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丑皇后隆裕,丈夫不宠婆婆不待见,为何却赢得全国人尊重?

2022年07月04日19:10:37 历史 1950

婆婆不待见、丈夫不宠爱,清朝“最丑”皇后,隆裕的一生有多悲惨?对于这位在史书上只有短短 167 字记载的皇后,为何却在死后让全国都为她降半旗致哀?那么她究竟做了什么?,能获得全国人的尊重呢?

清朝最丑皇后隆裕,丈夫不宠婆婆不待见,为何却赢得全国人尊重? - 天天要闻

隆裕是叶赫那拉氏,她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 静芬,还有一个非常喜庆的小名 喜子,她是慈禧太后的亲侄女,父亲是副都统桂祥,所以她的身份还是挺高贵的,不过她的人生不像她的出身那样耀眼。光绪十四年(1888年),喜子参加选秀,被慈禧太后钦点为光绪帝皇后,喜子也从此成为了皇宫中一个多余的人,此时慈安太后已经去世,朝政大权全由慈禧一人掌控,光绪皇帝没有半分权利,(本文由通史鉴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但是慈禧害怕之后光绪亲政会不受自己的控制,于是便打算让自己的侄女喜子做皇后,好方便自己日后监视到皇帝的一举一动。不过光绪皇帝一点都不喜欢这个皇后,甚至都不想接近她,这是为什么呢?

清朝最丑皇后隆裕,丈夫不宠婆婆不待见,为何却赢得全国人尊重? - 天天要闻

光绪帝的生母叶赫那拉婉贞,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妹,一个是慈禧的亲外甥,另一个是慈禧的亲侄女,所以从血缘上来说,光绪和喜子是表姐弟,两人从小一起玩到大,年长的喜子又对光绪十分照顾,不过在光绪心中从没想过表姐会成为自己的妻子,因此这让光绪难以接受,但是碍于慈禧太后的旨意,光绪也只能硬着头皮接受了。在两人洞房花烛之夜,光绪帝实在是太过委屈了,于是突然扑到表姐的怀里大哭不止说道:“表姐,我永远敬重你,但是这辈子也只能管你叫一声表姐了”,也正因为如此,让光绪帝和这位表姐的婚后生活,并不尽人意。


在许多影视剧中,有时会将隆裕刻画得很美,不过历史上真正的隆裕,这位皇后的姿色确实有点与美沾不上边,在传教士赫德兰书中写道:“隆裕皇后有点驼背,瘦骨嶙峋,脸很长,肤色灰黄,牙齿大多数是蛀牙”,简直在整个北京城,就找不出这么难看的人了,堂堂一国皇帝,却要选择这样丑陋的女子当皇后,这让光绪皇帝简直是无地自容。

清朝最丑皇后隆裕,丈夫不宠婆婆不待见,为何却赢得全国人尊重? - 天天要闻

并且,在隆裕入宫时已经21岁了,也算个大龄剩女,而与她同一时间入宫的珍妃瑾妃,都只有15岁左右,从年龄上隆裕就差人家一大截,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所以对于18岁的光绪帝来说,比起貌不惊人的皇后,他更加喜欢年轻貌美的珍妃,久而久之,独守空房的隆裕对此十分妒忌,于是经常跑到慈禧太后哪里去告状,因此让光绪帝对她更加的厌恶。(本文由通史鉴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再者 隆裕本身性格懦弱,不但光绪帝不喜欢,就连亲姑姑慈禧也不怎么喜欢她,刚开始隆裕被光绪冷落时,慈禧也还会去劝劝光绪,但时间长了,慈禧认为这个侄女,不仅不会拍马屁还没什么能力,没有好看的皮囊,连有趣的灵魂都没有,这要是能招男人喜欢那才有鬼了,因此对这个侄女十分冷淡。

不过她却从没想过,隆裕悲催不幸的人生,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得不到丈夫的宠爱,也得不到怕婆婆的关心,就连得宠的妃子都看不起她,隆裕的一生可以说是非常的不幸,而就是这样一位失败的皇后?却赢得了全国人的尊重,在死后全国为她降半旗致哀,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清朝最丑皇后隆裕,丈夫不宠婆婆不待见,为何却赢得全国人尊重? - 天天要闻

在皇后位置上苦熬多年之后,丈夫光绪和婆婆慈禧都先后离世,隆裕也迎来了自己的出头之日,成为了大清最后一位皇太后,但也只维持了3年时间,宣统二年(1911年),摄政王载沣辞职之后,隆裕成为大清第一当家人,但是没有姑姑慈禧的能力手腕,她很快就走到了绝境,全国各地要求宣统退位的呼声越来越高,无可奈何之下她只好召开紧急会议,在袁世凯的忽悠下,隆裕太后只能颁布退位诏书,在会议上她当着众臣子的面失声痛哭:“我们商议的不仅仅是皇族家里的事情,也关乎天下安危,我是个无能的女人,我只祈求天下百姓太平。”

清朝最丑皇后隆裕,丈夫不宠婆婆不待见,为何却赢得全国人尊重? - 天天要闻

在这之后,本就抑郁的隆裕身体也是每况愈下,第二年就病逝了,享年46岁,在她死后,袁世凯下令全国降半旗致哀三天,更是将她喻为“女中尧舜”,回首隆裕的一生,生前不受待见,死后备极哀荣,对于这位皇太后,不幸的前半生感到同情,但客观上来说,她顺应历史潮流,做了对人民、国家有益的事情,也值得敬仰。

本文由通史鉴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以色列学者发出警示:下一个屠杀犹太人的,极有可能是美国 - 天天要闻

以色列学者发出警示:下一个屠杀犹太人的,极有可能是美国

前言说到犹太人,相信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二战时期德国纳粹的暴行,以及现在正在中东到处点燃战火的犹太人国家,以色列。而就在2025年初,以色列的学者在电视访谈中,谈起了犹太人被屠杀一事。只不过他所说的并非是二战时期德国对犹太人的屠杀,而是
史记.丁继超传 - 天天要闻

史记.丁继超传

《史记.丁继超传》文/卷风丁继超生前戎装照丁公继超,字冠群,生于民国十六年,山东峄县六区丁庄村人,乃运河支队之英勇战士也。少时家贫,祖父丁文庭父亲丁广友皆目不识丁,生计维艰。年六岁,常随祖母母亲放牛割草拾柴,时有荒年,掘野菜以充饥。
专访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韩鼎:解码商代“龙图腾” - 天天要闻

专访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韩鼎:解码商代“龙图腾”

6月28日,一场关于“龙腾大邑商”的学术沙龙在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举办。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韩鼎以考古学家的严谨与美术史家的敏锐,带领观众穿越时空,解码青铜器与玉器上的龙纹密码,揭开商代龙形象的神秘面纱。活动间隙,韩鼎教授接受了正观新闻记者专访,从龙与饕餮共存的礼制密码,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遂宁市船山区委书记段勇被查 - 天天要闻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遂宁市船山区委书记段勇被查

遂宁市船山区委书记段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四川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段勇简历段勇,男,汉族,1976年12月生,四川蓬溪人,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1996年9月参加工作,199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6年9月至2001年12月,先后在蓬溪县蓬南镇政府、遂宁市纪委监察局工作;2001年12月至2007年12月,历任...
中国东极“鱼经济” - 天天要闻

中国东极“鱼经济”

新华社哈尔滨7月2日电 题:中国东极“鱼经济”新华社记者 戴锦镕在中国大陆最东端的抚远市,东极鱼市里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唤醒了城市的清晨。抚远原名“伊力噶”,赫哲语意为“金色的鱼滩”,这里地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两大水系交汇处。这座被誉为“华夏东极”的边境小城,正书写着中国“鱼经济”的生动样本。绿色无污染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