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把孩子的努力当做理所当然,你可能正在逼“疯”自己的孩子

2020年11月10日19:08:25 育儿 1394

主任说

父母影响

为什么有的孩子越来越叛逆?为什么有的孩子对父母会越来越失望?下面可能会给你答案。

为什么看不见我的努力?

“有一个人,他十项全能,他什么都好,他,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可是妈妈,孩子不是只有别人家的好,你自己的孩子也很努力!为什么你不看一下呢?”

请不要把孩子的努力当做理所当然,你可能正在逼“疯”自己的孩子 - 天天要闻

请不要把孩子的努力当做理所当然,你可能正在逼“疯”自己的孩子 - 天天要闻

这是湖南卫视一档新节目《少年说》里,一个女孩站上了高台后,面对着台下的同学老师家长,哽咽着大声对着自己妈妈喊出的一番话。

这段话高度引起了在场所有同学的共鸣,台下一片掌声雷动。

请不要把孩子的努力当做理所当然,你可能正在逼“疯”自己的孩子 - 天天要闻

母亲像大多人家长一样回复了她:“为什么我要不断的打击你?因为我觉得,如果我不打击你,你可能就会有点飘!”

“当你很强的时候,我觉得我是要拍一下;当你觉得自己很弱的时候,我觉得我要推你一把。我看到你的闪光点了,(但)同时你真的要去改,有些东西你一定要改,才能够有效果的。”

视频的最后,那位女孩哭着跑下舞台...

请不要把孩子的努力当做理所当然,你可能正在逼“疯”自己的孩子 - 天天要闻

像机器人一般活着

“我是一个机器人,只要输入程序我就会照做。曾经我的主人无论吩咐我什么,我都会乖乖去做,风雨无阻,在他们眼中我是一个好机器。很不幸,有一天我感染了病毒,我开始不听使唤,无论主人输入任何修复程序,都无法将我修复,主人手足无措,他们将我所有的程序全部删除一空,无论好坏。”

你也许以为这是科幻小说中的一段内容,但是我要告诉你的是,这是央视耗费十年时间打造的教育纪实大片《镜子》的开场白。

说这段话的是一名18岁的高中生晏恒(化名),他当时正在一所心理康复学校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治疗。

请不要把孩子的努力当做理所当然,你可能正在逼“疯”自己的孩子 - 天天要闻

“我是一面镜子,我的面孔能找出我是如何忠实于父母,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心,与他们是多么相似。”

你能想象得出这是一个14岁孩子的内心独白吗?

人与人的关系就如同照镜子,越是亲近的关系,这面镜子越清晰。

孩子们从来都是单纯善良的,TA会一次又一次地包容下父母的过错。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TA变得不可理喻的时候,身为父母首先要检讨是自己。是不是自己给了TA某些不可理喻的先导。

正如自己说的那样:“要在这里待81天的是他们(父母),我这是在为他们付出。”

请不要把孩子的努力当做理所当然,你可能正在逼“疯”自己的孩子 - 天天要闻

父母如何与孩子相处

第一,尊重孩子,是父母最大的教养。

中国式父母很怕孩子打破自己的权威,误将“懂事”、“听话”当做判断孩子好坏的标准。

但是,没有什么千人一面,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有自己选择的权利,父母应该尊重孩子说“不”的权利,聆听他们内心的真实的想法。

这样,你或许可以从中发现孩子的很多“隐藏天赋”。

第二,学会沟通,是父母一生的必修课。

龙应台说:“多少父母和儿女同处一室却无话可谈,他们深爱着彼此却互不认识,他们向往接触却找不到桥梁,渴望表达却没有语言。”

父母孩子一场,有多少是不珍爱彼此的呢?

但是有时候,父母常常用自以为是的爱代替了沟通,让彼此产生深深的隔阂,却美其名曰“代沟”。

第三,凡事不着急,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

就像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每一个人也有自己的人生节奏,为人父母无须看到别的花早早的怒放,无端端做出“揠苗助长”的昏招。

花有千百态,花开不同时。静待花开便好。

最后送上美国教育学家杰恩·梅杰在《双向养育》中的一段话:

“假如我们对家人抱有无条件的爱,知道即使犯错也不会受到不公对待,我们就能徜徉爱河不再恐惧;

假如我们都能关注彼此,赞赏各自的优点,那么我们就能收获积极的心态;

假如我们尊重差异,没有人要求我们只服从一个信仰,那么我们就能自由展示出各自的与众不同。”

请不要把孩子的努力当做理所当然,你可能正在逼“疯”自己的孩子 - 天天要闻

亲爱的各位父母,请您们倾听一下孩子的心声,感受一下孩子的处境,别再自以为地用“激将法”来激励孩子,您们知道吗?这只会让孩子困死在“别人家的孩子”的魔咒里,只会让他自我否定,越来越没自信,充满戾气,最终情绪崩溃。

所以不要吝啬你的夸奖,请大声的表扬你的孩子吧,他可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呀!

来源:网络。侵删。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直播中称“报我名字可进清北班”  教育博主孙某某被行拘 - 天天要闻

直播中称“报我名字可进清北班” 教育博主孙某某被行拘

央广网北京7月10日消息(记者冯仪)近日,某教育博主在直播中声称报其名字可进北二外成都附中清北班、强基班。经网友反馈至问政四川平台后,成都市武侯区教育局回应称该博主声称的所有内容均属虚假信息和不实言论。7月10日,成都市公安局武侯区分局发布警情通报。通报称:“经查,孙某某(男,36岁,某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负责...
杨绛:喜欢把家里打扫得很干净的人,表面整洁,实则暴露了人生真相…… - 天天要闻

杨绛:喜欢把家里打扫得很干净的人,表面整洁,实则暴露了人生真相……

人生跌入低谷时,杨绛被安排清扫公厕。面对常人避之不及的污垢与异味,她没有怨怼敷衍,而是亲手缝制拖把,带着肥皂与洗衣粉,蹲身擦拭每一块瓷砖,细致到为空间通风除味。不多时,曾经污秽的角落竟变得窗明几净。更令人动容的是,她在此处掏出书本静静品读,说“厕所就是我的书房
当一群父亲看见孩子眼中的光芒,新的“事业”开始了 - 天天要闻

当一群父亲看见孩子眼中的光芒,新的“事业”开始了

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天是“父亲节”,一个专为感恩父亲而设立的节日。在人生的第五个父亲节到来之际,我已是远近闻名的“好爸爸”。三个月前,我作为发起人之一的“爸爸陪亲子公益行动”正式启航,每周末邀请社区内3—6岁儿童在家长陪同下,一起来听故事、
7点出发|女子自曝“孕期摆烂不上班,老公是副处”,官方通报来了! - 天天要闻

7点出发|女子自曝“孕期摆烂不上班,老公是副处”,官方通报来了!

·7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介绍“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其中提到,我国5年经济增量预计将超过35万亿元。(此前报道>>多个“第一”!这场发布会信息量很大)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稳就业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从7个方面提出政策举措,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
杨少华生命最后阶段:吃肉喝酒,抽华子,四小时前还在给儿子带货 - 天天要闻

杨少华生命最后阶段:吃肉喝酒,抽华子,四小时前还在给儿子带货

太突然了!蔡澜老先生才走不到两周,杨少华老先生也离开了人世。这位相声界的老前辈虽然早已离开舞台,却并没有消失在公众视野。他生命中的最后阶段,一直是在子孙和粉丝的陪伴下度过的。甚至在他去世消息传来的四个小时前,他还在视频中给儿子带货。戎马半生杨少华并不是一开始就是“老艺术家”的。他刚入行那会儿,甚至是...
孩子被蚊子咬后“眼瞎”,医生:蚊子每年害死70万人,别大意 - 天天要闻

孩子被蚊子咬后“眼瞎”,医生:蚊子每年害死70万人,别大意

文|莹妈01江苏有一个女孩子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不小心被蚊子咬了左边的眼睛,结果眼睛严重过敏,压根就睁不开了,左眼也算是瞎了,幸好右眼有一点点肿但没完全瞎,还能看到一点点。妈妈哭笑不得,把视频发到网上,万万没有想到,同款的网友还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