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教你读懂中国茶

2022年06月30日17:25:25 美食 1346

一图教你读懂中国茶 - 天天要闻

中国茶文化与儒、释、道也有很深远的关系,几千年来三教文化与茶文化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其原因是茶文化深厚而悠久,有清、静、和、雅的特性,有最大的包容性。所以佛教传入中国才能以茶为载体与儒、道很好的和谐相处并互相渗透,相互影响,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茶文化。近年来,儒、释、道共同提出了中国茶道的核心:“正、清、和、雅”。“正”是儒家的浩然正气,中庸之道;“清”是道家的清风道骨;“和”是佛家的一团和气,众生平等;“雅”是茶的和甘清香的雅气。这就把儒、释、道的主张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茶文化。

发酵篇

六大茶类的划分基础是在制作中,由茶叶发酵的不同程度决定的。发酵程度同时影响着茶的口感和功效,这就是为什么你要了解它的原因所在。

一图教你读懂中国茶 - 天天要闻

发酵程度越高的茶,茶性更温和,比如红茶、黑茶;相反,不发酵或是轻度发酵的茶,茶性微寒,适合降火去燥,但脾胃较弱的人应适量。

一图教你读懂中国茶 - 天天要闻

品类篇

一图教你读懂中国茶 - 天天要闻

一图教你读懂中国茶 - 天天要闻

绿茶 | 叶绿汤清,清香、醇美、鲜爽

白茶 | 色白隐绿,汤色黄白,清香甘美

黄茶 | 叶黄汤黄、金黄明亮,甘香醇爽

青茶 | 也叫乌龙茶,青绿金黄,清香醇厚

红茶 | 香高色艳味浓,叶红汤红,浓厚甘醇

黑茶 | 茶色粗大黑褐、口感陈香醇厚

以上这些都是形容词,最重要是亲自体验,才能感受茶的美妙有趣之处。

冲泡篇

一图教你读懂中国茶 - 天天要闻

不同的茶叶有不同的茶性,顺应茶性泡出来的茶,才能最大发挥茶的口感、香气、汤色。六大茶的冲泡方式多种多样,没有特定的冲泡手法,别人告诉你的方式不见得适合你自己,只要你自己喜欢就好。

储存篇

虽然是干茶,为了保持茶叶的活性和口感,储存起来也是稍稍需要讲究一些。茶叶储存三大原则:干燥、避光、密封。

绿茶、黄茶 | 密封后,放冰箱冷藏

白茶、乌龙茶 | 常温密封保存;长时间不喝,放冰箱冷藏

红茶 | 常温密封保存,切记防潮

黑茶 | 常温保存,阴凉通风、切记日晒

一图教你读懂中国茶 - 天天要闻

功效篇

绿茶

六大茶类之首。

零发酵,茶多酚最多。

性微寒,微苦,回甘。

清热祛燥,提神醒脑。

不适合肠胃较弱的人群。

白茶

茶中珍品。

轻度发酵,茶性清凉。

滋味清淡、回甘。

富含茶多糖,适合降糖需求人群。

黄茶

中国独有茶类。

汤色杏黄清澈。

轻微发酵,口感清爽香醇。

富含茶多酚等。

提神醒脑,消食化滞。

乌龙(青茶)

绿叶镶红边,绿茶+红茶之和。

又叫青茶,属半发酵茶。

提神醒脑,不宜空腹饮用。

红茶

世界人民最爱。

茶性温润,口感甜醇,

提神消疲,生津清热。

黑茶

红、浓、陈、醇。

后发酵茶类,微生物发酵。

香气独特,口感醇厚。

改善肠道环境,调节脂肪代谢。

一图教你读懂中国茶 - 天天要闻

以平常之心,喝盏中清茶,尝惬意时光。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喝茶,真的,只是一种生活方式。

不同季节或一日之中不同的时间,对应着不同的茶或茶道具,像极了生命中或凉或暖的时光。不同的是,生命中的平淡时光占大多数,而心静下来,茶里,却总有滋味。

美食分类资讯推荐

挖到宝了,这款脆皮虾太解馋,酥嫩味美,老少皆宜的肉食经典 - 天天要闻

挖到宝了,这款脆皮虾太解馋,酥嫩味美,老少皆宜的肉食经典

#头条创作挑战赛#挖到宝了,这款脆皮虾太解馋,酥嫩味美,老少皆宜的肉食经典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我们常常渴望一丝家的温馨和味蕾上的惊喜。脆皮虾,这道简单却不失精致的菜肴,总能唤起我童年的记忆。记得小时候,每逢周末,母亲总会准备一桌丰盛的晚餐,
世界咖啡大师Stefanos到芒市分享交流 - 天天要闻

世界咖啡大师Stefanos到芒市分享交流

微美芒市—芒市具有影响力的公众号6月14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咖啡分享会在芒市来回咖啡风平工厂举办。WBrC世界咖啡冲煮大赛冠军、世界著名咖啡师Stefanos Domatiotis与业界同仁共同探讨咖啡市场发展趋势,分享从业心得。分享会上,Stefanos以其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见解,向与会者深入剖析了当前咖啡市场的最新动态,分享了...
荔枝上市,这4种“奇葩”荔枝吃法,发朋友圈火了,你吃过几种 - 天天要闻

荔枝上市,这4种“奇葩”荔枝吃法,发朋友圈火了,你吃过几种

6月的夏季,阳光热烈,万物生长,正是荔枝丰收的季节。荔枝,这一颗颗红艳的果实,就像那一颗颗硕大的红宝石,看着就格外的漂亮。在这个荔枝飘香的季节里,荔枝的价格却居高不下,十几元一斤甚至三四十元一斤的荔枝,不能像往年10元3斤那样大快朵颐,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