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涯:为爱苦守49年,晚年拒绝与丈夫陈赓合葬,真实原因让人泪目

2022年06月30日19:33:02 历史 1647

傅涯:为爱苦守49年,晚年拒绝与丈夫陈赓合葬,真实原因让人泪目 - 天天要闻


2010年,92岁的傅涯因病去世。

这个25岁嫁给陈赓,在陈赓病逝后、又独自养育5个孩子的坚强女子,以从容平静的姿态,为传奇人生画上了句号。

但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傅涯去世没多久,陈赓的子女们向中央提出一份申请:希望把父亲陈赓的陵墓迁出八宝山,与前妻王根英葬在一起。

最开始的时候,中央对这份请求始终是犹豫不决;直到孩子们告诉党组织,这份愿望,其实是母亲傅涯的遗愿。

这位92岁的老人,在临终前留下的最后嘱咐便是:

自己不与丈夫合葬,可申请将陈赓陵墓迁到湖南湘乡;若申请顺利通过,则安排陈赓与前妻王根英合葬。

对于傅涯的这份决定,很多人感到疑惑: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中,傅涯与陈赓突破匆匆阻力,才得以相守;虽然只有18年的相守,但两人有着艳羡旁人的恩爱和幸福。

自从陈赓在1961年病逝,年仅43岁的傅涯更是苦熬后半生风雨辛酸,独自抚养5个孩子长大,始终不曾有过改嫁的想法。

死生契阔,与子偕老…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爱情;可为何傅涯临终前却说出“不与陈赓合葬”的决定呢?

这其中有怎样的难言之隐,或是意难平的遗憾往事?

一切的疑问,不妨让我们从故事开头说起!

【陈赓与傅涯:纷飞战火中,患难相扶的革命伴侣】

傅涯与陈赓相识于1940年。

那年,傅涯所在的文工团前往抗日前线演出;来到陕西武乡县蟠龙镇,她和女团员一起到抗大训练部长王智涛家中借道具,正好遇到了在那里养病的陈赓。

彼时的陈赓,已奉命率386旅主力及18集团军总部特务团进入太岳区,成立大岳军区,任军区司令员;枪林弹雨的危险战役,也为这个英勇顽强的将军,留下大大小小的伤疤。

傅涯:为爱苦守49年,晚年拒绝与丈夫陈赓合葬,真实原因让人泪目 - 天天要闻

在训练部长王智涛家,傅涯恰好听到陈赓和身边同志们开玩笑:

"会昌战斗之中受伤的时候,我真想开枪自杀。想想自己还年轻,活着还能为共产主义奋斗,我就装死了……"

一句诙谐幽默的话,让年轻的傅涯忍不住多看了陈赓一眼。

这是个英俊豪放的年轻将军,似乎身上大大小小的伤痕,都无法阻挡他与生俱来的幽默感。

即便说起那场让人揪心的血腥斗争,这个男子依旧保持着"陈赓式幽默"。

风趣,乐观,坚韧…这是傅涯对陈赓的第一印象。

但傅涯怎会想到:这个妙语连珠、言语诙谐的将军,内心却始终被沉重的悲伤包裹着。

发妻王根英的壮烈牺牲,是他一生难以释怀的痛。

陈赓和无数民国人士般,也拥有段“父母之命”的包办婚姻;为了与封建旧制度抗衡,这个热血方刚的青年,直接在新婚当天离家出走,毅然投身于革命。

后来,陈赓与王根英相识。

那个英姿飒爽、果敢坚毅的女子,成为他心中独一无二的发妻。

傅涯:为爱苦守49年,晚年拒绝与丈夫陈赓合葬,真实原因让人泪目 - 天天要闻

陈赓与王根英

连续表白多次、几乎死缠烂打,才抱得美人归的陈赓,与王根英拥有了幸福的家庭。

然而,投身于革命斗争的选择,也让这对夫妻时刻面临着生死相隔的危险。

1939年2月,日军集中兵力对冀南抗日根据地进行全方位扫荡,准备一举攻陷冀南抗日根据地;那年的陈赓率领八路军386旅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伏击战,经过了三个昼夜的诱敌和袭击,终于将日军大部队引到包围圈中。

整整持续8个小时激烈战斗中,陈赓率领战士们英勇抗敌;

虽然打了胜仗,但因为武器装备悬殊过大,陈赓率领的386旅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也是这场战斗,让陈赓永远失去了深爱的妻子王根英;年仅32岁的王根英,为了保护重要的文件,不幸被敌军包围,最终壮烈牺牲。

“今天是我不可忘记的一天,也是我最惨痛的一天。”

妻子的去世,给予了陈赓几乎致命的打击。

此后的许多日子中,他将自己关在屋子里,潜心研究作战计划,只为让敌人血债血偿。

以至于后来,屡遭重创的日军,直接在卡车上贴上标语,寻找386旅报仇。

傅涯认识陈赓,其实也是组织的有意为之。

众人不愿这个开朗幽默的将军,深陷丧妻之痛,便想办法为他重新介绍个妻子;而聪慧年轻的傅涯,便成为众人一致认可的人选。

1918年出生的傅涯,是江西景德镇人。

自学生时期,她就是个有着坚定斗志的热血女青年;后来为了寻求救国道路,傅涯来到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进行学习,毕业之后留在延安工作,在政治部文工团任职。

与傅涯的这场相识,也让陈赓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可得知组织有意介绍两人时,陈赓却犹豫了。

他对傅涯说:“谢谢你选择我,但我必须向你交代我的过去。我曾有一个挚爱的妻子,她叫王根英,是一个坚强善良的人。但她在1939年牺牲了,我发誓要为她守节三年,所以你还要等我两年,可以吗?”

这番真诚的坦白,不但没有引起傅涯的抗拒,反而让年轻的傅涯,看到了这位将军的坦诚,以及对待感情的忠贞和责任。

傅涯:为爱苦守49年,晚年拒绝与丈夫陈赓合葬,真实原因让人泪目 - 天天要闻

陈赓与傅涯

出于这份认可和爱慕,傅涯答应了陈赓的请求;此后的两年时间中,两人一直保持朋友的关系,当然,革命工作和相同的志向,也让两人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1943年2月25日,在刘伯承和邓小平的建议下,陈赓与傅涯举行了简单又温馨的婚礼;在婚礼上,陈赓当着所有人的面,对傅涯承诺道:“我会尊重你的革命事业心,不会妨碍你对前途进取的努力。也不会把你调到我身边做秘书。并且,我会爱你到永远,这是真心的。”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结婚后,陈赓给予了傅涯力所能及的尊重。

当时,罗瑞卿将傅涯从抗大总校调到野战政治部鲁迅艺术学校工作;因为工作忙碌,傅涯只能隔七八天才能回去一次,有时太忙的话,就顾不上回家了。

但对于妻子的决定,陈赓却没有任何反对;只是性情诙谐幽默的他,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倾诉着对傅涯的思念。

当时的两人,工作单位隔着一条宽广的河流。

每当陈赓想念傅涯时,便会带着一帮子人跑到河边大喊:“傅涯回来!傅涯回来!”

一来二去,傅涯也被陈赓喊出名了;河两岸的办公单位,都知道了陈赓的妻子是傅涯。

随着抗日战争局势愈加紧张,这对喜结连理的夫妻,也深深体会了什么是“家书抵万金”;因战斗需要,他们经常分隔两地,彼此所在的组织随时变动,通信地址也不固定。

所以每次接到傅涯的来信,陈赓都如获至宝般,一封信往往读很多遍。

聚少离多的婚姻,却不曾影响两人的感情。

傅涯:为爱苦守49年,晚年拒绝与丈夫陈赓合葬,真实原因让人泪目 - 天天要闻

1945年,陈赓和傅涯的孩子出生了,取名叫做陈知建。

那时的陈赓和傅涯都在延安,生活条件比较艰苦。

为能够给妻子补充营养,陈赓便用自己的津贴去换羊骨头,用来煮汤;后来为了妻子的身体,陈赓居然做了让人啼笑皆非的“小偷”。

陈赓有个好友,叫做陈少敏;她的家中会时常备着红枣和红糖;为了给妻子补充身体,陈赓直接趁着陈少敏不在家偷偷去拿,结果刚要出门,陈少敏就回来了。

陈赓赶紧爬到床上用被子一盖藏了起来,不过还是被抓了个正着。

陈少敏也知道陈赓的性格,一边佯装打他,一边笑着把红枣,递给了陈赓。

抗日战争结束后,陈赓又先后参加了解放战争、越南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回国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院长。

傅涯:为爱苦守49年,晚年拒绝与丈夫陈赓合葬,真实原因让人泪目 - 天天要闻

在这段忙碌的岁月中,傅涯一人照顾着5个孩子,其中,长子陈知非是陈赓与王根英的独子;对于这个自幼丧母、流落街头卖报为生的孩子,傅涯给予了他更多的关爱和照顾;而懂事的陈知非,也将年轻的傅涯,视为自己的母亲般,回报给傅涯温暖的尊重和体贴。

可以说:自从傅涯嫁给陈赓,她始终以柔软的肩膀,支撑着家庭的重担;照顾孩子的同时,也兼顾自己的工作职责,更以细心的察觉,关注着丈夫的身体情况。

1955年,陈赓被授衔为开国第四大将。

这位南征北伐、英勇善战的将军,在和平时代中,也有了更加繁重的工作。

但早年枪林弹雨的危险经历,也让陈赓的身体充满令人担忧的隐患。

傅涯知道陈赓视工作如生命,不忍屡次组织,只能用细心的呵护,照顾着陈赓逐渐虚弱的身体。

可遗憾的是:日夜操劳的陈赓,最终还是于1961年,在上海医院因病离世。

年仅58岁的他,是新中国第一位去世的开国大将。

突如其来的噩耗,让妻子傅涯和儿女们心碎不已。

特别是对于傅涯来说:她与陈赓从40年代相识,是夫妻,也是共患难过的战友。

陈赓的突然去世,让年轻的傅涯陷入了深厚的悲痛。

陈赓离世时,最无法放心的就是孩子们;虽然王根英所生的陈知非已经长大,但他与傅涯的4个孩子们却没有成年;他不放心孩子,更不放心妻子,因为他留给她的担子,实在过于沉重!

但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失去丈夫的傅涯,并没有消极度日;而是以坚强、乐观的态度,将孩子们培育成材;为了这个家庭,为了孩子们的成长,43岁的傅涯始终没有改嫁。

特殊时代中,她又以敏锐的观察力,成功保护了陈赓的手稿和日记等遗物;对于陈赓的前妻王根英烈士的母亲,傅涯也每月邮寄生活费,托人照顾着老人的生活,直到老人离世。

到了八十年代,傅涯已经是花甲之年。

可即便岁月漫长,这个痴情坚韧的女子,始终以自己的方式怀念着丈夫陈赓。

为了让更多人知道这位将军的故事,她将陈赓的日记和手稿全部整理出来,也就是后来的《陈赓日记》。

整理日记的时候,傅涯发现了陈赓对王根英的追思和回忆,以及王根英生前,两人有过的甜蜜回忆。

作为陈赓的遗孀,傅涯非但没有吃醋,还为王根英的壮烈牺牲,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为了让更多人知晓这个以命报国的巾帼英雄,晚年的傅涯又亲自走访与王根英战斗过的战友们,根据他们的回忆和叙述,出版了《报国何计女儿身——王根英烈士传》。

这份深明大义的胸襟,绝非寻常人能及。

【晚年傅涯:为爱独守49年,临终留下遗言:不与你爸合葬】

忙碌完有关丈夫陈赓的事情后,傅涯的身体状况也已不容乐观。

晚年时期的傅涯,因为身体缘故,经常要住院治疗。

傅涯:为爱苦守49年,晚年拒绝与丈夫陈赓合葬,真实原因让人泪目 - 天天要闻

或许是预感自己时日无多,傅涯喊来众子女们,留下自己的遗愿:

“我死后,我不要和你们爸爸合葬!”

面对子女们的不解,虚弱的傅涯转头对长子陈知非说道:

你的妈妈是个伟大的女英雄,她值得你爸爸去爱;等我死后,可申请将你们爸爸骨灰迁出八宝山,葬于湖南湘乡,与你的妈妈合葬。”

听闻母亲这句话,众子女已是泣不成声。

一直以来,子女们都明白傅涯对父亲陈赓的爱;正是这份爱,让年仅43岁的傅涯,独自撑起了一个家,不管这世事艰难、风雨如晦,她始终不曾有过改嫁的想法;49年独身苦守的艰难,绝非三言两语能概括的。

但直至傅涯临终,子女们才发现:母亲给予父亲的爱意里,有至死不悔的深情,更有豁达包容的成全;她与父亲相守的18年中,一直都明白陈赓对王根英的思念,也知晓动荡乱世的造化弄人,让陈赓与王根英合葬,是对两人的最好成全。

儿女们痛哭流涕,为母亲的宽广胸怀再一次感动。

2010 年 1 月 4 日,傅涯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 92 岁。

为成全母亲最后遗愿,子女们如实上报有关组织。

对于傅涯的这份决定,中央领导高度重视,经过反复讨论后,最终同意了这个申请。

一年后,陈赓将军的坟墓从八宝山公墓迁出。

遵从母亲的遗愿,子女们将父亲的陵墓,安葬在湘乡县泉湖村的后山上,与牺牲72年的王根英烈士合葬。

傅涯:为爱苦守49年,晚年拒绝与丈夫陈赓合葬,真实原因让人泪目 - 天天要闻

同时,为了让傅涯与陈赓团圆,在长子陈知非的安排下,傅涯的陵墓也迁至湖南湘乡,安葬在父亲陈赓一旁。

至此,陈赓和两位夫人终得团圆!

而这位深情不悔、至死不渝的女子,用爱谱写的感人事迹,也值得我们永远敬仰和怀念。

————END————

其他推荐——

杨开慧牺牲15年后:毛岸英说出她的遗言,主席没听完就已泪流满面

福芝芳:为逼退孟小冬故意流产,巧用6个字让梅兰芳回心转意

作者:初拾

从风云人物的传奇经历中,淬取平淡人生的醒世箴言!

原创作品,抄袭必究;

图源网络,侵权立删!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不妨点个赞再走呀~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 - 天天要闻

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

标题: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作者:温读历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关注温读历史)此文为首发原创,未经本人同意严禁各种抄袭、搬运,否则将诉诸法律,后果自负!在历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犹如璀璨的星辰,不仅照亮了当时的天空,更成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 - 天天要闻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作者:温读历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关注温读历史)此文为首发原创,未经本人同意严禁各种抄袭、搬运,否则将诉诸法律,后果自负!一、引言中国,这个拥有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不仅拥有广袤的陆地疆域,还拥有着漫长的海岸
罗瑞卿的最后岁月 - 天天要闻

罗瑞卿的最后岁月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只要罗长子往我身边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罗瑞卿却是个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亲切地称呼他为“罗长子”。
蔡英文和赖清德会分步骤地特赦陈水扁 - 天天要闻

蔡英文和赖清德会分步骤地特赦陈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陈水扁,但是,她一定会为特赦陈水扁创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为陈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碍,这一点蔡英文在这8年里早都在做,现在基本也比较成熟了,蔡英文办任何事情都是比较稳妥的,陈水扁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陈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