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律例》是何时颁布天下的,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021年07月27日20:12:45 历史 1435

近来有读者朋友建议让御史写一篇关于《大清律例》方面的文章,御史对清代的司法虽然也有涉猎,但毕竟这方面的内容不太好写,尤其是《大清律例》是一部法典,很难通过一篇文章来阐述清楚。

《大清律例》是何时颁布天下的,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 天天要闻

为了让读者们能够对《大清律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本文就从《大清律例》的修订,和《大清律例》的主要特点两方面作一个简单的介绍,至于具体的条款就不多细说了。

《大清律例》制定的经过

努尔哈赤时期,后金政权尚处在奴隶制与封建制的转化过程当中,各方面的制度还比较落后。当时旗民犯罪,大多采取一些比较简单粗暴的方式予以惩处,比如杀、囚、或夺其军兵,或夺其妻妾、奴婢、家财等等。

皇太极继位后,已经过渡到封建社会,法制意识也在逐步上升,最高统治者也在试图建立一套初步的司法制度。顺治入关后,面对极其尖锐复杂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开始着手制定较为完备的法律。

《大清律例》是何时颁布天下的,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 天天要闻

顺治四年八月,大清第一部律书修成,名为《大清律集解附例》,全书分为十卷,共四百八十五条,这部律书的出现,为清代法律制度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清入关后初期百废待兴,《大清律集解附例》也是在《大明律》的基础上修订而来的,甚至可以说是《大明律》的一个翻版。

康熙九年、十八年,分别又对现有的法律进行了调整,编为《现行则例》,此后又经多次修订,直到康熙四十六年,才最终编成《大清律例》,共四十二本,只不过这本初稿的《大清律例》并未正式颁行。

雍正继位后,于元年修订律令,决定对康熙四十七年至六十一年施行的定例进行删改审定。雍正三年完成工作,五年颁布了《大清律集解附例》,共有律四百三十六条,例八百一十五条。

《大清律例》是何时颁布天下的,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 天天要闻

乾隆继位后,开始重修大清律例,对原有律例进行了逐条的考订和校正,并于乾隆五年完成,正式定名为《大清律例》简称《大清律》并颁布天下。

《大清律例》是中国封建时代最后一部法典,尽管也是以《大明律》为蓝本,但却是集历代封建法典之大成,为清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确立和巩固提供了法律依据。

为了更好地统治蒙古各部,在《大清律例》颁布后不久,清廷还先后制定了专门适用于蒙古的律例,将各条款编为《理藩院则例》共七百一十三条,成为蒙古地区的基本法。此外还有《西宁青海番夷成例》、《西藏则例》、《屯田章程》等等。

《大清律例》从顺治二年开始一直到乾隆初年,历时近百年。嘉庆、道光咸丰同治时期,又对《大清律例》进行了小幅度的修改,至宣统元年,才正式废除,改名为《现行刑律》。

《大清律例》是何时颁布天下的,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 天天要闻

《大清律例》的基本特点

《大清律例》涉及的方面很多,条款多达一千多条,这里没有办法一一罗列,只能从大的方面对它进行一个基本的概括,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1、巩固中央政权

历朝历代修订律法,都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进行专政的工具。《大清律例》的诞生同样标志着中央集权的专制权力延伸到了全国每一个地区、每一个角落。

在大清律中,凡是被认为危及国家统治的基础,触犯封建纲常名教的,均被列为“常赦所不原”的“十恶”重罪,其处罚远比大明律要重得多。

大清律中规定:谋反、谋大逆两罪,不分首从,只要是共谋者,均处凌迟极刑。同时还要株连到父子、祖孙、兄弟及同居之人,凡男子16岁以上皆斩立决,财产入官。

《大清律例》是何时颁布天下的,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 天天要闻

大清律中还有一条规定也比较奇葩,为了防止汉族人民利用宗教或结盟的形式,掀起反抗斗争,规定异姓订盟结拜兄弟者,照谋叛未行例,处以绞监候,从者减一等;若聚众二十人,为首者绞立决,从者流三千里充军。另外对于抗粮聚众、罢市、盗窃等也都处以重刑。

2、维护皇权和地主阶级的利益

清代的皇权自乾隆以后高度集中,奉行“朕即国家”的基本信条。普天之下只有皇帝拥有生杀予夺之权,一道谕旨便可决定他人的前途命运。

《大清律例》是何时颁布天下的,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 天天要闻

《大清律例》中有很多条款明确公开申明保护地主阶级的财产权和剥削权,规定:佃户拖欠地租,按律要论杖刑,所欠之祖必须要按时、按数交还。对于那些侵犯地主阶级利益、破坏统治秩序的各种行为,也都处以严厉的惩罚。

3、旗人拥有法律特权

我们在讲到古代的司法制度时,经常提到“八议”,即议亲、议贵、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勤、议宾。《大清律例》中同样也有“八议”,但这是针对王公贵族和旗人的,按例王公贵族和旗人犯法,可以免除或减轻处罚。

旗人犯法,按例是不交给地方官府的,而是由在京的步军统领衙门和内务府慎行司审理。在量刑的过程中,旗人比一般的民人享有法律特权,即便是犯了同样的法,民人和旗人的处理结果也大相径庭。

《大清律例》是何时颁布天下的,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 天天要闻

《大清律例》是清代的基本法,和历代王朝一样,其本质都为为了维护最高统治,同时又对一些特殊人群加以照顾,而对于广大的普通民众来说并不公平,不过是统治者给被统治者制定的一个司法工具而已。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2025年缅甸内战局势5个月来的简评 - 天天要闻

2025年缅甸内战局势5个月来的简评

转眼2025年已经过了5个月,缅甸的激烈内战打了两年半,目前又陷入新的僵局,也就是几十年来那种不死不活的状态。所谓“激烈内战”是指2023年1027行动,这一仗确实差点彻底改变了缅甸局势,也就是变天,最后因为多种因素,缅政府的基本盘又稳住了
红军第5军团改称第5军的时间考略 - 天天要闻

红军第5军团改称第5军的时间考略

文/宋增贵 红军第5军团何时改称第5军,对此,多年来众说纷纭,直至今日在报刊网络中仍然说法不一,有1935年7月、11月和1936年1月之说。 经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史》....
美债收益率再涨多少可能冲垮美股?历史答案是:不到20基点 - 天天要闻

美债收益率再涨多少可能冲垮美股?历史答案是:不到20基点

财联社5月23日讯(编辑 潇湘)本周,美债收益率的飙升显然已开始对美股形成了初步的冲击:周三美国三大股指遭遇了四月以来最为严重抛售,而尽管周四长债抛售有所缓和,但美股整体依然涨跌不一,其中道指与标普500指数录得了连续第三日的下挫。这显然已给不少华尔街交易员抛出了一个问题:美债收益率再涨多少可能彻底威胁到...
清末带娃有多野?后爸让孩子摸炸弹的生死考量 - 天天要闻

清末带娃有多野?后爸让孩子摸炸弹的生死考量

在动荡不安的历史长河里,总有些瞬间让人过目难忘。电视剧《人生若如初见》中,朱亚文扮演的吴天白,就上演了一幕令人心惊的场景——他竟然让年幼的继子吴不顾触摸炸弹。这看似荒唐的举动,背后却是清末革命者在生死边缘的艰难抉择。吴天白的革命生涯,从一开
重温“人民军队进城第一课” - 天天要闻

重温“人民军队进城第一课”

来源:解放军报·中国军号记者踏访我军解放上海前夕“丹阳整训”故地——重温“人民军队进城第一课”■本报记者 费士廷 赖瑜鸿江苏省镇江军分区组织民兵在上海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开展重温入党誓词活动。杨建军摄初夏时节,江南古城丹阳,草长莺飞,鱼翔浅底。人民广场正北,林立高楼间,一座德式建筑颇引人注目。这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