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眠时代,解码万亿睡眠经济新蓝海

2025年05月27日10:00:32 财经 8482

好眠时代,解码万亿睡眠经济新蓝海 - 天天要闻

“你睡得好吗?”在今天的中国,这不再是一句简单的寒暄。

当中国人均睡眠比十年前少1.5小时1,睡眠焦虑,正悄然成为一代人的集体困境,一个以“找回消失的睡眠”为主题的万亿级经济体系正在重构消费版图。

从智能床垫到真丝眼罩,从认知行为疗法课程到情绪辅助播客,“好好睡觉”被重新定义为一种复合型消费场景,向科技研发、文化传承、医疗康养等领域蔓延,撬动万亿睡眠经济。

当睡眠质量成为衡量城市幸福指数的新标尺,中国企业正在用行动丈量“一个时代的幸福刻度”。

一张房卡撬动万亿睡眠经济

好眠时代,解码万亿睡眠经济新蓝海 - 天天要闻

《2024年中国睡眠健康产品创新及消费洞察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睡眠经济市场规模达4955.8亿元,同比增长8.6%,预计2025年突破5000亿元大关,涵盖床垫、枕头、助眠饮品、音频服务、智能设备乃至数字心理疗愈等多个赛道。

这一市场的持续扩容背后,是社会节奏加快、情绪负荷上升与代际睡眠观念转变的叠加影响。越来越多年轻消费者不再满足于“睡饱”,而是将“睡好”视为恢复节奏、调节情绪、重建秩序的必要环节。

这一趋势正在推动整个酒店业的结构性升级。锦江酒店(中国区)市场推广部总经理陆斯云认为:“酒店不再单纯局限于‘空间租赁’,而是演变成一个融合的‘生活方式体验空间’。”

以锦江酒店的产品研发体系为例,住宿行为与产品创新构成双向反馈机制,借由用户实际入住数据反哺产品升级,形成了围绕“五感”的助眠体验系统。旗下的维也纳国际酒店经典版空间就是典型案例——在听觉上引入不高于45分贝的全天候隔音降噪技术;触觉上,与弹簧床垫鼻祖席梦思、0压床垫开创者梦百合分别合作专属定制款床垫“多瑙河系列”和0压床垫;嗅觉上使用托斯卡纳皮革黑玫瑰专属香氛,营造欧洲皇家宫廷古典睡眠气息;视觉上布置奶油白基调装修和暖色调、柔和舒适的助眠灯光,并设置场景式的智能客控系统,使灯光模式极简易用,一键实现全屋灯光同步关闭。

消费者从“功能满足”向“睡眠生态”的需求跃迁,也为酒店行业带来了新的合作创新机遇,睡眠经济已延展到智能房控、ai助眠、医疗健康和文化疗愈等多个领域,跨行业融合正在成为万亿睡眠经济的关键引擎。“这种跨行业的融合和服务延展,是产业升级的一个必然趋势。”

作为国内体量领先的酒店集团之一,锦江目前签约酒店超17400家,会员体量超2亿。庞大的平台网络带来了“睡眠需求捕捉优势以及数据闭环优势”。陆斯云强调,这意味着“标准客房服务之外的延伸服务,是背后用匠心去打磨和选品,逐步验证,进而和消费者建立信任的过程”。她将这一过程视为“一个‘慢赛道’属性的增长机会,同时具备巨大的增长潜力”。

在强调服务体验的同时,“情感价值”成为品牌差异化构建的关键维度。“品牌不只是一个商标、一个logo,更应该是基于目标客群,按照用户心智打造出来的与他们有情感共鸣的载体。”在陆斯云看来,“情感价值”是品牌溢价的放大器。在锦江酒店旗下希岸酒店的产品实践中,落点体现在具体细节中:采用梦百合零压床垫,实现“放松释压,享受身体按摩spa”;搭配客房智能语音交互系统,使用户可通过语音调节灯光模式、空调温度等,营造个性化放松氛围;在希岸4.0双床房中,睡眠区被调整至靠窗位置,与盥洗区拉开距离,即使夜间起夜也能“较大程度降低对同伴的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锦江也正尝试将这些经过真实客房验证的助眠产品反向延伸至家庭消费场景。目前,锦江酒店拥有自己的电商平台“锦江星选商城”,形成了从b端到c端的“住店即种草”体验闭环。“围绕睡眠体验,我们也将通过‘科技赋能’,研发和发布锦江自己的智能深睡眠系列产品,结合比如悬浮音波舒压技术、智能助眠技术等,使消费者无论在酒店还是在家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睡眠。”陆斯云说,睡眠经济是一场“信任经济”,而酒店正成为培育这种信任的试验场。

从客房空间的体验升级,到跨越酒店场景的产品外延,一张房卡,开启的正是贯穿“试验—验证—复购—信任”的睡眠经济闭环,折射出中国酒店行业迈向“睡眠经济2.0”的系统性跃迁。

科技赋能下的“智能助眠”

好眠时代,解码万亿睡眠经济新蓝海 - 天天要闻

中国人的睡眠焦虑,正催生一个庞大的技术解决型市场。

《2024情绪与健康睡眠白皮书》显示,六成以上的受访者存在睡眠困扰,睡眠困扰的三大典型表现为易醒、醒后难入睡、入睡困难。过去,改善睡眠的方式大多依赖个人调节与被动适应,如今,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向技术寻求主动干预的可能性。

这种转变推动睡眠经济走出“功能导向”,进入“系统导向”的演化阶段:不仅卖床,更要交付睡眠;不仅造产品,更要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家居企业、科技公司、环境系统服务商共同涌入赛道,试图构建以“高效睡眠”为目标的技术闭环。

喜临门家具股份有限公司高级业务总监赵权波指出,今天的用户不再满足于“有张床就行”,而是希望“这张床能懂我”。在他看来,这正反映了用户对主动感知与系统智能响应的强烈期待。

这一理念在喜临门自主研发的“宝褓620精控深睡系统”中得以体现。这套系统集成了620个智能气动单元、智能感应检测与ai决策控制三大技术模块。赵权波介绍:“通过智能气动单元可以实现自适应支撑及柔式按摩,在满足不同性别和体态的人群对床垫的软硬舒适度需求的同时,还可以辅以轻柔按摩,促进血液循环,提高睡眠质量。”同时,系统可实时感知用户体感数据,并进行参数动态调整,“ai算法会不断学习和升级,随着用户的使用床垫周期变长,床垫会变得越来越懂用户。”

这一切都围绕一个目标:“有效但不打扰”,赵权波说,“高科技产品的无感化体验,是进入酒店和家庭的先决条件。”

酒店的睡眠场景,为这一理念提供了理想的验证土壤。相比家庭空间,酒店环境标准化程度更高、系统集成更集中,也更适合“ai智慧床+智能房控+环境调节”的全链路部署。赵权波介绍:“宝褓的系统是开放式接口,具备和酒店系统的深度对接基础条件,实现‘ai智慧床+智能房控+环境调节’的全链路式‘无感睡眠体验’。”

与此同时,酒店场景也日益成为“睡眠种草—家庭复购”的重要通道。京东消费数据显示,2024年酒店睡感床垫线上成交额同比激增超100%。目前,喜临门已与锦江等多个酒店集团建立深度合作,为其定制专属床垫,并支撑其零售业务闭环。

企业要从过去的供给型思维,转向解决型服务,去构建一个完整的助眠生态系统。赵权波觉得,这背后不仅需要产品研发,还包括算法、材料、云平台与客户响应等多个系统维度的协同。而这,正是“从卖产品向卖系统”的真正挑战。

截至目前,喜临门已参与多个国家级睡眠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并在推进用户侧的数据闭环服务系统,包括移动端睡眠建议、健康评估、个性化反馈等。

这场以“智能”为关键词的睡眠竞赛才刚刚开始。据《2024年中国睡眠健康产品创新及消费洞察报告》数据,中国睡眠经济市场规模已经从2016年的2616.3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4955.8亿元,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6586.8亿元,万亿市场未来可期。智能床垫、环境感应与行为干预或许将成为最具潜力的增长板块之一,最终赢得用户信任的,不是功能堆砌,而是“沉默的精准”。

在睡眠这件事上,最好的技术,也许是不被察觉的那一个。

国风入梦:“文化唤醒”睡眠美学

好眠时代,解码万亿睡眠经济新蓝海 - 天天要闻

在“睡个好觉”成为全民追求的当下,睡眠经济不再只是科技与家居企业的命题。一个新的趋势正在显现:传统文化正以“入梦”的方式重返当代生活。

越来越多消费者将睡眠视为“情绪修复”的窗口,睡眠场景也不再局限于功能性空间,而成为兼具审美、仪式感与精神慰藉的复合场域。在这一趋势中,博物馆——传统文化最具权威感的载体之一,正尝试以文创的方式切入睡眠消费市场。

“近些年,‘睡眠经济’这个概念被屡屡提起,才发现自己早已对它有所触及。”苏州博物馆文化创意部主任蒋菡说。她提到,近年来苏州博物馆相继推出了包括真丝眼罩、蚕丝枕套、助眠香薰等睡眠相关文创产品,覆盖了视觉、嗅觉与触觉多个维度,“希望能呼应现代人普遍存在的睡眠困扰这一生活痛点,通过具有实用性的文创产品,为用户提供多一种的选择。”

这些产品并非孤立开发,而是有系统的设计逻辑和文化指向。例如,“烟云过眼”系列真丝眼罩,其灵感源自清代藏书家顾文彬“书画之于人,子瞻氏目为烟云过眼者也”的自叙语。蒋菡解释:“这一名字取其平常淡泊、超然物外的态度。我们希望使用这款眼罩的人们能在平和、安稳的氛围中入眠,一觉醒来,把烦恼都忘却。”

产品材质方面,团队多选用与助眠相关的天然材料,尤其强调苏州在丝绸文化上的传承积淀。“真丝的特性对睡眠有一定助益,所以我们会特地选择这类材质,结合馆藏文物进行开发,将苏州传统丝绣业融入生活里。”蒋菡提到,目前已结合苏绣、缂丝、宋锦等元素开发一系列助眠相关文创产品。

这种开发方式也延伸到了更大场景的合作中。苏州博物馆与本地品牌“太湖雪”联名推出蚕丝被与旅行真丝套装系列,在图案设计上结合明清书画文物的艺术风格,整体色调淡雅温润,旨在营造一个静谧、轻松的休憩氛围。

用户反馈成为产品调优的重要依据。“用户对我们的睡眠相关文创产品反馈整体非常积极。许多用户表示,产品不仅外观精美、使用舒适,还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非常有苏州博物馆的特色。”蒋菡说,目前团队通过销售平台和自媒体渠道收集消费者意见,并定期整理归纳用于产品优化。

在开发理念上,苏州博物馆始终强调对文化性的敬畏与把控。“我们团队始终坚持开发的基本准则,即基于文物原型基础上开发,在形式上呈现好的产品设计,又做到不过分演绎,合理传递文物的文化属性。”蒋菡表示,这既是对文化价值的尊重,也是一种对公众审美教育的责任。

面向未来,团队还希望在数字层面进一步拓展体验边界。“在未来会有计划地加入一些互动体验,例如用户通过手机扫描,就能看到产品原型文物的3d展示、历史背景介绍、器物用法等内容,以加强用户对文物的兴趣和了解。”

对蒋菡来说,开发睡眠相关文创的意义远不止实用功能,更在于将传统文化真正“躺”进现代人的生活日常。“希望通过这些日常用品,让苏州博物馆、苏州传统工艺、苏式生活方式融入到当下,让用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实现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

睡眠蓝海背后的健康中国

好眠时代,解码万亿睡眠经济新蓝海 - 天天要闻

在“失眠”逐渐被社会正视之前,它往往被误解为神经衰弱或作息混乱。但从心理健康行业的视角看,睡眠障碍的背后,往往是焦虑、负担与失控感交织下的精神隐痛。

“最常见的一个误解是,睡眠问题是一个生理健康问题。”简单心理副总裁曹智雨指出。她还提到,在欧美,失眠更多由睡眠心理学家主导治疗,这反映出其心理机制的重要性:“是我们对睡眠产生了很大的焦虑,有一些不正确、不客观的认知,导致了失眠症状的产生。”

根据简单心理过去一年的用户数据显示,31.4%的来访者报告有睡眠问题,其中79%为女性,平均年龄为31岁,近半数集中在31至40岁区间。这一群体在职场与家庭中承担双重压力,亦表现出对睡眠不可控性的普遍担忧。

这一趋势也推动简单心理逐步构建系统性的“睡眠服务”路径。用户可在app内搜索“睡眠”关键词,进入相应模块完成测评,并使用简单心理与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博士后徐艺珊合作开发的《cbt-i睡眠改善自助手册》。该课程为期六周,每周40至60分钟,内容包括认知调整、行为练习、放松策略与个性化计划,帮助用户进行可视化、日常化的自我改善训练。

cbt-i强调“觉醒系统”与“睡眠系统”的动态平衡。“其实我们睡不着,不是因为睡眠系统坏掉了,而是觉醒系统太发达。”曹智雨解释,睡眠焦虑者对失眠本身的监控与担忧,反而会持续激活大脑的警觉机制,造成入睡困难、易醒、早醒等连锁反应。

为此,简单心理还搭建了“冥想空间”模块,在“我的咨询室”中提供定制化音频内容,包括白噪音、正念引导、放松呼吸等。“这些轻心理干预工具,以温和、即时、去病耻感的方式,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心理缓冲带。”她指出,对于轻中度睡眠障碍者而言,这种“情绪缓冲机制”能在无压力的状态下建立初步的恢复节奏。

但她也强调,任何工具的使用都需明确边界,尤其是在心理因素主导的失眠问题上。“比如你每天都看穿戴设备里的数据,过度关注自己有没有进入深度睡眠,可能就会产生更多的焦虑。”在她看来,这类工具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功能层面多复杂,而是是否帮助用户建立起一种更柔和、更理解自己的照护关系。

围绕“睡眠”这一入口,简单心理也正在推动更多跨机构合作。目前,简单心理已与爱康集团、乐荐集团等健康服务公司联动,将心理支持嵌入健康体检或eap服务;并与君龙人寿合作推出包含“儿童心理服务”的少儿重疾险产品,把家庭情绪支持纳入保险权益体系。

在干预策略上,曹智雨指出,慢性失眠常常由三类因素交织而成:易感因素、诱发因素与维持因素,需通过系统化、跨学科路径予以应对。“我们希望不只是解释问题,而且能帮助人们理解自己的警觉系统为何如此敏感,人生节奏为何如此紧绷。”

她认为,睡眠不仅是一种生理状态,更是现代生活节奏与心理状态在身体上的外显。而心理服务,未来有望将“睡眠模块”作为长期投入方向,为用户提供更持续、更柔和的陪伴。

在这场从睡眠障碍到心理干预的跃迁中,科技并不喧哗,情绪被看见,习惯被重塑,恢复力也悄然生成。

好眠时代,解码万亿睡眠经济新蓝海 - 天天要闻

技术赋能、文化植入、情绪疗愈、空间优化——中国睡眠经济正在迎来多产业协同演进的时代。

从主动助眠床垫到东方美学文创,从认知行为疗法到可复购的助眠空间,四个行业正以各自路径回应一个共识:睡眠不只是休息,它也是时代压力的出口,是个体重建节奏与恢复力的通道。

当“好好睡觉”成为社会结构重组与消费升级的共同焦点,睡眠经济不再局限于床品或监测数据,更应成为产业认知与人文价值的结合点。从个人睡眠感到国民健康指数,这场始于枕边的变革,正将人们的时间与空间转化为一场“幸福感的基础设施”重构。

它丈量着科技的温度,也测试着文明的高度——一个能让劳动者好眠的时代,自会听见经济与幸福相遇的潮涌。

参考资料: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

(专题)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6个交易日涨超44%!新消费的风,终于吹到了黄酒 - 天天要闻

6个交易日涨超44%!新消费的风,终于吹到了黄酒

最近港股新消费龙头泡泡玛特、老铺黄金、蜜雪集团等股价一骑绝尘之际,A股消费板块也出现了一匹黑马——会稽山。一个月时间,会稽山市值从50亿元,轻松越过100亿元大关,超越古越龙山成为“黄酒一哥”。5月28日,会稽山再度涨停,报25.
股息率高达8%!存款买理财不如买银行股? - 天天要闻

股息率高达8%!存款买理财不如买银行股?

低利率环境下,银行股股息率“逆势而上”。据wind数据,截至5月28日最新收盘,42家A股上市银行中有15家银行的股息率已自2023年至今连续上升。例如,南京银行2023年、2024年和最新收盘的股息率分别为4.92%、5.11%、7.
深夜,暴涨超200%! - 天天要闻

深夜,暴涨超200%!

暴涨、熔断!5月28日,美国三大股票指数集体小幅高开,随后窄幅震荡,截至发稿,道指微涨0.05%,标普500指数涨0.01%,纳指跌0.03%。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从贸易战引发的紧张情绪转向美国最新的税改法案。此外,科技股龙头英伟达将于周三(5
债券型ETF,持续“吸金” - 天天要闻

债券型ETF,持续“吸金”

5月28日,通信ETF在全市场ETF中涨幅居首,标普500ETF、纳指ETF等多只跨境ETF涨幅居前,半导体相关ETF跌幅较大。债券型ETF持续“吸金”。5月27日,资金净流入金额前十的ETF中,有6只债券型ETF,信用债ETF广发资金净流
中非经贸总部基地,有好消息 - 天天要闻

中非经贸总部基地,有好消息

(中非经贸总部基地推广开放日活动现场。)中非经贸总部基地传来新消息!5月28日,记者走进中非经贸总部基地推广开放日活动现场。当天,中非经贸总部基地正式启动招商,未来将引进中非经贸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为湘非经贸发展再添一把“火”。
日本40年期国债拍卖再遇冷 市场担忧情绪蔓延 - 天天要闻

日本40年期国债拍卖再遇冷 市场担忧情绪蔓延

日本国债市场正处于风暴中心。被视为全球最安全资产之一的日本国债,在近期连续两场关键超长期国债拍卖中接连遭遇“滑铁卢”,创下历史最差认购纪录,引发市场对“买方罢工”与财政可持续性的剧烈担忧。5月28日,日本财务省标售5000亿日元(约合35亿
A股巨头南下潮涌 借道港股链接全球资本 - 天天要闻

A股巨头南下潮涌 借道港股链接全球资本

2025年港股市场正成为中资企业跨境融资的主战场。今年以来,港交所总共新上市24家公司、募资额合计658.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3%和691.4%,其中包括5家已经在A股上市的公司。
本月第三家!中泰证券60亿元定增获受理 - 天天要闻

本月第三家!中泰证券60亿元定增获受理

时隔近两年,中泰证券60亿元定增有了新进展。5月28日,中泰证券(600918)公告,公司于当日收到上交所出具的《关于受理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沪市主板上市公司发行证券申请的通知》,上交所决定予以受理并依法进行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