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最短留学距离,学校距家仅500米,但谈及现状却让人笑不活了

2022年07月04日18:16:18 教育 1309

导语: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留学早就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了,就算是普通家庭的学生,只要自己愿意半工半读,付出一些辛苦,其实留学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提到留学时,很多同学的第一反应就是需要背井离乡,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里,一切都要重新开始,重新适应,或许这才是很多同学不愿意选择留学的一个原因。

挑战最短留学距离,学校距家仅500米,但谈及现状却让人笑不活了 - 天天要闻

但是网上一位留学生,却刷新了大家对留学的认知,原来留学还有“走读式”,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吧,

挑战最短留学距离,学校距家仅500米,但谈及现状却让人笑不活了

这位同学家住在黑龙江黑河,自己目前是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国立大学教育专业的硕士,在为大家接受自己的家和自己的大学时,这位同学坐在船上,豪迈地表示,这边是她的家,而河的对岸就是她的学校。

挑战最短留学距离,学校距家仅500米,但谈及现状却让人笑不活了 - 天天要闻

二者之间的距离仅500米,如果是坐船的话,只需要5分钟就能到达自己的学校,这个距离不得不说,真的刷新了大家对留学的认知,一抬头就能在学校看到自己的家,就算是幼儿园时候,笔者都没有享受过这样的待遇啊。

不少同学也表示,“努努力中午还能回家吃个饭睡个午觉,再赶回去上下午的课”,“我初中就住校了,她出国留学竟然还能走读,真的是酸了酸了”。

挑战最短留学距离,学校距家仅500米,但谈及现状却让人笑不活了 - 天天要闻

面对这样的“走读式”留学,一经走红,就收获了无数同学的羡慕,但这样的“幸福”,可能暂时这位同学是享受不到了。

因为受到当下防控政策的影响,这位同学如果想要出国留学,这条路线已经行不通了,想要出国留学需要先从黑河到北京,然后在北京乘坐飞机到莫斯科,然后再转机到布拉戈维申斯克,全程距离超过1万公里。

挑战最短留学距离,学校距家仅500米,但谈及现状却让人笑不活了 - 天天要闻

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吧,明明五分钟就能到的距离,结果现在却要绕这么一大圈,当时被羡慕时,有多骄傲,如今转机时,就有多狼狈,看到这位同学的现状,也真是让人笑不活了。

挑战最短留学距离,学校距家仅500米,但谈及现状却让人笑不活了 - 天天要闻

留学不是“儿戏”,距离近值得大家羡慕,但距离近不能成为留学的原因

看到这位同学的留学距离,着实是让很多有留学计划的同学羡慕了,但羡慕归羡慕,留学不是“儿戏”,同学们选择留学的学校时,如果把距离作为首要考虑要素,而放弃了其他要素,就本末倒置,得不偿失了。

希望同学在决定留学时,还是能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首先把专业放在首位,毕竟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吸取国外的先进知识,如果想要回家方便,那何必选择国内的大学,而非要这么折腾一趟呢?

挑战最短留学距离,学校距家仅500米,但谈及现状却让人笑不活了 - 天天要闻

另外,真正能够做到“走读式”留学的同学真的是少之又少,背井离乡、远离家长确实是很多留学生必须要去面对的现状,如果这点无法接受,那么同学们还需三思而行。

留学逐渐成为常态,但并非所有留学生回到国内,都会受企业青睐

很多同学选择出国留学,其实更多地也是为了提高自己求职时的竞争力,但也并非所有的留学生都能在国内的求职市场上备受青睐,“含金量”依旧是同学们绕不开的槛。

挑战最短留学距离,学校距家仅500米,但谈及现状却让人笑不活了 - 天天要闻

首先,完全通过网课的形式获得的国外大学毕业证书,国内是不予认证的,这种所谓的“留学”方式,其实就是近年来才兴起的,一经推出就吸引了很多家长为学生申请,但教育部门不认可的学历,企业难道就会认可吗?

其次,国外的野鸡大学也不比国内的野鸡大学强,很多同学想出国留学为自己镀金,但是自身的能力,却无力申请一些比较不错的学校,所以就只能申请一些国外的“野鸡大学”,想着国内的企业不了解,以蒙混过关。

挑战最短留学距离,学校距家仅500米,但谈及现状却让人笑不活了 - 天天要闻

但国外野鸡大学留学生,被国内企业奉为海归人才的时代早就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所以同学们大可不必想着通过这样的方式投机取巧,想要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还是要能力至上。

笔者寄语:

看完这位同学挑战全网留学距离最短,着实是让人羡慕了,但一想到九月份开学之后,这位同学要眼看着500米外的学校不能去,而是选择一条超过1万公里的路程抵达学校,也真的是让人笑不活了。

挑战最短留学距离,学校距家仅500米,但谈及现状却让人笑不活了 - 天天要闻

话题讨论:对于大学生留学,你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吗?欢迎留言评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钱学森之子走进郫都校园 与师生共话科学家精神 - 天天要闻

钱学森之子走进郫都校园 与师生共话科学家精神

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21日电 20日,钱学森之子、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永刚现身郫都一中,与郫都区教育工作者一起,为校园里的钱学森塑像揭幕,并以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讲座,让科学家精神薪火相传。塑像揭幕现场。
视同缴费年限的计算与30年以上的可能性? - 天天要闻

视同缴费年限的计算与30年以上的可能性?

一、视同缴费年限的定义和意义视同缴费年限是指在实行养老保险制度之前,劳动者符合国家规定,可以视为已经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工作年限。这一概念主要出现在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的职工中,因为这些单位在实行养老保险制度之前,员工的工作年限被视为已经缴纳了养
留学回国申请留服的疑难问题解析,以及未毕业解决办法 - 天天要闻

留学回国申请留服的疑难问题解析,以及未毕业解决办法

留学回国申请留服的疑难问题解析,以及未毕业解决办法留服是每个留学生在回国后都需要处理的一份材料。可适用于工作入职、落户、享受优惠等。但每年在这个关头都会有一些问题冒出来:1、留学回国之后,留服应该向哪里申请?答:“中国留学网”。
复旦校长金力毕业典礼寄语:让创新成为生活方式,用创新写好自己的“无字之书” - 天天要闻

复旦校长金力毕业典礼寄语:让创新成为生活方式,用创新写好自己的“无字之书”

图说:复旦大学校长金力在毕业典礼上致辞 采访对象提供6月20日,复旦大学校长金力在该校2024届学生毕业典礼上,以“创新”为主题,激励即将奔赴未来的复旦学子们。他说,让创新成为生活方式,用创新写好自己的“无字之书”。金力首先在本科生毕业典礼上说道,今天的中国,创新是新时代的主旋律。国家要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今天4时51分,正式进入! - 天天要闻

今天4时51分,正式进入!

处处闻蝉响须知五月中今天4时51分我们迎来夏天的第四个节气夏至夏至是太阳北行的转折点这一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迎来一年当中白昼最长、夜晚最短的一天生活在北回归线上及其以南附近区域的人们正午时分在太阳下立根竿子可以看到短暂出现的“立竿无影”现象夏至是盛夏的起点万物此时繁盛至极骄阳似火,水草丰美绿荫浓...
县城的公务员好还是省城的教师编好? - 天天要闻

县城的公务员好还是省城的教师编好?

有人喜欢高山的壮丽,就有人喜欢大海的宽阔,有人喜欢冬天的银装素裹,也有人喜欢秋日的硕果累累。无论是县城的公务员还是省城的教师编,无疑都是一个稳定的职业。1.单从发展前景,不考虑其他,个人觉得县城的的公务员发展前景还是比较好一些,晋升空间也更
有什么办法能让自己自律? - 天天要闻

有什么办法能让自己自律?

自律是成功学最大的骗局。包括努力就能成功通通都是骗局。为什么说是骗局,因为自律根本就不符合人性。自律是反人性的。你如果对“人性”有了足够的认识再来思考很多问题,就会彻底通透。所有的成功人士做事都不是靠自律,而是三种①喜欢②回报巨大③他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