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别和亲人较劲(大实话)

2025年03月02日23:50:27 育儿 7795
永远别和亲人较劲(大实话) - 天天要闻

郭德纲说:“跟谁较劲,都是跟自己较劲。”

尤其面对最亲近的人,更要和颜悦色。

想要家庭长久和谐,千万不要和家人较劲。

永远别和亲人较劲(大实话) - 天天要闻


1、不怨父母


《朱子家训》有言:“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如果一个人眼里只有钱,为了钱埋怨父母,就不配为人子女。

电视剧《幸福一家人》中,房天忆是一位出色的医生。

然而,他的父亲房永福只是一位普通的面店老板。

无论在经济还是社会地位上,都无法给房天忆支持。

随着在职场受挫,他逐渐将责任归咎于父亲的“无能”。

父亲对他嘘寒问暖时,房天忆总是一脸不耐烦。

甚至嫌弃父亲的穿着打扮和言行举止,生怕父亲给自己丢脸。

一次争吵中,房天忆冲父亲大吼道:“你知道医院里有多少人实力比我差吗?

就因为他们有背景,都能靠着自己的父母平步青云;

而我的父亲只是一个卖面的老板,所以我只能忍。”

面对儿子的指责,父亲泣不成声。

他说:“是爸爸没能力,对不起你。”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把自己失败的原因推给父母。

觉得是父母没本事,拖累了自己。

却忘了生恩养恩大过天,父母本身就不欠我们。

不怨父母,是做人最基本的教养。


永远别和亲人较劲(大实话) - 天天要闻


2、不怪伴侣


俗话说得好:“天上下雨地上流,两口子打架不记仇。”

三毛和荷西结婚后,经常吵得不可开交。

一次二人大打出手,三毛把手中的笔摔向荷西。

荷西直接大发脾气,也把书本狠狠地砸向三毛。

三毛委屈不已,边哭边说起一些荷西伤害她的旧事。

等到荷西追过来道歉,三毛依旧不依不饶。

荷西觉得累了,说:“你用不着这样,我走就是了。”

然后他开车出去,一整晚都没回家。

三毛独自在家辗转反侧,为自己的无理取闹自责不已。

从此以后,两人定下规矩:生气也好、吵架也罢,都不怨对方。

如果争吵的时间超过5小时,无论谁主动找谁说话,另一方必须顺着台阶下。

好的婚姻,一半是宽容,一半是理解。

两个人在一起,相互指责只会消耗感情。

说一万句“都怪你”,不如一句“没关系”。

遇事不怪对方,便是选择了珍惜。


永远别和亲人较劲(大实话) - 天天要闻


3、不责子女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父母在教育子女时,应该通过自身的言行和榜样作用来影响他们,而不是简单地责备和批评。

童话大王郑渊洁,小时候非常叛逆。

小学时,老师让他写作文《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郑渊洁觉得没意思,写了篇《早起的虫儿被鸟吃》。

气得老师火冒三丈,让他当众做检讨。

郑渊洁不愿意,最终被学校开除。

父亲郑洪升听说这件事,却没有责怪郑渊洁。

而是说:“不上学就不上吧,我自己教你。”

在父亲的悉心教导下,郑渊洁逐渐培养了浓厚的自学兴趣。

他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父母的态度,决定儿女一生的风水。

大多数成功的孩子背后,都离不开父母的托举。

遇事与其唠叨责备,不如想办法解决问题。

父母的一句良言,足够点亮孩子人生的指路明灯。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妈妈的模样 - 天天要闻

妈妈的模样

妈妈,是什么模样?是清晨煮粥时鬓角的白雾还是深夜盖被时垂落的发丝是风雨里为你撑伞的背影还是镜前装扮时灿烂的脸庞过去一年妈妈的故事曾经打动你我她们的模样你还记得吗?我们用“AI”绘出了她们的模样点击图片,回顾她们的故事01“天籁”妈妈·丹正和妈妈根藏卓玛来自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茫拉乡平时以放牧为生偶...
青年早新闻|“妈妈,我爱你,”一句话,孩子边说边泪崩 - 天天要闻

青年早新闻|“妈妈,我爱你,”一句话,孩子边说边泪崩

今天是5月11日,中国青年报“青年早新闻”来了——“青年关注、关注青年”!几分钟速览最新热点,带你走近“宝藏学校”、触达“青春团讯”、学习“榜样人物”、了解“服务动态”。今天,祝所有的妈妈安康常伴,笑颜永驻图片由AI辅助生成“妈妈,我爱你。”一句话,孩子边说边泪崩 婚姻登记实现“全国通办”新修订的《婚姻登...
孩子培训时受伤,培训机构:“自甘风险”!法院判了 - 天天要闻

孩子培训时受伤,培训机构:“自甘风险”!法院判了

不少家长会给孩子报一些文体类培训班,如果孩子上课时受了伤,所在的培训机构需要担责吗?乐乐是一名11岁的花样滑冰学员,在冰场训练时她不慎摔倒受伤,造成右股骨干骨折。培训机构以“自甘风险”为由,主张免责。什么是“自甘风险”原则?哪些情形适用于这项原则?法院又会如何判定?11岁女童在培训机构学花滑摔倒受伤致右...
母亲的泪本就比我的血更值得铭记 - 天天要闻

母亲的泪本就比我的血更值得铭记

“母亲一手抹着自己的泪,一手抹着我的泪;一会儿是这只手,一会儿是那只手,反复交替,上下左右,有点儿心乱手忙,又仿佛是别有用心的,是要用彼此的泪去堵对方的泪。”——《人间信》似乎孩子的成长总是伴随着母亲的泪水。从一开始孩子出世时的剧痛,到后来蹒跚学步摔跤;哪怕孩子已经长大,待到奔向远方时,母亲的...
一个母亲最大的贡献,是自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一个母亲最大的贡献,是自己的松弛感

莫言曾在采访中说过,母亲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童年时家里穷得揭不开锅,母亲却总能在缝补衣服时哼着小曲儿,在田埂上种菜时讲着故事。这种骨子里的松弛感,让他贫瘠的童年长出了一片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