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长大后还黏妈?这4个秘密,让妈妈成为孩子永远的安全基地

2025年07月04日23:52:05 育儿 1040

儿子发信息过来:妈,要不要打个电话?

随即他就打电话来问:妈,我不是跟你说过了我晚上有空吗,你什么时候想找我都可以打电话给我的。

一次没打过电话的我……

我都不好意思说:有啥好聊的?

我也是明白了我去外地读书的时候给我妈打电话时她说的话:都不到一个月,怎么又打电话回来了?

孩子长大后还黏妈?这4个秘密,让妈妈成为孩子永远的安全基地 - 天天要闻


只能敷衍儿子:我最近晚上都比较忙!

当时同学正和我一起,她倒是挺羡慕我的,我们两个的儿子都是同年的,孩子同时在外求学,但她儿子极少主动发信息找她,更别说叫妈妈打电话给她了。

最糟心的是,在他儿子的朋友圈那里,只能看到一条线,好吧,就那么水灵灵的被儿子屏蔽了。

明明小时候也是香香软软的小可爱,一天天的粘着妈妈,一开口也都是妈妈,可为什么长大了就陌生了呢?

这种跨越岁月的亲密,究竟藏着什么秘密?

其实,对于这种情况,心理学研究揭晓了答案:

那些长大后依然和妈妈亲密无间的孩子,往往是因为妈妈在童年做对了4件关键事。

安全依恋关系的建立,决定了孩子一生与母亲的情感联结模式。

孩子长大后还黏妈?这4个秘密,让妈妈成为孩子永远的安全基地 - 天天要闻


一、情感纽带的建立:0-3岁是黄金期

3岁以前是和孩子建立情感纽带的黄金时期,一旦错过就难弥补了。

6-12个月的宝宝像个小尾巴似的追着妈妈,总想赖在妈妈怀里,这是宝宝进入依恋巅峰期了。

同时,这也是建立情感纽带的关键“窗口期”。

婴儿大脑在亲密互动中会分泌催产素,这种“爱的激素”能强化亲子间的信任感。

如果总是妈妈和宝宝一起,那么他们之间的依恋关系就会很紧密。

但如果妈妈因工作将孩子交给其他人照顾,孩子的主要依恋对象就是照顾他的那个人。

等3岁后孩子即便重回妈妈身边,那份天然的亲近感也已经被削弱。

如果不能亲自照顾孩子:

①每天抽15分钟陪孩子高质量陪伴或玩耍。

②周末或其他特定的时间安排“专属时光”,只陪着孩子,哪怕只是牵手散步。

当然,三岁以内的孩子一般对妈妈都是比较依恋的,想要建立这种关系是非常容易的,但要记得,如果和孩子分离超3天则可能触发幼儿分离焦虑,一定要避开啊。

孩子长大后还黏妈?这4个秘密,让妈妈成为孩子永远的安全基地 - 天天要闻


二、肢体亲昵

肢体上的亲昵是最容易拉近两个人的关系的,即便只是一个简单的拥抱。

作为妈妈,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孩子一看到妈妈就会扑向妈妈,却被无情推开:“别碰我,一身汗!

这对孩子来说简直就是一盆冷水从头顶浇下来,即便不是很伤心也会感觉很失落。

几次之后,孩子眼里的光就渐渐熄灭了。

别小看这么一个小小的拥抱,触觉心理学研究表明:拥抱能刺激皮肤感受器向大脑发送安全信号,降低压力激素皮质醇。

从小缺乏肢体接触的孩子,前额叶皮层发育可能受影响,导致情绪调节能力较弱。

智慧妈妈这样做:

①婴儿期:坚持母乳喂养,哺乳时可轻抚宝宝后背,给孩子做被动操等。

②学龄期:晨起来个亲吻或者摸摸头,睡前捏捏脚。

③青春期:改用击掌或其他自创的方式接触。

闺蜜的儿子开学已经大二了,放假的时候还经常挽着妈妈的手一起去散步,逛超市等,平时也像朋友一样聊天,出门的时候不管去哪里都会发信息报备,简直太暖了。

孩子长大后还黏妈?这4个秘密,让妈妈成为孩子永远的安全基地 - 天天要闻


三、情绪接纳

很多妈妈在孩子做错事的时候都会说一些不好听的话,如:

孩子吃饭不小心把米饭掉外面了有点小怕怕,妈妈会骂他,你到底吃不吃?不吃我就全部倒掉了!

孩子打翻牛奶大哭时,妈妈会骂:别哭了,再哭不要你了!

当我们总是用这种情绪反馈给孩子,会让孩子觉得:我有情绪是错的!

然而,依恋研究显示,情绪被持续否定的孩子,成年后更容易焦虑抑郁。

而那些能说“妈妈懂你难过”的妈妈,更容易教会孩子调节情绪。

三步接纳孩子情绪:

①遇到孩子有情绪,先别着急发火,深呼吸后默念:这很正常。

②静静搂住孩子,或递纸巾,让孩子把情绪发泄或者梳理一下。

③事后沟通,解决问题。如问他刚才为什么伤心?下次我们可以怎么做?

妈妈得要自己能稳定情绪并且接受孩子这些坏情绪,等情绪平稳之后再讲道理,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开始就河东狮吼!

孩子长大后还黏妈?这4个秘密,让妈妈成为孩子永远的安全基地 - 天天要闻

四、放下“为你好”的遥控器

因为"为你好",孩子要吃他讨厌的菜,要上他讨厌的兴趣班,要做他不喜欢做的事……

我们小时候也经历过,因为"为你好"去读了不喜欢的专业,去上了不喜欢上的班……

然而,正因为"为你好"孩子自主探索的翅膀被剪了一下。

要知道,0-6岁是自主意识萌芽期,如果总被干涉,孩子要么变得依赖性强,要么在青春期激烈反抗。

这样做孩子更爱你:

✅ 玩玩具时不指挥“该这样拼”

✅ 选兴趣班时问“你想试试哪个?”

✅ 聊天时说“你的想法很有趣”而非“听我的”。

"为你好"的本意是为了孩子更好,可以引导孩子,但不是要控制孩子。

孩子长大后还黏妈?这4个秘密,让妈妈成为孩子永远的安全基地 - 天天要闻


或许那些总被夸“懂事”却疏远妈妈的孩子,心里往往藏着未被看见的伤口,所以,别总羡慕别人家的孩子那么粘妈妈,因为最好的亲子关系是“双向奔赴”,而不是总给孩子制造伤口。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孩子长大后还黏妈?这4个秘密,让妈妈成为孩子永远的安全基地 - 天天要闻

孩子长大后还黏妈?这4个秘密,让妈妈成为孩子永远的安全基地

儿子发信息过来:妈,要不要打个电话?随即他就打电话来问:妈,我不是跟你说过了我晚上有空吗,你什么时候想找我都可以打电话给我的。一次没打过电话的我……我都不好意思说:有啥好聊的?我也是明白了我去外地读书的时候给我妈打电话时她说的话:都不到一个
西安博物院回应“留言‘薄’中多处英文单词拼错”:已撤回,进行更正及审核 - 天天要闻

西安博物院回应“留言‘薄’中多处英文单词拼错”:已撤回,进行更正及审核

吕先生7月1日在游览陕西西安博物院时,发现馆内的观众留言簿上有游客对英文介绍中的多处单词拼写“纠错”,随后,他将该页面拍照发到了网上。7月4日,西安博物院工作人员回应红星新闻,此前忽视了留言簿中存在的问题,现已督促将出错的留言簿撤回,并对错误之处进行更正及审核。 ▲吕先生晒出的有游客“纠错”的页面吕先生...
潜意识教育法:孩子信念转化词库 - 天天要闻

潜意识教育法:孩子信念转化词库

孩子的一句话,往往藏着他内在的潜意识自我认同。很多时候,孩子不是能力不够,而是被错误的信念限制了表达、行动与成长。例如:“我数学太差了” → 不是真的差,而是怕失败、怕评判、怕再被说。
幼儿园儿童铅中毒引家长担心,有家长表示以后不送孩子去幼儿园 - 天天要闻

幼儿园儿童铅中毒引家长担心,有家长表示以后不送孩子去幼儿园

最近,甘肃天水一幼儿园上了热搜。原因是有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在那上学,结果去医院检查发现铅中毒了。这个铅中毒不是小事,这有可能对孩子造成永久性的损伤。因为孩子是在幼儿园吃饭的,所以家长怀疑是幼儿园的食物出现了问题,就是添加了含有铅的添加剂。
计生系统内凭空多出一个小孩,官方:多出来的“女儿”并不存在,信息已删除 - 天天要闻

计生系统内凭空多出一个小孩,官方:多出来的“女儿”并不存在,信息已删除

极目新闻记者 丁伟 唐佳燕7月2日,有网友发帖称,近期夫妻俩因需要迁户口到东莞,新户口簿打好后,按要求去社区计生窗口登记建档,却被窗口工作人员告知,计生系统内两人名下多出一个女儿。网友感到莫名其妙,他们夫妻俩是原配,且从未生育过孩子。计生系统还显示,该信息是玉堂围社区于2016年登记,且两人户口簿上仍只有夫...
7月4日周五早安祝福精选,温暖问候,早安快乐! - 天天要闻

7月4日周五早安祝福精选,温暖问候,早安快乐!

七月的晨光洒满窗台,周五的清风拂去疲惫。无论昨日如何,此刻都是崭新的起点,愿你心怀希望,步履轻盈。早安!2. 生活或许有波折,但每个清晨都在证明你的坚韧。别让暂时的风雨模糊了方向,今天的你比昨天更强大。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