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历史人物一起成长(26)-郑和,一个值得纪念的人

2021年04月20日23:06:06 历史 1744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梁启超

跟着历史人物一起成长(26)-郑和,一个值得纪念的人 - 天天要闻

据传说,郑和原名马三保,后被明成祖赐“郑”姓。云南人,自幼聪明好学,且对航海有着浓厚的兴趣。因他的祖父和父亲都信奉伊斯兰教,所以他也是一名虔诚的伊斯兰教徒(当然还对于他的信仰,还有争议,此处就尊重《明朝那些事儿》所载)。而伊斯兰教徒去麦加(沙特阿拉伯城市,全称是麦加·穆卡拉玛)朝圣是全世界伊斯兰教徒的最大愿望,当时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曾经去过麦加,郑和被父亲所讲述的朝圣途中的奇闻趣事所吸引。故其从小就努力锻炼身体,学习有关航海的知识,期待:“有朝一日能乘风破浪,朝圣麦加。”

有时候总是感叹命运之神的不可预测;就像你的万全之策,在命运琴弦被拨动之后,是不堪一击的!

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命傅友德、蓝玉远征云南。正是这次远征改变了郑和的命运。战后,很多儿童成了战俘,且对这些儿童战俘实施了一个极为残忍的惯例——阉割。年仅十一岁的郑和就是其中的一员。对于郑和来说,这是他生命中的至暗时刻。同时也非常赞成《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这句话:

“历史已经无数次地告诉我们,悲剧的开端,往往也是荣耀的起点。悲剧,还是荣耀,只取决于你,取决于你是否坚强。”


后来,随着明军征战四方的少年遇到了还是燕王的朱棣。朱棣看到这个沉默寡言却又目光坚毅的少年,就挑选他做了贴身侍卫,成为了朱棣的亲信,受到重用。

命运似乎注定让郑和成为一位传奇人物。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老传统,但凡强盛时代,盛世明君必行“威服四海、胸怀远人”的使命。经过明朝几位皇帝的励精图治,已经达到了人民安居乐业、国家粮食充足的目标。朱棣也准备要做点什么了?

于是他把这件历史上从来没有人做过的事情交给郑和来完成,这是光荣,也是重托。郑和带着和平的使命七下西洋,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郑和的生命历程里,可以看到,对于一个梦想,有使命感的人来说,上天总会让你实现的。

只是这条路,注定走得不轻松!可是,谁又敢说自己能够轻松的过完自己这一生呢?(文中部分文字来源于当年明月所著《明朝那些事儿》,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即删)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沙和尚原来是什么身份 - 天天要闻

沙和尚原来是什么身份

根据小说《西游记》的记载,沙和尚原来是玉帝身边的卷帘大将!因为在蟠桃会上失手打碎了琉璃盏被玉帝贬下凡间,在流沙河为妖,甚至还要派遣飞剑去刺他!根据当代文学家对小说《西游记》的研究,沙悟净的卷帘大将是属于玉皇大帝的贴身保镖,执掌玉皇大帝的贴身
从皇商到破落户:《红楼梦》中薛家“商业帝国”崩塌之谜 - 天天要闻

从皇商到破落户:《红楼梦》中薛家“商业帝国”崩塌之谜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在《红楼梦》构建的那个繁华与衰落交织的世界里,薛家,作为金陵四大家族之一,曾经以皇商身份坐拥巨富,其财富之盛,令人咋舌。然而,令人唏嘘的是,这个曾经辉煌无比的商业家族却逐渐走向了衰败,从富可敌国的皇商沦为了破
巴勒斯坦的悲剧告诉我们,即便富士山炸了也不能收留日本人! - 天天要闻

巴勒斯坦的悲剧告诉我们,即便富士山炸了也不能收留日本人!

巴勒斯坦的悲剧:从家园到流离失所在中东那片饱经风霜的土地上,巴勒斯坦曾是橄榄树摇曳的家园。然而,20世纪初,历史的车轮碾碎了这里的宁静。1917年,英国发表《贝尔福宣言》,承诺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民族之家”。一战后,英国接管巴勒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