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2500字
阅读完约5分钟
金融投资报记者 刘敏
民营经济促进法于5月20日起正式施行,该法立足基础性法律定位,对广大民营企业普遍关心关注的公平竞争、投融资促进等作出针对性规定,为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聚焦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核心政策亮点,金融投资报记者采访了多位四川民营企业家,共同探究在法治化营商环境下,民营企业如何调整战略定位,以便抓住新一轮的高质量发展机遇。

制图 卿子秀
降低民企融资成本获法律支撑
“过去,民营企业往往受限于政策不确定性、融资瓶颈、市场壁垒等问题,战略上偏保守,重生存、轻扩张。”成都西华升腾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西华升腾”)总经理谢义刚向金融投资报记者表示。
西华升腾自2002年成立至今已有二十余年,谢义刚说:“作为中小民营企业,公司一直面临规模较小、抵押物不足、贷款额度低、融资成本高等问题。与此同时,在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领域,公司需要与大型互联网企业等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要求公司不断提升技术和服务能力。”
对民营企业发展问题,四川省智能终端产业联盟副理事长、成都派力尔电气有限公司(下称“派力尔电气”)总经理刘克向金融投资报记者表示:“公司主营业务为机械设备和电器销售,以及货物和技术进出口,在发展中存在融资渠道单一、融资难等问题。尤其是技术研发和设备更新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但传统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风险评估较为保守。”
针对民营经济组织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民营经济促进法专门设置了“投资融资促进”章节,通过多项投融资相关规定,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谢义刚表示,西华升腾拥有一系列工业软件著作权、系统解决方案、相关技术积累,可以与银行合作设立知识产权资产包,从而获得信用授信。这种融资方式特别适合公司这样的“轻资产+重技术”的科技企业。
“
“随着民营经济促进法的落地,我们关注如何将相关政策转化为实际资金支持。期待科技金融不断创新,比如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供应链金融等,从而有效降低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刘克表示,“政府性担保费率降至1%,派力尔电气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获得1000万元贷款,贷款利率较基准利率下浮20%。”
”
公平竞争激发民企创新活力
“从科学创新走向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企业是其中的核心环节。”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大树向金融投资报记者表示:“以前,我国的创新实践主要由政府主导,国有大型企业是主力军,民营企业在创新资源的获取上处于不平等地位,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王大树表示,民营经济促进法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为民营企业融入国家创新体系提供了法律支持,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
在谢义刚看来,这对科技创新型民营企业而言,不仅是政策红利,更是实现“由内向外突破”的底气。随着民营经济促进法的落地实施,民营企业尤其是西华升腾这类专注于智能制造、工业软件、政务与教育信息化的科技企业,正迎来战略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窗口期。
“在法治有力护航和政策明确性提升之后,公司将增强自主研发能力,不断提升技术护城河的宽度和深度。”谢义刚向金融投资报记者表示,拟对工业ERP和MES、智能仓储系统、工业数据中台等产品的研发继续升级,围绕“智改数转”服务加快形成模块化、平台化解决方案。除了巩固在制造业、建筑业等传统行业的客户外,公司还将进一步拓展新能源制造企业的智能化管理系统市场,以及海外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系统合作,同时还会加大人工智能技术的投入,赋能工业、教育和政务管理平台的研发。
民营经济促进法为企业参与数字政府建设、智慧城市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等提供了制度保障。谢义刚表示,西华升腾将进一步参与地方“产业数字化”平台服务项目、央国企在海外的数字化建设项目,以及教育、政务等领域的专业软件采购等。
刘克也坦言,民营经济促进法的落地为公司提供了法治化保障与发展动能。公司将进一步深化数字化转型,强化研发投入,并借力区域协同机制,在智能终端与新能源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未来,企业将关注政策细则落地,动态调整发展战略,从而最大化释放创新活力。

桂浩明:蓝筹独木难支 尚需科技助攻 A股市场应适当提高风险偏好
蔡恩泽:保险资金改革深化 重构资本市场生态链与定价新逻辑
益智:尽快完善非ST一元闪退股的投资者赔偿
编辑|王为
责编|陈雨禾
校检|袁钢
审核|廖小涛
本文为金融投资报jrtzb028(微信号)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金妹儿。转载须在正文开头显著位置注明稿件来源及作者名,违者必究。
:028-8696849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511201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