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同志纪念馆举办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暨社科普及主题周系列活动

2024年05月18日09:10:57 历史 4980

5月17日,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围绕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结合湖南省社会科学普及主题活动周,开启主题文化宣传活动。

刘少奇同志纪念馆举办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暨社科普及主题周系列活动 - 天天要闻

上午9点15分,原创研学思政课《“此致·近你”——“爱”的家书》(父母篇)在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多功能厅首次开讲。炭子冲小学的近百名学生成为了这一课程的首批宣讲对象。该课程甄选夏明翰写给母亲陈云凤的信、刘少奇写给14岁的女儿刘平平的信、任弼时写给父亲任裕道的信等3封家书,通过读信、演绎、讲述家书背后的故事、写家书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们感悟先辈们的家国情怀,让孩子们感受爱,表达爱,汲取不断前进的红色精神力量,铸就红色灵魂。

刘少奇同志纪念馆举办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暨社科普及主题周系列活动 - 天天要闻

上午10点,原创展览《十二个春秋——馆藏刘少奇文物文献展》在刘少奇同志纪念馆特展厅开展。此展览遴选1945年中共七大到1956年中共八大期间刘少奇同志相关文物藏品,以展现刘少奇同志为新中国的建立和探索新中国建设道路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为进一步利用好革命文物,发挥好革命纪念馆在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等方面的功能,展览展出文物藏品90余件,辅以珍贵的文献资料、历史照片,并采用场景复原及数字化多媒体等展示手段,多角度展现刘少奇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刘少奇同志纪念馆举办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暨社科普及主题周系列活动 - 天天要闻

为了增强广大观众对专题展的体验感和获得感,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将在省社科普及主题活动周期间持续开展“修养大课堂”之“方寸乾坤 篆印春秋”观众互动文化活动。以本次展览内容为依托,选取1945年中共七大到1956年中共八大期间四件代表性馆藏文物制作成印章,通过收集文物印章、体验篆刻印章等形式,让广大游客在互动中发掘文物背后的故事、了解刘少奇同志在此期间为国家所做出的重要贡献的同时,感受篆刻艺术等传统文化的魅力。

潇湘晨报记者王丽姣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琉球有权独立!中国将领一句话让全日本集体破防:这是宣战 - 天天要闻

琉球有权独立!中国将领一句话让全日本集体破防:这是宣战

“琉球不该属于日本!”中国将领一句随口抛出的话,瞬间让日本上下炸开了锅。这话听着平淡,可威力不亚于扔了颗舆论炸弹。日本急了,网友怒了,连官员都坐不住了。琉球这块小岛,背后藏着什么秘密?将领的惊人发言一名中国退役将领在某次东亚安全会议上,淡淡
刚宣布要加入我国,并升起五星红旗,却在3小时后消失的国家 - 天天要闻

刚宣布要加入我国,并升起五星红旗,却在3小时后消失的国家

“锡金国王下令升起五星红旗,宣布加入中国!”——1975年4月10日,这条消息短暂传出,震惊周边国家。然而,仅三小时后,印度军队开进锡金首都甘托克,这场“中国梦”瞬间破灭。锡金,这个喜马拉雅山脚下的小国,为何会在关键时刻做出如此决定?
库页岛的老百姓,日子有点难,对中国人严防死守,是行不通的 - 天天要闻

库页岛的老百姓,日子有点难,对中国人严防死守,是行不通的

“中国人的钱,我们想要,可又怕他们把岛‘吞’了。”库页岛一位渔民的话,透着点无奈。曾经的中国东北宝地,如今成了俄罗斯的“后院”,岛上资源多得能闪瞎眼,可老百姓日子却紧巴巴。面对中国伸来的橄榄枝,他们既眼馋又犯怵。严防死守,真能守住啥?富饶的
山河壮歌丨发“中国抗战第一声”  担抗日救亡之重任 - 天天要闻

山河壮歌丨发“中国抗战第一声” 担抗日救亡之重任

央广网北京7月1日消息(总台记者王东宇 齐莉莉)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帝国主义在沈阳北大营附近制造了柳条湖事件,悍然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931年9月19日清晨,沈阳小西边门附近,一...
周恩来在东北的求学岁月(姜义军) - 天天要闻

周恩来在东北的求学岁月(姜义军)

铁岭的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从1910年春到1913年春,少年周恩来曾在东北求学3年,这也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1946年9月,已经成为党的重要领袖人物的周恩来在同美国记者李勃曼谈个人的求学和成长经历时说:“12岁的那年,我离家去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