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3大“倒霉酒”,辉煌时家喻户晓,为何如今遭人嫌弃超市积灰
人生如酒,有浓有淡;酒如人生,有起有落。
白酒之间的竞争说白了也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历史的发展总是相似的,在白酒发展的历史长河上,总是“长江后浪推前浪”。
我国白酒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白酒发生了变化,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包装变得好看了。现在去超市白酒专区的货架上看看,上面的白酒都是用颜色鲜艳的礼盒包装,酒瓶设计也很有特点,但是酒质却不如当初。
现在人们选酒的标准就是看包装和价格,秉着“一分钱一分货”的心理,以为价格昂贵的酒就是好酒,这其实是白酒市场的悲哀,也是酒友的悲哀。白酒市场上那些包装朴实,酒质上乘,价格实惠的酒经常被忽视,这不怪酒友,只能怪现在白酒市场上的 白酒实在太乱、太杂,以至于人们难以选择。
说起中国白酒,这是一个聊不完的话题,白酒市场明争暗斗,有名的白酒越来越有名,籍籍无名的白酒越来越“倒霉”,说到“倒霉”二字,我国还真有不少“倒霉酒”。这些酒为什么会被称为“倒霉酒”呢?原因花样百出,不过它们之间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今天咱就来看看我国白酒界的3大“尴尬酒”,看看你有没有听说过。
第一款:孔府宴酒
说到白酒,我们就不得不提一下山东了,山东人是出了名的酒量大,本地白酒还没来得及走出去就被当地人喝倒了,以至于山东出现了很多“倒霉酒”,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孔府宴酒了。
孔府宴酒乃是在白酒发展的道路上开创了“广告酒”的先河,其实孔府宴酒酒质本来就很不错,受到很多山东酒友的喜爱,不过为了让孔府宴酒走遍全国各地,酒企不得不开启“广告宣传”的发展之路。
孔府宴酒于1994年以3000万的价格稳拿央视首届“标王”,这一消息马上就传遍全国各地,孔府宴酒就是在这个时候闻名遐迩。“标王”效应带来的甜头马上吸引了其他白酒,秦池酒就是其中之一,在后面的第二届、第三届央视标王的争夺中,孔府宴酒被秦池酒夺走了“标王”的称号。
孔府宴酒沦为“倒霉酒”,跟秦池酒有很大的关系,秦池酒夺得“标王”之后,似乎有些飘了,开始从外地进购基酒,这一丑闻爆出之后,很多酒友对山东白酒失去了信任,而身为“鲁酒之王”的孔府宴酒首当其冲,现在的处境既“尴尬”又“倒霉”。
第二款:缘得仿台酒
虽然这款酒的历史不是很久,但是跟很多“倒霉酒”一样有着“倒霉”的经历。仔细追究起来这款酒其实可以说是“生不逢时”。
它出生于“名酒辈出”的时代,同时也是“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作为一款地道的大曲坤沙酱酒,它与茅台有着90%的相似度,但是因为贵州白酒内卷严重,导致该酒被挤压,难有出头之日。
它跟茅台酒一样,都是采用“12987”坤沙工艺酿造而成,原料精选当地的红缨子糯高粱和优质小麦。酿酒人一直默默无闻做酒,忽视了品牌的宣传,导致很多人不认识这款酒,有的人甚至还以为它的名字产生很大的误解,你说它“倒霉”不“倒霉”?
第三款:全兴大曲
提起白酒,有四个地方值得一提,四川就是其中之一,四川是我国著名的白酒大省,当地出现不少名酒,全兴大曲曾经也是四川很出名的白酒,它还是我国老八大名酒之一。
当初爬得多高,现在就摔得有多惨,全兴大曲就是如此,当初是四川名酒的代表,现在却成了无人问津的“倒霉酒”。
这款酒同样也是因为缺少宣传,因为公司推出新品,忽视了全兴大曲的推广,现在的全兴大曲已经是日薄西山,名气下滑。
上面这3款酒其实是整个白酒市场的缩影,从它们身上就能看出白酒市场的现状,不懂市场规则,酒质再好也难走出去。#头条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