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把可乐装进奶瓶给外孙喝,隔辈带娃的零食之争,孩子是受害者

2020年11月07日23:28:05 育儿 1032

最近在看亲子节目《告诉世界我可以》的时候,被一位姥姥的带娃方式震惊了。四岁的女孩优米要喝可乐被妈妈禁止,姥姥却想出“高招”,趁妈妈不注意,把可乐装进奶瓶里给孩子喝。

姥姥把可乐装进奶瓶给外孙喝,隔辈带娃的零食之争,孩子是受害者 - 天天要闻

早晨起床以后,还没吃早饭,优米就吵着要吃零食要喝可乐。妈妈拒绝她,姥姥则抢着把一瓶不适合孩子喝的功能饮料打开让她喝。如愿喝到饮料的优米不再哭闹,妈妈则被气得不知说什么好。

优米妈妈说,“饮料太凉,喝了不好。”姥姥则解释道,“我给她热一热再喝。”

姥姥对自己的做法,颇有道理。说因为不想看到孩子哭,孩子哭闹,她就想依着孩子。虽说隔辈亲,都惯着孩子,但是这种让孩子随意吃零食喝饮料的做法,甚至其中一些都不适合孩子食用,真的是对孩子的健康有害无利。

姥姥把可乐装进奶瓶给外孙喝,隔辈带娃的零食之争,孩子是受害者 - 天天要闻

老人帮忙带娃,确实缓解了年轻父母们的压力,让他们可以安心工作。但是在老人带娃的过程中,一些老旧育儿观念与科学育儿新理念的碰撞,也着实让家里的矛盾丛生。

而在这其中,关乎孩子健康的饮食日常等,是最容易出现分歧的。尤其是关于零食的问题,大多都是老人由着孩子吃,年轻的父母们禁止或者是限制孩子吃。

为什么老人们喜欢给孩子买零食呢?

1、观念的误区。

很多老人觉得零食是吃的东西,吃的东西都没有问题,孩子想吃就吃。还有的老人会觉得,别管是零食还是主食,只要孩子肯吃就是好事。

至于零食中的一些添加剂、糖等不利于健康的因素,老人们通常了解不多。

姥姥把可乐装进奶瓶给外孙喝,隔辈带娃的零食之争,孩子是受害者 - 天天要闻

2、用零食来哄孩子。

老人带娃不讲究太多的方式方法,孩子不哭不闹就好了。用零食哄孩子,是最简单有效的方式。

用零食来吸引孩子,甚至是管教孩子。其实这样的做法,只会让孩子更加难以管教,而且对吃零食更加无限制。

3、源于自己的补偿心理。

优米姥姥在节目里解释自己为什么不限制孩子吃零食,是因为她小时候没有零食,而现在有,为什么不让孩子吃呢。

有些老人自己小时候或者自己孩子小时候,条件不好,没怎么吃过零食。而现在生活条件好了,零食种类又这么多,出于一种补偿心理,就想让孩子随便吃。

姥姥把可乐装进奶瓶给外孙喝,隔辈带娃的零食之争,孩子是受害者 - 天天要闻

在隔辈教育的分歧中,沟通最难的就是老辈人总用自己的经验之谈来压制年轻父母。节目中,优米的妈妈一直在跟姥姥强调零食的问题。而姥姥就一句话,“我就把你这么养大的,你看你现在不也挺好吗。”

虽然说,家不是讲理的地方,但是关乎孩子的健康问题,还是要坚持原则。要明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在孩子的养育和教育问题上,要坚定自己的原则。

首先,必须明确地跟老人谈一谈,关于零食对孩子的危害性。

可以找一些专家或者医生的文章、视频,全家一起学习。比如,零食中的糖对孩子牙齿、视力的影响。碳酸饮料、功能饮料对孩子的危害等。这些利害关系,都要让老人清楚。

姥姥把可乐装进奶瓶给外孙喝,隔辈带娃的零食之争,孩子是受害者 - 天天要闻

其次,家中立规矩,并且严格遵守。

完全不让孩子吃零食,在大部分的家庭中,也是很难实现的,但是可以让孩子有限度地吃。

哪些零食年龄小的时候不可以吃,什么时候吃零食(不能饭前吃,可以在两餐中间少量吃),每次吃零食吃多少,每次买零食只能买一到两种,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家庭公约,写出来,越详细越好。

这样的规矩不仅针对孩子,全家人都要遵守。家长也要以身作则。

姥姥把可乐装进奶瓶给外孙喝,隔辈带娃的零食之争,孩子是受害者 - 天天要闻

对老人帮忙带娃的辛苦,我们要感恩。但是,真为了孩子好,在一些重要的问题上也不能妥协。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老话“坟上泥土呈金色,后代子孙会进财”,啥意思,有道理吗? - 天天要闻

老话“坟上泥土呈金色,后代子孙会进财”,啥意思,有道理吗?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祖坟的风水与家族兴衰常被赋予神秘联系,民间流传的“坟上泥土呈金色,后代子孙会进财”便是典型例子。这句俗语表面指坟墓土壤颜色与财运的关联,实则暗含古人自然观察、五行学说与伦理观念的多重交织。要探究其真实含义,需从民俗学、地理学及历史背景等多维度
旺自己的最好方式,其实就三句话 - 天天要闻

旺自己的最好方式,其实就三句话

曾听闻这样一句话,掷地有声:“你,是你的主宰。”你的情绪,宛如手中可调控的琴弦,能奏出或激昂或舒缓的旋律;你的生活,恰似一张等待绘制的画卷,色彩与构图皆由你决定;你的人生,更是一部自编自导自演的戏剧,剧情走向全凭你掌控。
人这辈子,有七难(谁也躲不过) - 天天要闻

人这辈子,有七难(谁也躲不过)

人生犹如一场漫长且充满未知的旅程,每个人都会在这条道路上遭遇形形色色的难题。有些困境看似能绕开,实则无人能真正置身事外。以下这七难,无论身份高低、财富多寡,终将一一面对。
锐评|血铅事件匪夷所思,幼儿餐食安全岂容半分失守 - 天天要闻

锐评|血铅事件匪夷所思,幼儿餐食安全岂容半分失守

备受关注的天水幼儿园幼儿血铅异常事件,有了最新调查进展。据通报,事件起因是园方在部分面点制作过程中非法添加使用了不可食用的彩绘颜料。而据警方介绍,如此荒诞之举,始作俑者的初衷竟是“进一步扩大生源,增加收益”。铅是公共健康领域最受关注的有毒化
45岁老师带71岁失智的母亲上班,却被家长围堵“讨说法”! - 天天要闻

45岁老师带71岁失智的母亲上班,却被家长围堵“讨说法”!

45岁男老师带患有阿尔茨海默氏症的母亲上班,还安排母亲在学校干活,谁料,学生家长知道后竟围堵学校“讨说法”。男老师叫孙元金,出生在普通家庭,5岁时父亲去世,母亲一个人照顾他,生活艰难,但是母亲却拉着他说:“儿子,一定要好好读书,才能出人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