“条约租借期”内,我们没有必要跟英国产生摩擦。

  二来,当时的中国的大部分生产建设已经打烂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抓紧恢复生产,才是最要紧的事。

  三来,香港有很多国际大公司,代表着很多西方国家的利益,这些都是我们不能触碰的。

82年中英香港谈判,铁娘子武力威胁,邓小平:毛主席早有预料 - 天天要闻

  更何况,反正香港就算暂时归英国说了算,但是始终是挨着中国领土,是跑不掉的,与其把它打掉收回,让它立刻失去“远东第一大港口”和“远东第一大经济城市”的价值和地位,倒不如留待将来。

  中共领导人们当时的想法很明确,以后我们也会有自己的经济中心,但是却要我们摸着石头过河,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克服很多困难。

  与其打烂香港,倒不如去学习香港,建设我们自己的经济中心。

82年中英香港谈判,铁娘子武力威胁,邓小平:毛主席早有预料 - 天天要闻

  一代领导人们的高瞻远瞩,在如今看来,都是大智慧,别的不说,单是北上广深四大经济中心城市的建设发展,无不是看着香港学香港,这么来的。

  而说到毛主席的高瞻远瞩,不得不提到他在1963年时的一项举措。

  当时,港岛发生了很严重的淡水资源短缺,岛内居民的生活用水很成问题,但是驻港英国总督却想不到有效地解决问题的办法。

82年中英香港谈判,铁娘子武力威胁,邓小平:毛主席早有预料 - 天天要闻

  于是毛主席就说,给他建个水利工程。

  于是,就有了周总理督办建造的东江至深圳的直流供水工程,解决了香港几十年的用水紧张问题。  

  眼看着水利工程已经逐渐落实,香港市民的用水困难得到很大的缓解,毛主席松了一口气的同时,笑着对周总理说,“剩下的事情就交给年轻人办吧!”

82年中英香港谈判,铁娘子武力威胁,邓小平:毛主席早有预料 - 天天要闻

  而主席所说的剩下的事情,无疑就是在香港的用水方面做文章,但这件事情颇为关键,用得好,能够为香港回归助一大力,但用不好,不仅不能形成助力,反而会使香港居民产生不良情绪,得不偿失。

  其中具体的力度把控,与使用时机,需要领导人有一个清晰的把控。

  而毛主席对自己的继任者表示了充分的信心,因此才会把这出伏笔按下不表,就是为了留待后人。

82年中英香港谈判,铁娘子武力威胁,邓小平:毛主席早有预料 - 天天要闻

  而他的继任者,就是耄耋之年又操舵江山的小平同志。

谈判:小平同志的强硬

  1982年9月24日,撒切尔访华,并向小平同志提出,英国要继续租借香港一百年。

  对此,小平同志强调:“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82年中英香港谈判,铁娘子武力威胁,邓小平:毛主席早有预料 - 天天要闻

  或者说,百年前的清政府,因为武力值无法与列强相比,所以在主权问题上也没有挣扎的余地,但是,今时今日的中国,早已不再是百年前任人鱼肉的旧中国,而是国力强盛、民族团结、自保有余的新中国。

  对此,撒切尔夫人开始拿百年前的三大条约来说事,指责中国没有契约精神。

  而小平同志的反应也很强硬,你不是要拿一百五十年前的三大条约来说事吗?好,那我就在这件事情上,跟你好好论一论,看看到底谁占理!

82年中英香港谈判,铁娘子武力威胁,邓小平:毛主席早有预料 - 天天要闻

  而小平同志跟对方“讲理”的方式,也很简单,就是明确地告诉你,一百年前的清政府无能,纵使三大条约是不平等条约,他们也不得不认,那是情势所逼,迫不得已。

  但是,现在的中国早已不是当时的清政府,我就明确地告诉你,这三大条约都是不平等条约,中方不会认可,况且既然“合同”已到期,你想续约?没门!

82年中英香港谈判,铁娘子武力威胁,邓小平:毛主席早有预料 - 天天要闻

  撒切尔夫人撇开百年前条约的签订,是当时的英政府逼迫当时的清政府签订的这一事实,主观忽略了该条约本质上就违背了“公平公正”契约精神的客观事实,而只在“遵守条约”这件事上跟小平同志谈论,这就是纯耍流氓啊!

而如果小平同志跟她讨论这个问题,无论如何都是占不到理的。

82年中英香港谈判,铁娘子武力威胁,邓小平:毛主席早有预料 - 天天要闻

  然而小平同志可是一位老练的政治家,况且他曾长期跟随开国伟人毛主席生活、工作,深入研究过《毛选》,深得毛主席“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战略理论之个中三昧。

  小平同志知道,不能跟撒切尔夫人在“契约精神”的问题上兜圈子,不能被对方制造的话题给牵着走,于是他开始“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管你说什么问题,我只找对我有利的话题。

  于是,小平同志搬出了中国人民盼望香港回归这个大杀器,意在告诫撒切尔,在这件事上,中国会发挥举国之力,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82年中英香港谈判,铁娘子武力威胁,邓小平:毛主席早有预料 - 天天要闻

  小平同志甚至说:“中国人穷是穷一点,但打仗是不怕死的!”

  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让撒切尔夫人心里着实震了一下。

  仿若无声处听惊雷,英国首相撒切尔,忽然从幻想中清醒了过来,终于正视起对面坐着的老人。

82年中英香港谈判,铁娘子武力威胁,邓小平:毛主席早有预料 - 天天要闻

  这可是小平同志,当时中共的最高领导人,中共二代领导人中的核心!

  别看小平同志在位的时候,已经是一个耄耋老人,但他曾经可是刘伯承元帅的左膀右臂,既通军事又晓政治,再加上改革开放的经历把控,可谓是全方位能力超群。

  再者,他是真正打过仗的人撒切尔固然强势,但在小平同志面前,也就是个外国女娃娃。  

82年中英香港谈判,铁娘子武力威胁,邓小平:毛主席早有预料 - 天天要闻

  到此,英国女首相“铁娘子”撒切尔没辙了。

  她仰重的三大条约,在小平同志面前如同废纸。

  她打出的主权牌,根本站不住脚。

82年中英香港谈判,铁娘子武力威胁,邓小平:毛主席早有预料 - 天天要闻

  她携马岛大胜的威势而来,企图以英军的强大武力为利剑,逼迫小平同志低头,结果却在小平同志一句“中国人不怕死”面前,被打回原形。

  说到底,马岛战争就是一场不对等的战争,战争的失败方阿根廷,充其量也就是现代化军事强国,对旧军事强国的宰割,这一点从战后英阿参战人员战损比1:3,战机战损比1:4就可以看出。

82年中英香港谈判,铁娘子武力威胁,邓小平:毛主席早有预料 - 天天要闻

马岛战争局部示意图

  阿根廷军队完全不是英国军队的对手,所以这一场74天的战争,并没有什么说服力。

  反倒是透露出了英国军队的疲态渐显,连一个并不算强的阿根廷,都得花掉74天才能迫使阿根廷投降,从而撤出马岛,那么,英国有什么底气,来到我幅员辽阔的大中国打仗呢?

  更何况香港背靠大陆,你即使侥幸攻下来,并站住了脚跟,问题是你守得住吗,许多国家布置在港岛上的瓶瓶罐罐的产业,你护得过来吗?

82年中英香港谈判,铁娘子武力威胁,邓小平:毛主席早有预料 - 天天要闻

马岛战争的结束

  再者说了,我们宽阔的大后方随时可以起兵百万,而英国的军事实力却还要远隔重洋而来。

  说到底,在东亚这一片,中国才是地头蛇,英国只是外来户,凭什么想要让地头蛇低头听话?

  而曾经在朝鲜战场上,中国以弱军事国家对强军事国家美国的胜利,可还殷鉴不远呢,中国在那么弱的情况下,依旧打赢了军事实力数倍于己的美国,所依靠的,不就是惊人的意志力和“中国人不怕死”吗?

82年中英香港谈判,铁娘子武力威胁,邓小平:毛主席早有预料 - 天天要闻

  连美国都输给过中国,相比之下,英国在马岛之战占了阿根廷的便宜后的胜利,显得是那么微不足道,和轻不可言。

  说白了,类似于“铁娘子”撒切尔这种强硬派政治家,她的强硬来自她的审时度势与因势利导,来自她的底气与底牌,然而面对小平同志,撒切尔的三手牌打光了,她的谈判也就宣告结束了,接下来轮到小平同志发力了。

  好在小平同志也不是个争强好胜的人,面对来势不善的英国首相撒切尔,他可以不卑不亢地强硬回击,但是撒切尔的气势已然下落,小平同志却不会穷追猛打、反唇相讥。

82年中英香港谈判,铁娘子武力威胁,邓小平:毛主席早有预料 - 天天要闻

  于是,小平同志的态度重归温和,该和风细雨已然和风细雨,该好言相说依然好言相说,给足了英国首相面子。

  接下来,小平同志开始给撒切尔“上课”。

  他从中国的改革开放,边缘政治,在联合国的地位变化等多个方面,与撒切尔夫人相互交流。

82年中英香港谈判,铁娘子武力威胁,邓小平:毛主席早有预料 - 天天要闻

  其实这是在变相的告诫撒切尔夫人,世异时移,中国早已不复往昔疲弱,劝撒切尔夫人打消幻想,别再打香港的主意。

然后,小平同志又说到,毛主席在二十年前下令为香港建造水利工程。

言下之意就是告诫撒切尔,如果你想动小手脚,那么我们有的是办法拿捏你。

82年中英香港谈判,铁娘子武力威胁,邓小平:毛主席早有预料 - 天天要闻

撒切尔终于色变。

  然后,小平同志才开始宽慰撒切尔,即使香港回归中国,中国也有自己的办法,稳固香港的繁荣,它依然是远东第一城市,而中国与英国也不是敌人,依然可以在经济领域展开交流合作。

  一刚一柔,一硬一软,松弛节奏全在小平同志一手之握,他的谈判手段着实高超,撒切尔夫人从来时的其意不善,到走时的败兴而归,完全被小平同志折服了。

82年中英香港谈判,铁娘子武力威胁,邓小平:毛主席早有预料 - 天天要闻

撒切尔走的时候失魂落魄,摔了一跤

  可以说,香港到最后能够安全地、和平的、无波无澜的回归祖国,小平同志在1982年的这次暗藏机锋的首脑对谈上的发挥,要占到三分之一的功劳。

结语:

这场中英交锋就此谢幕,然而影响却是极其深远,因为它为香港的回归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释放了一个肯定的信号,由此,我国接下来的各种准备工作,才有了一个准确的努力方向。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1966年的中国:解放军战士把毛主席像送给一位贫农 - 天天要闻

1966年的中国:解放军战士把毛主席像送给一位贫农

看历史老照片,品百年沧桑巨变。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一个搜集整理老照片的博主。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一组拍摄于1966年的老照片。从这些老照片上,我们能看到当时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下面,一起来看看吧!1966年,解放军战士把毛主席像送给一位贫农。19
人民心中永远的丰碑——毛主席 - 天天要闻

人民心中永远的丰碑——毛主席

导语:在华夏大地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名字如璀璨星辰,跨越时空,照亮了无数人的心灵,他就是毛泽东。直至今日,国内外各界人士对他赞誉有加,在韶山冲,每天都有游客排着长队,只为瞻仰他的风采。这份跨越岁月的爱戴,源自他波澜壮阔的一生和始终如一的为民
少女与兵器(09) - 天天要闻

少女与兵器(09)

前几天和大家聊过了《少女与兵器(08)》的第八篇漫画,不知道你看了吗?有没有为受伤的雪儿担心呢?不过有一个好处,她的机能并没有丢失,看来还可以继续旅行的。 这次的内容里面居然还有电磁炮之类....
毛泽东“战略防御与战役进攻结合”对中美关税战启示 - 天天要闻

毛泽东“战略防御与战役进攻结合”对中美关税战启示

毛泽东“战略的防御战之中采取战役和战斗的进攻战”思想,对当前中美关税战仍具强大现实指导意义。01 战略定位:以防御姿态构建进攻性经济体系教员军事辩证法:“防御战的基本原则是承认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关税战应
新发现的史前遗址 将镇巴历史提前3000年 - 天天要闻

新发现的史前遗址 将镇巴历史提前3000年

据来自汉中“四普”一线的消息,汉中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队近日在镇巴县碾子镇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存。这是镇巴县首次发现的史前遗址,将镇巴的历史提前了3000年。 遗址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是史前人类理想聚居地 △遗址位置图△遗址平面图 4月7日,汉中市“四普”工作队第五组组长、西乡博物馆工作人员陈明顺向华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