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最好的过法:一半,一半

2025年04月18日21:40:05 育儿 2532

什么是清明?

有人说,是“年年陌上生春草,岁岁清明思故人。”

也有人说,是“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一半是沉重,一半是轻快。

中国人在这一天,祭祖扫墓,缅怀逝者,也在这天踏青赏玩,追逐春光。

前年清明回老家扫墓上坟,心境已同幼时有了天壤之别,只因坟茔里住着思念的人,灼灼春光也染了忧伤。

中国人将最深的哀思与最盛的春光,都揉进了清明节。

生死悲欢在此刻被劈成两半,一半凄寒,一半明媚,一半缅怀,一半珍惜,一半不舍,一半释怀。

年少不懂清明节,而今方解其中味。

原来,清明最好的过法,就是一半,一半。

清明最好的过法:一半,一半 - 天天要闻

01

一半凄寒,一半明媚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前后,寒意未消,常会遇绵绵春雨,丝丝缕缕,淋得野田荒冢只生愁,当纸灰混着雨丝粘上衣襟,行人早已悲凄难抑。

千年前白居易一句“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道尽扫墓时的悲怆。

离清明节还有大半个月时,妈妈就念叨着要回家给外公外婆上新坟,要准备多多的纸钱,因为她连续梦到他们好多天了。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哪怕妈妈平日里再坚强,此刻,那份心伤却怎么也掩不住。

但这凄寒之中,偏又藏着最明媚、炽烈的生机,春日正浓,李白桃红,莺歌燕语,处处清新明朗,欣欣向荣。

丰子恺说,“扫墓照理是悲哀的事。……然而在我幼时,清明扫墓是一件无上的乐事。人们借佛游春,我们是‘借墓游春’。”

他们一群孩子,跟着长辈去上坟,一路上采桃花,偷新蚕豆,祭扫完吃甜麦塌饼和粽子,或拔蚕豆梗来作笛子,玩得不亦乐乎。

我幼时亦是如此,只记得那漫山杜鹃艳如火,还有青团留在舌尖的甜。

人到中年,亲历死别后,才真正读懂了清明节,一半凄冷,一半明媚,悲欣交集,却哀而不伤。

清明最好的过法:一半,一半 - 天天要闻

02

一半缅怀,一半珍惜

扫墓祭祖是清明节最重要的仪式。

小时候只觉繁琐,父母要提前几天备好纸钱、祭品,扫墓那天,还得带上镰刀和铲子,割去坟茔上的杂草,再细细添土。

爸爸砍来食指粗细的竹枝,插到坟头,挂上白色纸钱,最后才焚香、烧纸、磕头、祭拜,族中长辈再讲讲祖先的故事,“这是高祖,那是曾祖……”。

在林语堂看来,中国人这种崇拜仪式是对已死的祖先表示敬意的典礼,“不过当他如在世的老长辈一般侍奉”。

焚香叩拜时,不为祈求福佑,而是“借这一天使全家团聚一次,并纪念祖先对这家庭所贻的世泽。”

缅怀先祖,是为慎终追远,这种传承,让清明超越了个体哀思,成为整个民族的集体记忆。

那些坟茔中的故事,是血脉的坐标,亦是精神的灯塔。

在我的老家,扫墓后总要去踏青。

人们擦去泪水,转身折柳簪发,采摘野菜,尽情享受着“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的烂漫。

偶尔也会在祖坟旁埋锅做饭,庆祝难得的欢聚,大人们聊着家长里短,孩童奔跑追逐,笑声惊起山间雀鸟。

《论语·学而》有言:“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清明祭祖,不仅是对逝者的缅怀,更是对生者的提醒:记住来路,才能走得更远;珍惜当下,才能不负春光。

想起一句诗“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世事无常,趁父母还在,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认真过好每一天,让人生不留遗憾。

清明最好的过法:一半,一半 - 天天要闻

03

一半怀念,一半释怀

有人说:“小时候害怕坟,长大后才发现里面睡的都是别人日思夜想的人。”

曾经,扫墓只是个普通的祭礼,这几年,随着爷爷和外公外婆相继离世,祭祖才变得具象化。

香椿发芽,杜鹃花又开了,妈妈身体正在好转,好多琐碎的事都想和他们说一说,可一切只能在梦里。

贾平凹在母亲离世三年后仍觉“她没有死”,总恍惚听见旧居里传来熟悉的咳嗽声。

这种执念,终于在清明有了出口:添一抔新土,系一串纸钱,放一束鲜花,再痛痛快快哭一场,将不舍和思念付之泪水。

往事不可追,故人难再回,人生,本就是一场又一场的告别。

纪录片《四个春天》里,导演陆庆屹拍下父母整整四个春天的喜怒哀乐,无数人为二老那蓬勃而坚韧的生命力感动。

女儿陆庆伟患病猝然离世,两位老人悲痛过后,扛起锄头在女儿墓前种满蔬菜。

那天,陆父奏响了尘封一年的短笛,陆母唱起了喜欢的山歌,他们依然惦念着女儿,只是学会了与执念和解。

故人已逝,记忆永存,忘却的是伤痛,不忘的是思念。

史铁生说:“我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上添一丝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蜡烛……。”

清明,一半怀念,一半释怀。

把故人留在心间,哀思过后,且歌且行,且行且坚定。

我们常说:“亲人的离世不是一场暴雨,而是一生的潮湿。

幸好,一年一清明,一岁一追思,生者与逝者得以重逢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隔着黄土与青烟,寄托思念与祝福。

《岁时百问》里讲: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教会我们,不忘人生来路,不失清明心境,直面死亡,参透生命的双面,

在泪水中学会微笑,在冷雨中感受花香,在告别中期待重逢,在回望中勇敢前行。

一半,一半,终得圆满。

这个清明,去扫墓祭祖,慎终追远,去放歌踏青,闲赏春光,惜取身边人,过好每一刻。

点个赞吧,与朋友们共勉。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百日重症宝宝高铁紧急转运 多方联动分秒必争与生命赛跑 - 天天要闻

百日重症宝宝高铁紧急转运 多方联动分秒必争与生命赛跑

近日(5月6日),贵州贵阳一名刚满百天,患有先天性咽喉发育不良的重症婴儿,因病情危急需要转至深圳市儿童医院救治。由于事发紧急,患儿家长没有买到去深圳的车票,只能先购买了去往广州南站的车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列车乘务员、车站值班员和医护人员接力联动,分秒必争,为患儿转院争取了宝贵时间。这名患儿在贵阳出生...
中化二建“同岁妈妈”:绽放于事业与家庭间的璀璨繁花 - 天天要闻

中化二建“同岁妈妈”:绽放于事业与家庭间的璀璨繁花

在中化二建,有这样一群独特而耀眼的女性——“同岁妈妈”。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她们便开启了与孩子成长同步的“妈妈旅程”。在时光的流转中,她们游刃有余地穿梭于工作与家庭之间,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何为坚韧与担当,何为温柔与慈爱。对于刚踏上事业征程的新手妈妈们来说,产后身体的变化和繁重的工作任务,无疑是两...
怀孕三个月,来谈谈这段时间的感受 - 天天要闻

怀孕三个月,来谈谈这段时间的感受

文 | 猫姐图片 |网络本文字数 |1468这是老陆不老为你写的第197个故事01昨天去医院建了档,做了nt,可以正式宣告怀孕三个月了。这三个月里来,我有千万个感叹想抒发了,从最早得知我怀孕了,我挺开心的,毕竟刚结婚一个月就怀上了宝宝,对于
AI PC满周岁,联想正让它“越用越聪明” - 天天要闻

AI PC满周岁,联想正让它“越用越聪明”

自从联想在2024年的Tech World大会上,提出属于全新的AI PC概念后,一场属于PC行业的AI革命已经悄然开始。站在一年后的今天回望当初,或许很难想象这么短的时间里,AI PC就从简单的A....
小个头也能顺产,顺转剖“不吃亏”!这些顺产“冷知识”,武汉市妇幼助产士讲给你听 - 天天要闻

小个头也能顺产,顺转剖“不吃亏”!这些顺产“冷知识”,武汉市妇幼助产士讲给你听

极目新闻通讯员 秦颖 戴伶“个子小,还能顺产吗”“一想到生娃就害怕,怎么办”“生完孩子盆底会受影响吗”……8日,武汉市妇幼保健院孕产保健科举办的国际助产士日活动现场,该院助产士团队与市民面对面,解答孕妈妈们最关心的问题。咨询现场小个子“准妈妈”只能剖?专家:也有能顺产的“我身高才1.55米,生娃是不是只能...
vivo Y300 GT正式上市,国补后最低仅1614元 - 天天要闻

vivo Y300 GT正式上市,国补后最低仅1614元

继不久前vivo方面启动Y系列新机Y300 GT预约活动,并确认其将于5月9日上市后,陆续在预热活动中揭晓的产品端相关信息也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关注。今天vivo Y300 GT正式开售,官方也公布了其产品端的具体详情,并且这款机型在叠加国补后最低仅需1614元即可入手。外观方面,Y300 GT机身正面依旧采用的是目前主流的居中开孔直屏...
基层医疗机构开办普惠托育园啦!全市首批两家,均在昌平 - 天天要闻

基层医疗机构开办普惠托育园啦!全市首批两家,均在昌平

5月6日北京市首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办的普惠托育园和科学育儿指导驿站分别在昌平沙河、北七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揭牌运行两园共可提供超过100个普惠托位将以“医育结合”为特色为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提供全面、科学、优质的健康管理和普惠托育服务沙河镇爱
家里那点事儿(2025—125)以后节省点儿吧,又没人养你了 - 天天要闻

家里那点事儿(2025—125)以后节省点儿吧,又没人养你了

星期四声明:本文为半分雨今日头条原创首 发,禁止抄袭搬运。感谢您点赞,评论,转发。本故事是以第 一人称来写的,纯属虚构,请不要过度解读一齐学书昨天给我发了一个信息,说是这两天都回不来,要在医院里照顾他大哥。因为他大哥不是什么大毛病,他嫂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