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哈尔滨城建史:沙俄打造中东铁路时的产物,曾被当成黄俄首都

2024年05月18日10:45:13 历史 1509

哈尔滨城自古有之,但古之哈尔滨,与今之哈尔滨,有着很大的区别。古代的哈尔滨曾经是金国的上京,也曾繁盛一时。

不过在这之后,哈尔滨也就慢慢没落了,此后数百年里,哈尔滨一直都没啥存在感。到了清朝的时候,哈尔滨一度只剩下了零星的几个小村落。要不是1860年以后,闯关东的人多了,哈尔滨基本没啥人口。一直到1898年,哈尔滨依旧十分萧瑟,基本没有城建规模,只有一些人口不太多的村子。

不过1898年开始,哈尔滨的命运发生了转变,因为一条铁路横穿哈尔滨,让这个地方焕发出了生机。

现代哈尔滨城建史:沙俄打造中东铁路时的产物,曾被当成黄俄首都 - 天天要闻


沙俄修建中东铁路,顺道修建铁路新城

沙俄在占领了外东北以后,一直对黑龙江对岸的东北垂涎三尺。毕竟东北的黑土地,比外东北可多多了,而且东北还有不少天然不冻港,用起来别提多开心了。

但是沙俄一直找不到机会,毕竟已经在东北割走了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可不是儿戏。要想继续割地,就得找到合适的理由。

清朝这边也不傻啊,不断有大臣上书,认为如果不对关内开放东北,那沙俄早晚会把东北也给吃了。为此,清朝对闯关东的事情,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这么一来,大量关内人,尤其是山东人一股脑涌入了东北,大大充实了当地的人口。有人足够的中国人住在东北,沙俄想要夺取这里,那就更加困难了。到了1900年的时候,已经有超过1000万人在东北定居了。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过后,沙俄觉得机会又来了,因此提出了在东北修铁路,帮着清朝一起协防日本的计划。

清朝这边满口答应,毕竟以李中堂为代表的一帮大臣,亲俄居多。这条铁路修建的过程中,大家这才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现代哈尔滨城建史:沙俄打造中东铁路时的产物,曾被当成黄俄首都 - 天天要闻


每一座车站,全都远离中国人的聚居地,建立在荒无人烟的远郊。这是几个意思?难道修铁路不是为了方便当地人生活吗?不好意思,还真不是。

比如说,齐齐哈尔车站,不经过齐齐哈尔城,而设在了齐齐哈尔以南60里的富拉尔基宁古塔地区的车站,设在了宁古塔以北60里的绥芬河。本该设在呼兰城的车站,也被设在了呼兰城以南60里的哈尔滨。那时候又不能打的士,普通中国人想要坐火车,得先赶至少60里路才行。

沙俄要求清廷批地给他们修铁路的同时,还拿下了铁路沿线的大片土地,尤其是车站周围,必须要划一大块地给铁路公司用。

这么一来,就算有中国人想要提前搬过来,也是不可能的了。俄国人利用这些车站空地,万丈高楼平地起,建起了不少俄族村。这些俄族人有相当不错的配套,因此成了不少东北城市的雏形。

其中哈尔滨就是在俄国人修建中东铁路的过程中,在远郊兴建起来的一座新城市。这座城市和过去的哈尔滨,基本没啥关系。过去金国上京的遗址,也全都在如今哈尔滨的远郊。

现在不少城市都在搞高铁新城,在远郊划一块地,把车站建在这里,那么周围一圈就都能顺势发展起来。其实这一招早在100多年前,俄国人就用过了。

现代哈尔滨城建史:沙俄打造中东铁路时的产物,曾被当成黄俄首都 - 天天要闻


黄俄首都,素有东方莫斯科之称

单纯建城市也就算了,可这些城市并不是为中国人修建的,而是为他们俄国人大批量移民过来以后准备的,这就有点过分了。

毕竟土地是咱们中国的,完全不让中国人享受到大基建的红利,这怎么说得过去呢?为此,东北掀起了一股不小的反铁路风暴。

既然我们得不到,那大家谁也别想得到。趁着义和团的风波,当地东北人,也开始对铁路下手,直接把已经修好的铁路给扒了。

这事儿可让俄国人找到借口了,他们一直在想,该以怎样的借口入侵东北,才能不被国际社会斥责,现在东北人不是自己把机会送上门了吗?

为此1900年沙俄趁着八国联军侵华的机会,直接出动17万大军,花了3个月功夫,降服东北5万守军,占领了东北8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在此期间,沙俄不惜投入了大量资金,按照圣彼得堡的图纸,重点修建哈尔滨城。这一度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因为俄国人不可能做赔本的买卖,你永远也别想占俄国人任何便宜,否则你就等着往坑里跳。他们之所以如此重视哈尔滨,将其按照圣彼得堡的模式来打造,主要就是因为他们想把哈尔滨,打造成黄俄的首都。

黄俄是什么情况呢?这是1896年沙皇尼古拉二世提出的一个概念,他希望将长城以北划入沙俄的势力范围,在这片黄种人的聚居地,打造出一个听命于沙俄的黄俄。而哈尔滨,则成了他们最看好的城市,因此承担着黄俄首都的重任。

现代哈尔滨城建史:沙俄打造中东铁路时的产物,曾被当成黄俄首都 - 天天要闻


苏联时期,不少俄国人在哈尔滨有住所

1903年,中东铁路建成以后,大量俄国人来到东北经商,他们最喜欢居住的地方就是哈尔滨。毕竟这是他们在东方的首都,自然和其他城市不一样。

与其他沙俄建立的俄族村不同的是,哈尔滨还是非常吸引俄国人的,其他修建的俄族村基本没啥俄国人愿意定居,因为配套环境和哈尔滨没法比。

尤其是1905年沙俄在日俄战争中战败以后,东北俄族村的俄国人,基本都跑光了。但哈尔滨的俄国人却留了下来,为啥呢?

据统计,1912年的时候,哈尔滨一共6万多人,其中有4万多都是俄国人,可见他们对哈尔滨的感情有多深了。

1917年沙俄覆灭以后,大量沙俄的贵族们,带着大批财富来到东北,他们首选的定居城市,同样是哈尔滨。

所以说,哈尔滨和俄国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现如今哈尔滨城内的大量俄式建筑,足以让这帮俄国人误以为回到了自己家。比如说那座赫赫有名的索菲亚大教堂,就是沙俄入侵东北时的随军教堂,建这座教堂的目的,就是为了安抚远征东北的俄国士兵。

所以说,时至今日,依旧有大批俄国人到了哈尔滨以后,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没办法,俄元素实在是太多了。

现代哈尔滨城建史:沙俄打造中东铁路时的产物,曾被当成黄俄首都 - 天天要闻


俄国人为啥走了呢

巅峰时期,有超过20万俄国人在哈尔滨定居,这里俨然成了俄国人的第二故乡。不过为啥后来俄国人就慢慢少了呢?

苏联建立以后,曾经要求东北的俄国人,要么认领苏联国籍,要么就认领中国国籍。不过还是有大量俄国贵族,选择成为三不管的人。

这也为他们日后的流亡埋下了伏笔,毕竟沙俄已经崩了,作为沙俄的遗民,如果不加入苏联或者其他国家,那就再也没有合法身份了。

这些人主要集中在哈尔滨,一时间带动了当地的繁华。不过二战结束后,苏联大军入驻哈尔滨,这些沙俄的贵族遗民们的人口突然锐减,要么是直接被苏军咔嚓了,要么就是跑到海外其他国家去了。

时间一长,就没什么俄国人继续留在哈尔滨了。但是哈尔滨的俄国印记,远没有就此结束。前苏联曾经援助中国156个项目,其中有13个就落地在哈尔滨。这使得哈尔滨一下子就成了中国重点工业基地。所以说,俄国对哈尔滨的影响,其实一直都在,也无怪乎俄国话事人这回到访中国后,非要去一趟素有“东方莫斯科”之称的哈尔滨了。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太平天国失败后,残余逃亡到此国,现有20万华人,还讲着广东话 - 天天要闻

太平天国失败后,残余逃亡到此国,现有20万华人,还讲着广东话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他们说,那些太平军最后去了南美,听起来像传说,但人还在,说粤语,过春节,几十万人,真真切切地活着。天京破了,城墙塌得连块整砖都找不到。湘军围了三年,饿得城里人啃树皮,喝脏水,死人都没
前苏联加盟国里,又冒出了一个乌克兰?阿塞拜疆为何要和俄撕破脸 - 天天要闻

前苏联加盟国里,又冒出了一个乌克兰?阿塞拜疆为何要和俄撕破脸

这些日子,阿塞拜疆和俄罗斯之间的矛盾,直接摆到了台面上。起因是俄方抓了境内的阿塞拜疆人,甚至还造成了2人丧生的结果。俄方面表示,这些阿塞拜疆族人,是俄国国籍,且涉嫌谋杀案件。阿塞拜疆方面则表示,这是俄在针对阿塞拜疆人的暴行,因为他们有被打过的痕迹。因此,阿塞拜疆方面,也开始抓境内的俄罗斯人,同样给他...
大罢免忍受侮辱迫害!连胜文轰民进党:放任“黑熊”攻击国民党 - 天天要闻

大罢免忍受侮辱迫害!连胜文轰民进党:放任“黑熊”攻击国民党

国民党5日下午在台北市政府前,举办首场反罢造势。国民党副主席连胜文表示,台湾不准有皇帝,民进党不要想着当皇帝。他也轰民进党放任自己的禽兽攻击国民党,世上没有后悔药,如果不想后悔就出来投票。连胜文宣讲反罢,他说,台风来的前一天特别闷热,感谢大家愿意为了捍卫台湾的监督与制衡站出来,防止绝对权力绝对腐化,...
民进党发动的大罢免就是大恶罢!戴锡钦批:他们与恶的距离是零 - 天天要闻

民进党发动的大罢免就是大恶罢!戴锡钦批:他们与恶的距离是零

国民党一系列反罢免大型造势活动中的首场宣讲,5日下午在台北市政府前广场登场。台北市党部代理主委、议长戴锡钦上台助讲表示,这次民进党所发起的大罢免,是台湾自由法治推动三四十年来面对的最大人祸,还批所谓的大恶罢“民进党与恶的距离是零”,他们就是恶的代表!戴锡钦指出,7月5日没有发生大地震,也希望刚形成的台...
马达Ⅱ感知·感恩·感奋 - 天天要闻

马达Ⅱ感知·感恩·感奋

104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或许只是短暂的一瞬。然而,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却是从苦难到辉煌的一部奋斗史。在这不平凡的104年里,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书写了一部波澜壮阔、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不止是 “县委书记榜样”:焦裕禄的铁血敌后岁月 - 天天要闻

不止是 “县委书记榜样”:焦裕禄的铁血敌后岁月

提到焦裕禄,你脑海里浮现的,是不是那个拄着拐杖、在兰考沙丘上奔波的身影?是他捧着麦穗、望着泡桐的慈祥面容?没错,他是“县委书记的榜样”,是在和平年代里为百姓谋生计、与风沙较劲的“老黄牛”。但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他人生中另一段少有人知的传奇—
党性原则和党的纪律不存在“松绑”问题 - 天天要闻

党性原则和党的纪律不存在“松绑”问题

来源:解放军报●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关键要抓党性、严党纪习主席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强调,“要学习陈云同志的丰富领导经验”。陈云同志关于改革开放条件下加强执政党建设的许多前瞻性、战略性思想,尤其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当年,陈云同志针对“不吃不喝,经济不活”“经济要搞活,纪律要松绑”等错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