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粉强烈呼吁比亚迪出“明”序列车,或在中国登顶世界后推出

2025年07月04日09:13:11 历史 1783

现在的明朝的粉丝特别多,几乎可以说超越了任何一个朝代,难道明朝在历史上最为强盛么?并不是的,主要是这个朝代是黑暗的光,一方面显得豪迈,一方面显得悲壮,豪迈是有了国际视野,七下西洋,西方大量的传教士来中国,也是从明朝开始的,而中国却并没有去西方留学或讲经的,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当时的明朝相当于现在的欧美。

明粉强烈呼吁比亚迪出“明”序列车,或在中国登顶世界后推出 - 天天要闻

根据传教士的写的著作,也得到印证,来中国的西方传教士对明朝充满了溢美之辞,如意大利的利玛窦,葡萄牙的克鲁兹,西班牙的门多萨等等,在他们笔下,明朝是个文明富足,风景如画,百姓安居乐业的理想国度。我用AI搜索了一下,确实如此,但是它最后给我来了这样一句:“我们需要警惕美化倾向的文献,部分传教士著作可能存在美化中国的倾向!” 我长叹一口气,现在的AI居然膝盖也是软的,试问今日之AI,竟是谁家之天下?

为什么说要我们警惕外国人美化中国的倾向呢?可能来源于这样一本书,叫《广州葡囚书简》,是关押在广州的葡萄牙囚犯写的,这份资料现在保存于葡萄牙国家档案馆,该文章中把明朝写的一塌糊涂,理由如下,一是中国人不礼貌,称呼他们为“番夷”;二是他们来到中国,不愿意行中国礼仪,居然被总督御史送入光孝寺学习礼仪三天;三是听闻葡萄牙使团在马六甲干过抢劫的事情,明朝居然把使团严刑拷打,关押中的葡萄牙人大多数人死于狱中,写这个书的皮雷斯出来后,在1524年也死去了。

书里面还讲到这样的事,说广州的官员非常残暴,身边的仆人有七八千人,这些人开支由老百姓支付,他们还喜欢毒打老百姓,因此广州城内的民众都期待葡萄牙人的到来,希望葡萄牙人和官府开战。他还说,中国人狂妄、自大、残忍,官员欺负老百姓不择手段,而老百姓往往又会杀官员全家,葡萄牙使团成员维埃拉说,“他们一点点夺取邻邦的土地成为了大国,但不是靠武力,而是靠狡诈和欺骗。”

这书反正没有写啥中国好话的,中国民国大师们或现在的知识分子对该书的评价是:“那些西方传教士对明朝的赞美,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迎合明朝皇帝和官员的喜好而撰写的迷惑之词,《光州葡囚书简》中所暴露的,才是外国人对当时中国的真实想法。”

但是我从里面却看到了不同的点,至少明朝没有“一等洋人二等官三等少民四等汉”的做法,居然还敢随意殴打欧洲人,按照文化人的做法,不应该恭恭敬敬请进来,补贴点费用,找几个女学伴陪他们学中文才对么?书上说,一个官员家里有七八千佣人,我认为是胡说八道,不太可信。至于说到官员和老百姓互相残忍的砍杀,这不恰恰说明了中国老百姓没有奴性么?管你是不是当官的还是什么富豪,你要把老百姓往死里欺负,那就灭你全家,这不就是从陈胜吴广就开始的传统文化么,也不知道葡萄牙人有什么好震惊的?

现在中国的明粉多,希望比亚迪推出“明”序列车,原因就是另外一点,对明朝悲壮的复杂感情在里面,要是没有出现明朝,而是元朝直接过渡到了清朝,那么中华文明就可能彻底断绝了,如果现在“中国”这个称号还在的话,那松散程度比印度还厉害,国家一定会比印度还惨!

到了元朝的时候,南北汉人根本就互不认同了,还有西南、华北等地和独立的国家没啥区别,明朝接手后,通过三方面战略举措,为中原文化争取了近三个世纪的复兴机遇,一个是复行唐宋衣冠制,重构科举体系;第二个是编纂《洪武正韵》,确立官话标准,消除"胡语"影响;第三个是设置九边军镇,实施卫所屯田制,建立土司制度,构建全国纵深防御体系。

不过《明史》里面的明朝形象是很不好的,《明史》是投降之后的明朝文人写的,说明朝皇帝都是弱智脑残,太监们心狠手辣,皇帝和太监把天下治理的很黑暗。康熙在1692年审阅《明史稿》时发现,文稿中对明朝皇帝的“诋毁之词甚多”,他非常不满,说不要胡说八道,康熙给予了明太祖朱元璋非常高的评价,称赞他治下的明朝“治隆唐宋”,本人更是“英武伟烈之主,非寻常帝王可比”。

比亚迪不出“明”序列的车,我想应该是两个方面,这两个反面是截然相反的,第一个方面,受到了《明史》的影响,认为明朝是一个黑暗而又残忍的时代,觉得推出这个代号的车可能会影响不好,这个朝代争议太大,会影响汽车销量。另一个方面,如果创始人深入研究了明朝,那么明朝就是一个被低估的时代,对全世界影响都很大,现在国外的政客都对明朝有所顾忌,说当年的明朝在全世界搞霸权。如果是这个想法,那么“明”代号的车,估计只能在中国登顶世界后再推出了!

明粉强烈呼吁比亚迪出“明”序列车,或在中国登顶世界后推出 - 天天要闻

比迪亚现在推出的王朝系列车,也并不是历史朝代表上的都有,那些未统一的或者割据的政权就没有,那么大一统的清朝会不会有呢,我估计很难,这和他们公司的喜好无关,主要是老百姓难以接受,老百姓怕买了比亚迪.清,每天一打开车门会碰到这样的场景:“向法拉利车主赔款、向劳斯莱斯车主赔款、向奥迪车主赔款、向宝马车主赔款、向保时捷车主赔款、向兰博基尼车主赔款......”

明粉的增多,主要是明朝的精神能体现华夏的气质,如,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守社稷。看看明清两朝的末代皇帝留言可见分晓,崇祯上吊的时候,这样说的,“朕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毋伤百姓一人。” 而溥仪是咋讲的呢,“我不管日本人在东北杀多少人,运走多少粮食和煤,只要不让我当大清的皇帝我就不会心甘”(参阅《我的前半生》)。

现在明粉的增多,还有一种情况,是海内外一些坏分子的功劳,他们在国外搞“满蒙一体”,天天对明朝进行抹黑,宣传自己的伟大,然后制造民族矛盾,居然还得了妄想症,诞生了“清朝复国”的念头,你说这种狂妄“辱华灭汉”的行径说能受得了呢,极则必反,因此催生了大量的明粉。

明粉强烈呼吁比亚迪出“明”序列车,或在中国登顶世界后推出 - 天天要闻

不过网友们呼吁比亚迪出“明”代号的车,也只能仅供参考,企业经营是要以市场为导向的,是很严肃的事情,不能完全听所谓的粉丝建议。像长城就在这上面吃了大亏,什么大狗、小狗、哈巴狗;咖啡、绿豆、八宝粥,全都是网友起的名,企业居然还采用了,说是尊重粉丝的建议,提供了这些名字的人,等人家出车了,又骂人家车子名字很低俗。因此我觉得“比亚迪.明”要不要出,除非学雷军营销法,你给定金,一年后交货,这才能体现真正的粉丝诚意!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 天天要闻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等国内外多家科研单位合作,通过对甘棠箐遗址发掘出土的遗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约为距今30万年的木器,与木器伴生的文化遗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 天天要闻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1942年,新四军指挥部,粟裕看着手中的香烟盒,脸色平静,接连下达了多道重要命令:全军保持无线电静默,派骑兵,火速追上高级干部,让他们紧急返程。如果粟裕的命令再晚上半天,整个新四军的指挥体系,可能就被日军给一锅端了。粟裕将军究竟在香烟盒上看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 天天要闻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简称“四普”)工作中,泉州台商投资区普查队发现两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古桥——梅岭惠安桥和上仑石塔及水尾桥。它们不仅是古代交通的重要节点,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有趣的民间传说。
85年前大学毕业证书成“传家宝”,无偿捐赠入藏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 天天要闻

85年前大学毕业证书成“传家宝”,无偿捐赠入藏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7月3日,一场承载着历史记忆与家国情怀的捐赠仪式在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举行。捐赠人王晓思先生将其父亲——老战士、老党员、著名文艺工作者王云同志生前珍藏的一批珍贵抗战文物及史料,无偿捐赠给该馆永久收藏。把个人记忆、家庭记忆变为社会记忆王云同志(1920-1980)是一位经历丰富、贡献卓著的老战士和文艺工作者。...
香港培侨中学喜迎北京天安门国旗 - 天天要闻

香港培侨中学喜迎北京天安门国旗

7月4日,香港培侨中学在校内举行活动,喜迎2023年7月24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国旗。据了解,培侨中学在2025年7月1日组织60名师生代表团到北京参加天安门升旗仪式,并获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赠予2023年7月24日在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国旗(编号2023-0205号)。图为迎国旗仪式。中新社记者 陈永诺 摄7月4日,香...
宝成铁路电气化50年:铁轨上的传承 - 天天要闻

宝成铁路电气化50年:铁轨上的传承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龙门阵工作室】2025年7月1日,宝成铁路电气化迎来开通50周年。这条穿越秦巴山脉的钢铁巨龙,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几代人的梦想。在这个特殊的年份,一个关于父女与宝成线的故事,也在这蜿蜒的铁轨上,清晰回响。
讲述抗战故事 弘扬抗战精神 | 抗战胜利8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梳理 - 天天要闻

讲述抗战故事 弘扬抗战精神 | 抗战胜利8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梳理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3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请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单位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和推出优秀文艺作品、文艺活动有关情况。9月3日晚将举行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晚会根据中央安排,中央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