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一点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最近这些年,网络营销几乎成了所有店的标配。
无论是传统老字号,还是新兴网红店,都绕不开这一关。
适当宣传无可厚非,但一些网红餐厅的营销套路,却越来越让人摸不着头脑。
前段时间,一家上海以“探险”为主题的创意餐厅,竟然让顾客边走边捡叶子吃、舔石头,看的村姑陈目瞪口呆,这到底是吃饭,还是在上“荒野求生”体验课?
类似的操作比比皆是:要自己拿锤子砸开的甜点、会冒烟的饮料、168一份的进口生菜沙拉......
各种套路层出不穷,令人叹为观止。

噱头是足了,但味道嘛,懂得都懂。
这种“营销大于实质”的情况,在茶圈也十分盛行,尤其是茶具。
造型奇特的网红茶具,配上商家的精心包装和花言巧语,很容易让初涉茶圈的茶友们冲动下单。
然而,这些看着美丽的茶具,实际上就是个华而不实的“花瓶”,买回来浪费钱不说,用起来更是让人喝茶兴致全无。
接下来,就为大家盘点一些常见的几种网红茶具。
村姑陈亲测排雷,每一件都是中看不中用。

《2》
中看不中用的茶具一:花瓣口盖碗。
作为茶席上的主角,盖碗向来是茶友们最常使用的主泡器。
一款趁手的盖碗,不仅泡茶方便,仪式感也很足。爱喝茶的人,身边的盖碗绝对少不了。
如今市面上的盖碗层出不穷,为了在众多盖碗中“脱颖而出”,各式各样的异形盖碗也被开发出来。
最典型的,就是花瓣口盖碗。
懂行的茶客都明白,一款好用的盖碗,关键就要看碗沿的设计。宽沿的盖碗不仅出汤利落,更能有效防烫。
而花瓣形状的碗口,对于盖碗来说,简直就是灾难型的设计。

出汤时,花瓣型的碗口会成为严重的干扰。本该一气呵成的、如小瀑布般的茶汤,被凹凸不平的花瓣硬生生地分成几股细流,大大拖慢了出汤速度。
更糟糕的是,为了保持造型的美观,这类盖碗的碗沿往往会向内收,茶汤极易倒流。
滚烫的茶水顺着碗壁回流到持碗的手上,别提有多烫手了。
而且,这类花瓣型的盖碗,连最基本的合盖都难以保证。
波浪形的碗口使盖子无法平稳放置,经常错位,严重影响使用。
这样一款连基本功能都无法保证的盖碗,根本没有购入的必要。

《3》
中看不中用的茶具二:玻璃盖碗。
除了在盖碗的形状上进行创新,盖碗的材质也被市场玩出了花。
在琳琅满目的茶具世界里,玻璃茶具向来讨喜。
玻璃杯晶莹剔透,泡茶好看;玻璃公道杯方便实用,还能观察茶汤颜色,这些茶具,都是茶桌上的常客。
但玻璃盖碗,实在不适合出现在茶桌。
用盖碗时,最怕烫手。
偏偏玻璃材质导热极快,沸水注入的瞬间,热量便如飞奔的野马般窜上碗沿,传递到指尖。

沸水注下后,用不了几秒,整个盖碗就会烫得人无从下手。
玻璃材质的盖碗,即便是泡茶多年的老手都无法驾驭,更别提泡茶新手了。
更何况,玻璃盖碗还有一个明显的劣势——容易打滑。
玻璃材质的盖子,与碗身之间的摩擦力太小了,出汤时,原本只需要留一道月牙般的缝隙,但稍不留神,整个开口就会失控变大。
一旦开口过大,茶叶便会趁机溜进公道杯中,影响后续的品饮,搅得人心神不宁。
茶具,贵在实用,玻璃盖碗和花瓣口盖碗,虽然好看,却一无是处。
连最基本的泡茶需求都无法满足的茶具,终归只是一件摆设。

《4》
中看不中用的茶具三:玻璃存茶罐。
同样是玻璃材质,还有一件茶具也不推荐各位茶友购买,那就是玻璃存茶罐。
通透的玻璃,存起茶来确实好看,尤其存放菊花、玫瑰等花茶时,朵朵花瓣在玻璃罐中绽放,的确赏心悦目。
但若用这种透明茶馆来存白茶,就犯了存茶大忌。
白茶的储存,密封、避光、阴凉、干燥、无异味五大原则。其中“避光”二字,更是重中之重。
玻璃罐通体透亮的材质,与将白茶直接暴露在阳光下无异。

在阳光的直射下,白茶中丰富的内质会悄然流失,颜色变暗、香气消散。存在玻璃罐中的白茶,滋味必定大打折扣。
即便没有经过阳光直射,只是普通的室内光线,日积月累下,也会让白茶发生氧化,品质下跌。
前面提到过,玻璃的导热性很强,这一点在玻璃存茶罐上同样适用。
阳光下的玻璃罐,就是一个小型的温室。
白茶陈化时,环境温度为25℃左右最佳,过高的温度,会影响茶叶内物质的自然转化。
玻璃罐之于白茶,可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

《5》
中看不中用的茶具四:茶道六君子。
相信很多茶友都在优雅的茶艺视频中见过茶道六君子,这些小物件的确能给人带来强烈的仪式感。
精致的竹制器具,在一些茶友眼中仿佛手术台上主刀医师的工具,在茶桌上逐一摆开,才显得专业。
想象中的画面很美好,现实却往往很残酷。
这套茶具看似风雅,却并不实用,买回来极大概率要落灰。
以村姑陈个人的使用经历来看,最有用的,不过茶夹、茶匙两样。

茶夹在温杯烫盏时防烫又卫生,茶匙在取茶投茶时精准又方便。
但即便如此,对于泡茶新手来说,要熟练使用这两件茶具,也需要一些时间。
再看一整套的茶道六君子,插满各式器具的竹筒,跟笔筒似的,放在茶桌上格外突兀。
那些尖锐的竹针、金属针,不仅使用频率低,一不留神还容易被它扎伤。
泡茶时,汤水难免溅出,长期以往,木制的器具又容易滋生细菌,长期放在不通风的竹筒中,卫生状况实在令人担忧。
因此,对于新手来说,根本没必要花钱去买这些无用的摆设,把钱花在刀刃上,才是最重要的。

《6》
大道至简。
对于很多老茶客来说,各种各样的茶具,用到最后不过一盖碗、一公道杯、一主人杯,其他都是多余。
茶具,本质上就是喝茶、泡茶的器具,而非满足虚荣心的工具。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学会静心。
与其随波逐流,追逐那些转瞬即逝的网红爆款茶具,不如静下心来为自己好好寻一款泡茶的最佳搭档。
茶无上品,适口为珍,茶具又何尝不是如此?
万事万物,都以一颗平静的心去对待,外在世界的繁复,也就失去了诱惑力。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