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牛肉面,一碗牛肉面,在兰州吃到大宽,总是吃不够

2020年11月26日22:56:03 美食 1434

天冷了,来一碗牛肉面可好,对于牛肉面来讲,有一种说不出的执念。我是个执着的吃货,在兰州的每个早晨,总吃到清晨头锅汤的牛肉面,正宗自然不必说,我的记忆里,再没有比这香的面条。

兰州牛肉面,一碗牛肉面,在兰州吃到大宽,总是吃不够 - 天天要闻

如果你没有去过兰州,就根本不理解油泼辣子在一碗面中的地位有多高,如果说高汤奠定了牛肉面的基础,那么油泼辣子绝对是灵魂的存在。很多时候我会从东城跑到城北去吃牛肉面,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好吃,所以慕名而来。

兰州牛肉面,一碗牛肉面,在兰州吃到大宽,总是吃不够 - 天天要闻

拥堵的交通让吃面的心更加迫不及待,没有烦躁,因为真的肚子饿了。记得有一周我连续几天从毛细、二细开始,一只吃到大宽,总是吃不够。我最喜欢吃二细,这种程度的拉面嚼劲十足,却又带着几分小家碧玉;不像大宽那样,一口下去很多时候来不及咀嚼,就得硬生生往下咽,这不是宽面的问题,是太香没有把握住量,一口吃多了,只好自作自受。韭叶适合学生时代品尝,也符合那个时段的青春活力,总是给人一种创造力的启迪,和悠远的一段往事。

兰州牛肉面,一碗牛肉面,在兰州吃到大宽,总是吃不够 - 天天要闻

资料记载,那是清代嘉庆年间,国子监的学生陈维精,将街边的小吃热锅子面进行了改良,并做了统一标准即: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就这样这道由马保子创立的热锅子面摇身一变成为现在的牛肉面。一碗牛肉面具有牛肉烂软、萝卜白净、辣油红艳、香菜翠绿、面条柔韧、滑利爽口、香味扑鼻等特点,是当地的惠民面食,好吃还不贵。兰州牛肉面有着“闻香下马,知味停车”的称誉。

兰州牛肉面,一碗牛肉面,在兰州吃到大宽,总是吃不够 - 天天要闻

也有坊间传说牛肉面起源于唐代,但仅仅是传说没有证据,不过这种传说很容易推翻。主要是唐宋时期牛肉的来源比较困难,那个年代宰杀牛需要很多手续,并不是《水浒传》中牛肉满天飞,想吃就吃。不过牛肉面开始是没有店面的,可以称作为担担面,在街上叫卖,于是就有着某某牛肉面的称谓,比如:马家牛肉面,又或者直接用姓氏命名,后面带牛肉面三字便可。这种称谓现在依然延续,只不过做法被统一,所以在外统一冠名“兰州牛肉面”,但是在兰州却找不到兰州牛肉面。

兰州牛肉面,一碗牛肉面,在兰州吃到大宽,总是吃不够 - 天天要闻

在当地从早餐开始,直到晚饭结束,牛肉面始终贯穿其中。一碗面以普通家常的方式出现,并没有什么出众的地方,因为太普通了,就像重庆一条街上全是火锅店一样。当然,店多了,也就有好坏之分,别看一碗牛肉面,每家做出来口感大有不同,这不能以谁家门前面食客多来评判,因为作为当地的日常主食,很多人是不追究口感,偶尔去做的好的店里改善下口味外,平常均以就近原则处理。

兰州牛肉面,一碗牛肉面,在兰州吃到大宽,总是吃不够 - 天天要闻

最后我们以清代诗人张澍曾写“马家爷牛肉面”的一首诗结尾,这首诗写的就是牛肉面:

雨过金城关,白马激霤回。几度黄河水,临流此路穷。拉面千丝香,唯独马家爷。美味难再期,回首故乡远。日出念真经,暮落白塔空。焚香自叹息,只盼牛肉面。入山非五泉,养心须净空。山静涛声急,瞑思入仙境。

兰州牛肉面,一碗牛肉面,在兰州吃到大宽,总是吃不够 - 天天要闻

你可曾吃过兰州的牛肉面,是否对这种味道神往呢?

美食分类资讯推荐

孩子放学回家总喊饿,每周我都会做这6款小糕点 - 天天要闻

孩子放学回家总喊饿,每周我都会做这6款小糕点

来源:爱做美食的小厨娘免责声明:图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文章内容不代表平台观点。鸡蛋酥谁能想到一个小小的面团,也能做出如此美味,酥脆可口,除了鸡蛋和面粉,没有其他添加剂,孩子吃着也放心。
为什么这粤菜里灵魂调料,身世大有来头? - 天天要闻

为什么这粤菜里灵魂调料,身世大有来头?

前段时间,粤菜中的一味古老调味,又引起了一番风波。就是玫瑰豉油鸡、叉烧等等粤菜中最常见的调味料酒——天津玫瑰露酒。是的!也许对很多粤菜爱好者来说也是一个新知:玫瑰露酒,其实是天津籍贯的。至于为什么说"又"引起风波,那是因前段时间,著名网红邀请主持人参加家宴,并拿出和自己一样初见温婉,回味火爆的玫瑰露待...
在华布局20年,日本人开的意大利餐厅,赚疯了! - 天天要闻

在华布局20年,日本人开的意大利餐厅,赚疯了!

在刻板印象里,主打“高贵优雅”的西餐厅,往往出现在一流商圈的“C位”,但有一个品牌,却喜欢把店开在“北上广”的犄角旮旯。那就是萨莉亚,一家由日本人开的意大利餐厅。饶是如此,萨莉亚的营收却一直稳定在高位,仅2024财年第一季度,经营利润就达到
明日母亲节,提醒“4样不上桌,福气不进门”,再忙别忘准备齐 - 天天要闻

明日母亲节,提醒“4样不上桌,福气不进门”,再忙别忘准备齐

送走了最美的4月,又迎来了繁花似锦的5月。5月的第一周注定不平凡,首先是五一劳动节,在周末又将迎来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日——母亲节。母亲在整个家庭里承担着核心的角色,其操持着一家人的生活,总是事无巨细地处理着每一件事情,或大或小,不厌
水饺皇后:从青岛到香港,一碗水饺煮沸的传奇人生 - 天天要闻

水饺皇后:从青岛到香港,一碗水饺煮沸的传奇人生

五一小长假,一部名为《水饺皇后》的电影正在影院热映。马丽饰演的臧健和,用一双冻裂的手和一口热气腾腾的饺子,将观众带回上世纪70年代的香港湾仔码头。银幕上那个推着木车、在晨雾中揉面的身影,不是虚构的励志剧本,而是一段真实的人生:她是“湾仔码头”创始人臧健和,一个用半生苦难与坚持熬煮出商业传奇的山东女人。...
19.9元网购鹅肝冰淇淋!山东小县城如何用“土特产”征服一线城市白领、抢占全球20%份额? - 天天要闻

19.9元网购鹅肝冰淇淋!山东小县城如何用“土特产”征服一线城市白领、抢占全球20%份额?

在山东潍坊的临朐县,一群灰扑扑的法国“移民”——朗德鹅,正悄然改写全球高端食材的版图。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如今已是全国最大的鹅肥肝生产基地,每年出栏朗德鹅500万只,加工鹅肥肝5000余吨,占据国内70%的市场份额,甚至全球20%的鹅肝供应也源自这里。一只鹅肝,如何从法国宫廷餐桌的“奢侈品”,变成中国小县城...
澳门豆捞,你去哪里了 - 天天要闻

澳门豆捞,你去哪里了

最近我突然想起18年前,也就是2007年在安徽蚌埠吃的那顿澳门豆捞,那时候它刚开业,服务、环境和菜品的口味都没得说,在当时那可是相当火爆,在全国大中城市都风靡一时。可谁能想到,曾经火遍大江南北的澳门豆捞,现在却几乎看不到踪影了。 想当年,澳
单价涨超30%?母亲节临近,买一束鲜花需要…… - 天天要闻

单价涨超30%?母亲节临近,买一束鲜花需要……

随着母亲节的临近昆明斗南花卉市场迎来了销售旺季紫色系鲜花更是热度高涨单枝最高价接近10元走进斗南花市,市场里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众多商家早已推出了精心设计的母亲节花束,每一束花都承载着对母亲的深深祝福。此外,充满创意的搭配也为花束增添了别样惊喜,现金红包、可爱小熊玩偶、精致香皂片等,与娇艳的花朵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