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5月7日讯(记者高艳云)节后首个交易日,东海证券的人事变动成为业内瞩目的焦点,一场“人事地震”在这家券商悄然发生。
4月29日,东海证券发布公告,公司董事会于4月26日收到职工监事、执行委员会主任(总裁)杨明递交的辞职报告,因个人原因,杨明辞去公司、公司控股子公司及参股公司所有职务。董事长王文卓代为履行公司执行委员会主任(总裁)职责,代为履行职务期限自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新任执行委员会主任(总裁)到任之日止,最长不超过6个月。
不仅如此,东海证券董事会于4月28日还收到执行委员会委员高宇的辞职报告,因个人职业规划调整,高宇辞去公司执行委员会委员职务。
此外,东海基金发布公告,因公司董事长杨明离任,东海证券董秘袁忠接任这一职务。
“异常”之处引热议
此次券商高管的离任之所以备受关注,源于三方面的“异常”情况。其一,东海证券一次性出现多达2名高管离任;其二,在相关公告发布时,券商并未附上感谢词;其三,这两名高管任职时间较短,均未到任职期限。
杨明是一位“80后”,今年44岁,任职东海证券总裁的时间有近2年4个月。东海证券2024年年报显示,杨明任职职工监事、执行委员会主任(总裁)的起止时间应为2023年1月18日至2026年1月17日。
高宇任职东海证券执行委员的时间并不长,仅任职一年7个月。东海证券2024年年报显示,高宇任职执行委员会委员职务起止时间应为2023年10月11日至2026年1月17日。高宇当前离职,距离任职周期结束还有长达8个月时间。
遭遇自营下滑、合规违规困境
对于东海证券两名高管的离任,市场将其归咎于业绩与合规等原因。
近年来,东海证券多年业绩不佳,直至去年业绩扭亏。
东海证券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全年营收14.69亿元,同比增125.94%,归母净利为0.23亿元,实现扭亏为盈。2021年至2023年,东海证券归母净利分别为2.3亿元、1.34亿元、-4.92亿元。
2023年,是东海证券巨亏的一年,也是杨明任职东海证券总裁的第一年。仅从业绩来看,这或成为杨明任职问题。
杨明主要履历能力圈是在投资自营业务,东海证券自营业务无论是业绩,还是合规,均出现较大不良情形。
2023年、2024年,东海证券自营业务收入分别为亏损4.76亿元以及盈利2.66亿元,两年合计亏损2.1亿元。这也意味着杨明任职2年期间里,自营虽在2024年盈利,确未能覆盖前期亏说。
2024年4月18日晚间,江苏证监局发布罚单,东海证券被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执行委员会主任(总裁)杨明以及时任投资经理林显锋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东海证券存在违规行为包括,在全面风险管理方面,公司未建立多层次、相互衔接、有效制衡的风险管理运行机制。自营业务风险控制组织架构不合理,风险管理不到位,权益类业务内设风险限额管理未能有效执行;部分固收类业务经营未受到有效制衡和监督等。
十余家券商高管更迭
近年来,受到龄退休等多因素影响,券商高管调整较多。即便在今年,也有多家券商高管发生变化。
5月6日,招商证券发布公告,总裁吴宗敏到龄退休,离任职务,在总裁空缺期间,暂由董事长霍达代行总裁职务。
招商证券表示,公司董事会对吴宗敏的重大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吴宗敏任职期间恪尽职守、勤勉尽责,持续完善公司治理,全面贯彻执行董事会各项决策部署,深化改革创新,坚守风险合规底线,推动公司战略规划有效落地、实现高质量发展。
近期因退休离职的还包括国联民生证券副总裁尹红卫,4月29日,国联民生公告称,鉴于尹红卫到龄退休,其不再担任公司副总裁职务。尹红卫的职业经历颇具传奇色彩。她早年曾是一名学校教师,后投身金融领域。2019 年 4 月,她加入国联证券(该公司现已更名为国联民生证券),担任首席财富官一职。2020 年 2 月,尹红卫升任副总裁,直至退休离任。在她的带领下,公司经纪业务条线发展迅猛,并于 2021 年达到发展巅峰。根据相关财报数据,2021 年,国联证券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达到 6.09 亿元,较上一年同比增长 15.75%;“经纪及财富管理” 条线的毛利率更是高达 42.93%。
全行业来看,还包括,长江证券董事会选举刘正斌为董事长;张秋云被推荐为中原证券董事长人选;顾仲辉担任国开证券总裁;徐璐、杨可名被任命为财信证券副总裁;杨阳获聘任为东莞证券总经理。
此外,还包括王力行、马刚分别出任华兴证券董事长、总经理;刘成被选举为中信建投董事长;原华金证券副总经理张煜拟任金圆统一证券总经理;张晖被聘任为国都证券总经理;原常务副总经理、财务总监关晓斌出任银泰证券总经理;唐文峰任国盛证券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