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孩子这件事,归根结底就是八个字:自立、自律、自理,自走其路

2025年07月10日02:52:07 育儿 1062

文|吴钩随笔

很多父母总说:“我什么都愿意为孩子做。”

但教育的终极目标,从来不是“替孩子做好”,
而是让他自己能做好

不是替他走人生路,而是教他如何走路。

说到底,养孩子这件事,归根结底就是八个字:

自立、自律、自理,自走其路。


养孩子这件事,归根结底就是八个字:自立、自律、自理,自走其路 - 天天要闻

一|靠父母给出的方向,永远走不远

小时候,父母替孩子做决定很正常。
穿什么衣服、报什么兴趣班、哪一科要补课……

但很多家庭的“代做”模式一直延续到成年:
选专业、找工作、谈婚论嫁……样样操心,样样安排。

可你替他安排的越多,他自己的方向就越模糊。

你是他人生的起点,不是导航仪;
你能做一时的靠山,但不能做一世的天。

人生这条路,终究要他自己去走,走弯了、摔倒了,也得自己爬起来。


养孩子这件事,归根结底就是八个字:自立、自律、自理,自走其路 - 天天要闻

二|一个能靠自己生活的孩子,才是真的长大了

想一想,你最希望孩子长大后变成什么样?

不是家里什么事都不会管的大宝宝,
不是稍有压力就“摆烂”的躺平族,
而是一个能照顾自己、有担当、有方向的成年人。

自立,是他能独自生活;
自律,是他能约束行为;
自理,是他能照顾好日常;
而这些,才是人生真正的底层能力。

“成绩好的人可能会失败,但有执行力、能自理的人,在哪儿都能活下去。”


养孩子这件事,归根结底就是八个字:自立、自律、自理,自走其路 - 天天要闻

三|教孩子靠自己,不是放手不管,而是慢慢放手

有的家长一听“靠自己”就害怕:“那我是不是就不用管了?”

当然不是。
教育不是甩手掌柜,而是先扶一把、再放一段、最后目送他独行。

比如:

  • 让他从小学会收拾书包、整理房间;
  • 初中学会管理时间、安排复习;
  • 高中学会规划目标、承担后果;
  • 大学学会独立生活、自我评估和选择。

每一步,父母都在背后,但不插手。

真正的放手,不是放弃,而是尊重他的成长节奏和选择权。


养孩子这件事,归根结底就是八个字:自立、自律、自理,自走其路 - 天天要闻

四|现实是最好的老师,别怕孩子吃苦

说实话,孩子吃点苦,不是什么坏事。

  • 搬过一次砖,就知道钱不好挣;
  • 被人拒绝过,就懂得如何表达自己;
  • 找不到答案,就学会主动请教……

你教他所有理论,不如现实给他一次碰撞。

有的父母太心软,孩子出错了第一反应是替他善后,
生怕他摔着、碰着、难过、不开心。

但你知道吗?

你一时的心软,可能换来孩子一生的依赖。

不如让他早一点尝试、试错、承担、反思。
现实带来的锤炼,才是成长最真实的推力。


养孩子这件事,归根结底就是八个字:自立、自律、自理,自走其路 - 天天要闻

五|“靠自己”,才是普通家庭给得起的最好起点

不是每个家庭都能给孩子资源、人脉、背景,
但普通家庭能给的,是认清现实、提升能力、独自向前的底气。

靠自己,意味着:

  • 没人帮你时,你也不怕;
  • 遇到低谷时,你懂得重启;
  • 机会来了时,你有能力抓住。

“真正的教育,是父母一点点后退,孩子一点点长出力量。”
“你养的不是孩子,而是未来一个能独自面对世界的大人。”


养孩子这件事,归根结底就是八个字:自立、自律、自理,自走其路 - 天天要闻

写在最后

你不能陪孩子走一生,
但你可以教会他——在没有你时,如何靠自己站稳。

别再问:“我还能为孩子多做点什么?”
请开始思考:“我能让他多做点什么?”

教育,不是打造乖孩子,
而是培养能“脱你而行”的人。

愿我们每个父母,都能做到:

不做孩子的拐杖,做他人生路上的铺路石
不做他永远的保护伞,而是风雨之后他背后那束光。

关注【吴钩随笔】,与你一起讨论,如何让孩子真正拥有面对未来的底气。

养孩子这件事,归根结底就是八个字:自立、自律、自理,自走其路 - 天天要闻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杨少华生命最后阶段:吃肉喝酒,抽华子,四小时前还在给儿子带货 - 天天要闻

杨少华生命最后阶段:吃肉喝酒,抽华子,四小时前还在给儿子带货

太突然了!蔡澜老先生才走不到两周,杨少华老先生也离开了人世。这位相声界的老前辈虽然早已离开舞台,却并没有消失在公众视野。他生命中的最后阶段,一直是在子孙和粉丝的陪伴下度过的。甚至在他去世消息传来的四个小时前,他还在视频中给儿子带货。戎马半生杨少华并不是一开始就是“老艺术家”的。他刚入行那会儿,甚至是...
孩子被蚊子咬后“眼瞎”,医生:蚊子每年害死70万人,别大意 - 天天要闻

孩子被蚊子咬后“眼瞎”,医生:蚊子每年害死70万人,别大意

文|莹妈01江苏有一个女孩子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不小心被蚊子咬了左边的眼睛,结果眼睛严重过敏,压根就睁不开了,左眼也算是瞎了,幸好右眼有一点点肿但没完全瞎,还能看到一点点。妈妈哭笑不得,把视频发到网上,万万没有想到,同款的网友还真不少。
人,要懂得适可而止(太对了) - 天天要闻

人,要懂得适可而止(太对了)

人生似一场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奇妙旅程,每一步都面临着抉择,每一次选择都影响着未来的走向。懂得何时该勇往直前、何时该急流勇退,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智慧;明白何时要全力以赴去争取、何时应谦逊礼让以退为进,是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适可而止,并非懦弱无能的表现,而是历经世事打
亲人去世,不掉眼泪的人,多半是这三种人,确实如此,不信不行 - 天天要闻

亲人去世,不掉眼泪的人,多半是这三种人,确实如此,不信不行

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就像一场漫长的旅行,有相聚的欢喜,也有离别的哀愁。小到日常的分别,大到生死的诀别,我们口中常说的“永远相伴”,在无情的时光面前,也不过短短百年。当亲人突然离世,为何有些人不会痛哭流涕?其实,没有眼泪,并不意味着感情不深,那些不流泪的人,大多是
吴艳妮刚上大学时被孤立哭诉,妈妈反内耗式教育:不理就不理,妈妈当你朋友 - 天天要闻

吴艳妮刚上大学时被孤立哭诉,妈妈反内耗式教育:不理就不理,妈妈当你朋友

近日,吴艳妮妈妈熊艳的一段访谈,引发网友热议。访谈中妈妈表示:吴艳妮就像是榴莲,人们对她的看法两极分化,从小教育她要有接受不被别人喜欢的能力。熊艳在访谈中回忆,女儿吴艳妮刚去北京体育大学上学的时候被孤立,整个竞技体校的女孩都不爱跟她玩,吃饭洗澡训练都没人陪,她就特别郁闷。哭着给自己打电话。熊艳开导她...
三篇小学生作文,却看得我落泪 - 天天要闻

三篇小学生作文,却看得我落泪

第一篇叫《妈妈》。孩子说:“除了妈妈,你在所有人那里都占内存,只有妈妈,连老师发群里的照片都舍不得删掉。”“占内存”——这属于像素时代的词,被孩子拿来度量爱的深浅。我们精心清理缓存、追逐流畅,妈妈却像一片永不告急的海洋,默默沉埋所有“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