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情绪不好,是因为思维不对

2025年04月09日21:10:33 育儿 1578

心理学家罗斯林,曾做过一项关于情绪问题的研究。

他走访了数百位饱受负面情绪困扰的人,通过观察他们的言行,他发现:

那些喜欢抱怨、发牢骚的人,总是习惯性地否定身边的一切;

经常焦虑的人,则通常会把事情往坏处想,一味地放大事实的严重性;

而伤心绝望的人,总爱咀嚼过去的烦恼,不断回想曾经的痛苦……

于是罗斯林得出结论:人的情绪都是来自于想法,它是思维方式在一个人身上的投射。

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挑战与困境。

看问题的思维方式不对,你就会产生错误认知,从而做出不当应对,给自己带来麻烦和痛苦。一个人情绪不好,常常是因为以下3种错误思维。

1

你的情绪不好,是因为思维不对 - 天天要闻

不知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躺在床上,脑海里却还在反复播放白天的糟糕画面。

被领导批评,和同事起争执,与伴侣闹矛盾……

仅仅一晚,就将过去的痛苦嚼了无数个来回,最终彻夜辗转难眠,内心更加煎熬。

在心理学上,称这种现象为“反刍模式”。

在日常生活中,谁都会有不顺心的事,过不去的心结。

但一直揪着过去反复咀嚼,无异于往以前的伤口上撒盐,自己折磨自己。

作家刘墉,讲过一个工程师老朱的故事。

老朱是行业里的扛把子,对公司生产的机械设备,向来很自信。

一次,他向买方介绍产品时,突然被对方打断:别吹了,我听说你们的机器会爆炸。

老朱听了,赶紧澄清说,这肯定是竞争对手散布的谣言,怎么能信呢?

对方却不听解释,不待老朱说完,就挂断了电话。

本来也没什么,不过是一个恶意揣测,过段时间自会消失。

可老朱却坐立不安,他一会儿揣测是谁在背后捣乱,一会儿又气恼客户的态度。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无心工作。

他反复咀嚼客户的话,越想越气,情绪也变得愈发暴躁,最终在工作中出了一次重大失误,被扣除了当月工资。

这时他才醒悟,自己的耿耿于怀,不仅没用,反而带来痛苦。

于是他彻底放下此事,让内心逐渐回复了平静,工作也重新步入正轨。

巴尔扎克说,人生不忘记许多,生活便无法继续。

有时候,人之所以活得煎熬,就是被过去困住了。

总是咀嚼伤痛,人就跳不出回忆的牢笼;和过往纠缠不休,也只会让自己受尽委屈。

事情发生了,我们唯一能做的,不过是事过翻篇,能忘则忘。

别让过去的事来扰乱你的心绪,将糟糕的回忆及时斩断。

戒掉反刍思维,凡事向前看,一直往前走,才能活得轻松,过得自在。

2

你的情绪不好,是因为思维不对 - 天天要闻

媒体人许可说:“你感受到的痛苦,其实都是来自你的推理。”

现实里,很多人总是忧虑不堪,但凡某些事有些风吹草动,都能脑补出一场灾难。

对事情的灾难化想象,导致生活的一粒尘,落在你心头,就会变成一座山。

很多时候,那些稀松平常的事情,本不会带来什么恶果。

自己吓自己,不断自我放大、拉扯引发的担忧恐惧,才是让人痛苦的根源。

作家哈默写过一篇小说,主人公是16岁的男孩格里芬。

格里芬想申请去一所暑期学校就读,进入这所学校对上一所好大学有帮助。

离申请日期还有半年,他却一直摆脱不掉申请失败的想法:

若申请失败,上不了这所学校,就意味着上不了好大学;

很有可能,也会因此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女朋友,过不了好的生活……

这些挥之不去的想法,使得格里芬整日唉声叹气,活在烦闷苦恼中。

等到申请日,他竟害怕得不敢提出申请,最终和这所学校失之交臂。

想起张学友唱过的一句歌词:“过分思考,庸人自扰。”

人之所以活得累,就是想得太多,把简单的事往复杂处想,往坏处想。

不切实际地假设最坏的情况,一味放大后果,只会不断加重内心负担,让你情绪崩溃。

在这世上,困惑本无源,不究自轻松。

遇事不妨轻松点,停止无限放大,多往好处想,你才能获得精神上的松弛平和。

3

你的情绪不好,是因为思维不对 - 天天要闻

在撒哈拉沙漠里,生活着一种土灰色的沙鼠。

每当旱季来临时,它们就会开始囤积草根,整日忙忙碌碌。

但奇怪的是,就算草根已经足够,它们还是会继续分秒必争地寻找,一刻也不得停歇。

于是到最后,沙鼠辛苦囤积的草根,大部分直到腐烂也没有用上。

在其他动物享受悠闲时光时,只有沙鼠活得疲惫又焦虑。

生活中,很多人也和沙鼠一样,经常担惊受怕,总觉得下一秒危机就要来临。

你若总是杞人忧天,就只能整日提心吊胆,饱受内心的焦灼。

心理咨询师史蒂夫,讲过一个叫朱莉的客户。

当时朱莉向他求助,说自己这段时间常常愁得彻夜失眠。

因为她的生活有数不清的麻烦:

两个孩子马上进入青春期,即将变成无法控制的“猛兽”;

丈夫随时会丢掉工作,她将成为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

对未来的担忧,让她的身心疲惫不堪,也让生活变得一团糟。

史蒂夫就建议她说,不要提前操心,你焦虑的事不一定会成为现实。

半年后,朱莉再次拜访。

她高兴地表示,自己曾担心的事,确实一件都没发生。

孩子虽然大了,但还是很听话;丈夫不仅没失业,反而得到了提拔……

讲完这个故事,史蒂夫说:

“只要你不过度忧虑未来,世上就没有过不去的关卡,也没有不放晴的雨天。”

人生充满了变数,谁都不知道未来的列车会开往何方。

为将来的事情担忧,除了让自己深陷焦虑、内耗的泥淖,没有任何意义。

那些厄运与不幸,该来的躲不掉,不该来的也不会强加到你的头上。

与其为不确定的明天胡思乱想,不如脚踏实地做好眼前的事。

放宽心态,心里没了顾虑,你自然能甩掉精神上的包袱,过上轻松自洽的生活。

作家樊登曾说过一句话:

“如果你的生活出现了烦恼,相信我,一定是你的思维方式出了问题。”

情绪上的困扰,其实都是认知上的缺陷,和思维上的扭曲。

在错误思维的影响下,再小的事,也能变成彻底压垮你内心的巨石。

情绪变好的第一步,就是扭转思维,改变看问题的角度。

当你用更高级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就没有什么事情,能引起你情绪上的起伏。

点个赞吧,重塑自己的思维,你终会收获一个轻松愉悦的人生。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记住了:狗永远喂不饱,人永远讨不好! - 天天要闻

记住了:狗永远喂不饱,人永远讨不好!

狗实在喂不饱啊,人实在是讨不好啊!给得再多,它都能帮你一口吞掉,越是去讨好,就越是蹬鼻子上脸。一步一步地,哪一天喂少了,还反咬你一口,哪一天你的所有讨好让步就成为了理所当然的了!
三月初六发财日:食三宝纳财,行一善积福,避一忌守运 - 天天要闻

三月初六发财日:食三宝纳财,行一善积福,避一忌守运

亲爱的宝子们,来吧!美食不会辜负你!晨起推窗,见庭前桃李初绽,方知今日已是农历三月初六。古书《岁时广记》有载:“三月初六,天地交泰,万物生发,乃纳福聚财之日。”这一日,民间称为“发财日”,承载着人们对富足生活的朴素向往。作为美食与传统的虔诚信徒,我愿以舌尖为笔
清明规矩:为何“两坟两纸不能破”?避开三类坟,这样更文明 - 天天要闻

清明规矩:为何“两坟两纸不能破”?避开三类坟,这样更文明

亲爱的宝子们!清明时节雨纷纷,扫墓祭祖寄哀思。作为传承千年的重要节气,清明节不仅是缅怀先人的日子,更是凝聚家族情感、传递文化精神的纽带。民间俗语“清明不两坟,一坟不两纸”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对家族伦理、祭祀礼仪与生态保护的深刻思考。本文将深入解读这一传统智慧,
清明节前后,千万不能说这3句话 ,也许会很灵!不信你看! - 天天要闻

清明节前后,千万不能说这3句话 ,也许会很灵!不信你看!

老一辈人常念叨:“清明时节,鬼神近人。”因此,在这段特殊的日子里,大家说话都会格外注意,生怕一不小心说错话,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毕竟,清明是扫墓祭祖、缅怀逝去亲人的时刻,说话的分寸显得尤为重要。以下这3句话,可千万不能说,说不定真会灵验呢!
一个人再老实,只要背熟这20句人性黑话,就没人敢欺负你 - 天天要闻

一个人再老实,只要背熟这20句人性黑话,就没人敢欺负你

无论你活成什么样子,都会有人说三道四;这个世界我们都只来一次,记住一句话:想得太多会毁了你,若无其事,才是最好的报复,不必向不值得的人证明什么。3. 我们一定会被人讨厌。越早接受这个事实,生活越轻松。4. 自私的人很少自卑,无知的人很少敬畏,招人烦的人很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