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调休被央媒怒批后,官媒也忍不住发声了,霍启刚的担心恐成真

2024年04月20日09:05:04 教育 1263

五一假期实际只放一天假的消息一出,全国网友都坐不住了!”这究竟是放假,还是“假装休息”?

4月15日,《经济观察报》报道:根据国务院办公厅的通知,五一假期的放假时间正式确立了,从五月1号一直放假到5号。

五一调休被央媒怒批后,官媒也忍不住发声了,霍启刚的担心恐成真 - 天天要闻

还没来得及高兴,下一秒,调休通知紧随其后:鉴于五一的假期安排,四月的28号和五月的11号都需要进行调休。

这就意味着:五一虽然可以一口气放5天的小长假,但四月的最后一个星期,还有5月的第二个星期,基本上都被调整了。

五一调休被央媒怒批后,官媒也忍不住发声了,霍启刚的担心恐成真 - 天天要闻

简单点来说就是:五一假期前后,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的上学。

此通知一下达,立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大家伙原本美滋滋地期待着,五天的假期该如何安排,却没想到节日前后的调休,猝不及防给自己来了一刀。

所以,就算五一假期有出行计划,但考虑到假期结束后还要调休,有不少人都心里难受。

于是,“拒绝调休”成为了假期安排出来后,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态度。

五一调休被央媒怒批后,官媒也忍不住发声了,霍启刚的担心恐成真 - 天天要闻

这不是第一次因为调休,而引发讨论的假期了。

据了解,被调休伤害过的网友不在少数:

五一调休被央媒怒批后,官媒也忍不住发声了,霍启刚的担心恐成真 - 天天要闻

有网友算了一下调休和放假的日子,以及一周里本该休息的周六日,调侃道:五一假期算下来,才放了一天的假。

五一调休被央媒怒批后,官媒也忍不住发声了,霍启刚的担心恐成真 - 天天要闻

还有的网友整理了今年全年的假期调休安排,算出一年365天,但节假日的实际放假天数,仅仅只有11天。


五一调休被央媒怒批后,官媒也忍不住发声了,霍启刚的担心恐成真 - 天天要闻

这强烈的时长对比,不仅让人唏嘘:原本属于我们的假期,究竟去哪里了?

对此,听到了网友的诉求后,有不少媒体先后发文表示:“反对调休的声音,不能装作听不见。”

五一调休被央媒怒批后,官媒也忍不住发声了,霍启刚的担心恐成真 - 天天要闻

《新浪热点》站在社会绝大多数人的立场,于4月19日发长文通告:转《经济观察报》,调休之后的日子一团糟,怪不得群众们怨声载道。

五一调休被央媒怒批后,官媒也忍不住发声了,霍启刚的担心恐成真 - 天天要闻

“一团糟”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假期的抢票难。

毋庸置疑,假期是大家伙外出游玩的高峰期。五一假期5天的小长假,更是一度成为了大家伙关注的焦点。

但如果假期前后需要调休,那么不仅很多人的出行计划会被调整,而且返程的时间段,也会相应被影响。

红星新闻》在4月17日报道,对于“五一有车次开售即秒售光车票”这一情况,国铁集团发布了声明,并建议游客朋友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错峰出行。

五一调休被央媒怒批后,官媒也忍不住发声了,霍启刚的担心恐成真 - 天天要闻

虽然绝大多数网友也有“错峰出行”的想法,但无奈调休克制住了所有的可能。于是这些网友们将怒气发泄在调休上,纷纷表态道:该放就放,别抠抠搜搜的。

五一调休被央媒怒批后,官媒也忍不住发声了,霍启刚的担心恐成真 - 天天要闻

再者,虽然放假调休是好事,但调休过后,不间断的工作时长带来的疲惫感,让很多打工群体都叫苦不迭。

五一调休被央媒怒批后,官媒也忍不住发声了,霍启刚的担心恐成真 - 天天要闻

公众幸福指数的越来越低,不仅会影响到相关效率,还会令大家心生怨言。如果以后真的都这么休假,那么霍启刚的担心恐成真。

五一调休被央媒怒批后,官媒也忍不住发声了,霍启刚的担心恐成真 - 天天要闻


今年3月份,霍启刚提案称希望能增加年轻人的放假天数,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全民的幸福指数,这是扩大内需的重要环节,但如果长期无法保证充分的休息,那么对于公众精神素养和整体风貌都会产生影响。

五一调休被央媒怒批后,官媒也忍不住发声了,霍启刚的担心恐成真 - 天天要闻

如今看来,在调休的影响下,大家确实很难接受。

五一调休被央媒怒批后,官媒也忍不住发声了,霍启刚的担心恐成真 - 天天要闻

那么问题来了:让公众都不满的“调休”,究竟是谁提出来的呢?

据了解,调休这一政策的提出,出自我国的国务院文化和旅游部。

它的目的是为了让工作辛苦的大家,能够在放松之余,外出消费,刺激经济的增长。

五一调休被央媒怒批后,官媒也忍不住发声了,霍启刚的担心恐成真 - 天天要闻

不可否认,在该政策出台后的一段时间内,大家或多或少都受到了调休的优待。

集中的小长时间假期,让一家子在繁忙工作后得到了轻松休闲的快乐,让各个风景区和旅游景点的经济得到快速的增长。

但再好的政策,也需要与时俱进,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得到应有的修正。

五一调休被央媒怒批后,官媒也忍不住发声了,霍启刚的担心恐成真 - 天天要闻

现在的“调休”,就与当时的制定安排有了冲突。

有网友称:现在放假的初衷已经“变了味”了,没有之前那么让人喜欢了。

五一调休被央媒怒批后,官媒也忍不住发声了,霍启刚的担心恐成真 - 天天要闻

尽管网友的言辞颇为尖锐,真实性仍需考证。

但随着近年来社会对调休态度的抵触,与调休安排的矛盾不断加深,也被所有人看在眼里。

相关的部门是否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民情,对调休安排做出调整?这一点大家备受关注。

或许有人会担心:调休调休,不调怎么休息?除了调休,假期还有没有别的时间安排呢?

这一点,《新京报》于4月17日做出报道,称:有专家建议可以进行一地一政策,落地实际不断探索,增加公共假日。

五一调休被央媒怒批后,官媒也忍不住发声了,霍启刚的担心恐成真 - 天天要闻

绝大多数人都希望能够正常放假,不要进行打乱的调整,在假期前后能够进行正常的双休。或者是能够在不需要调来调去的情况下,休更长时间的假期。

五一调休被央媒怒批后,官媒也忍不住发声了,霍启刚的担心恐成真 - 天天要闻

或许休更长时间的假期这一点仍需考量,但也从侧面说明了群众们对于假期的需求和渴望。

湖北经视》于4月19号,转安徽日报报道,称“依法增加公共假期,已成为了众望所归的上上策。”

五一调休被央媒怒批后,官媒也忍不住发声了,霍启刚的担心恐成真 - 天天要闻

在依法确保法定节假日休假的同时,只有充分保障企业员工休假的权利,尊重员工是否进行调休的意愿,从人性上管理好员工,才能让企业得到发展,才能让社会进行更健康的运转。

而不是单单下达一个让群众怨言四起的“调休通知”。

五一调休被央媒怒批后,官媒也忍不住发声了,霍启刚的担心恐成真 - 天天要闻

虽然五一调休已成为事实,但相信在后续的假期中,有关部门绝不会束手旁观。

官方曾有通报:调休制度涉及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如果需要变动和调整,那将要进行广泛的调研,以及深入的讨论证明。

如今就连央媒也怒怼调休是:不忍直视,看不下去大家如此累又要如此被促进消费。

五一调休被央媒怒批后,官媒也忍不住发声了,霍启刚的担心恐成真 - 天天要闻

相信在充分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后,调休政策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站在社会全面稳健发展的角度,提供一个更好的放假环境。

让我们一起期待“调休”政策,人性化改变那一天的到来!

来源:《环球网》+《放假通知来了!五一这么调休》

潇湘晨报》+《今年还要调休3次,五一假期前后都要调休上班》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法X功”学校舞蹈教师病亡,年仅33岁 - 天天要闻

“法X功”学校舞蹈教师病亡,年仅33岁

自中国反邪教网发布《李洪志及境外“法X功”邪教组织丑行劣迹线索征集》以来,不断收到网友提供的线索。▲安妮·索恩讣告网友提供,2025年5月7日,“法X功”旗下“飞天艺术学院”加州分校项目总监、舞蹈老师安妮·索恩(Anne Sohn)因癌症病
高考后现“医美”热潮,学生扎堆整形!这些风险要注意 - 天天要闻

高考后现“医美”热潮,学生扎堆整形!这些风险要注意

近几年,每年高考后都会出现一阵“医美”热潮,“双眼皮手术爆单”“打瘦脸针要抢号”……不少高中毕业生趁暑假做医美,准备“改头换面”迎接大学生活。未成年人适合做医美手术吗?这类手术背后,潜藏着哪些容易被忽视的风险?
学生管理——2026级新生家长会安排 - 天天要闻

学生管理——2026级新生家长会安排

一、目的:向家长宣传我校办学成就,介绍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思想、措施与成效,说明学生在校学校提供的各项服务保障工作让家长放心,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与支持。二、时间、地点:报到第一天(**月**日)上午8:30开始,11:30结束。地点在
不出国门也能培养世界人才!多所高校共议“在地国际化”之路 - 天天要闻

不出国门也能培养世界人才!多所高校共议“在地国际化”之路

如何让中国学子不出国门就能享受世界一流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这不仅是中外合作大学的课题,更是所有类型高校共同关注的方向。2025年“新时代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与青年人才培养”国际研讨会于7月2日至4日在宁波诺丁汉大学举行。本次论坛聚焦“在地国际化”与“青年人才培养”,涵盖开幕式暨主论坛,两大垂直领域分论坛和一...
花几大千找高报师填志愿你觉得值吗? - 天天要闻

花几大千找高报师填志愿你觉得值吗?

当今世界,还是有很多家长花几大千甚至上万(某网红志愿填报公司动不动一个名额1万多)去找高报师给自己孩子填志愿,你们觉得真的值得花这个钱吗?还是智商税?
​2025年高考有何特殊之处 - 天天要闻

​2025年高考有何特殊之处

视觉中国供图 7月7日,距离2025年高考刚好过去了一个月。 对教育领域来说,每年夏天最大的事就是高考了。作为一个报道教育多年的记者,因其典型的“风向标”作用,我关注最多、研究最多的也是高考——向下,它影响着12年基础教育的教与学;向上,又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质量。 今年的高考有些“特别”,甚至有人说今年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