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低下”的8个表现,占了任意一点,都活得糊涂

2025年02月04日00:30:38 育儿 3664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并非贫富差距,而是认知差距。

有认知,就不愁赚不到钱。没有认知,哪怕天天拼命干活,也还是赚不到钱。人在江湖,拼的是脑子,而不是蛮力。

“认知低下”的8个表现,占了任意一点,都会活得糊里糊涂。

“认知低下”的8个表现,占了任意一点,都活得糊涂 - 天天要闻

01

没有最基本的常识。

什么是蠢货?

别人跟他说“吃屎能治病”,他立马就去吃。吃完之后,还跟身边人说“吃屎”有什么好处。这就是蠢货。

别人跟他说“一加一等于十一”,他立马就相信。不仅如此,还认为“一加一等于二”是错的。这就是蠢货。

一个人,不具备任何的生活常识,甚至“想当然认为”什么是对的。这,不只是认知不足,还是脑子和智商都存在缺陷。

02

抱着老一套来做人。

一个人被社会淘汰,该埋怨谁?只能埋怨自己。

在21世纪20年代的今天,总有中年人抱着20世纪90年代的观念来做人,那时代淘汰他们,就是他们自己造成的。

对于“抱着老一套做人”这件事,很多人都沾沾自喜。殊不知,时代浪潮滚滚向前,谁站在原地,谁往后边走,谁就会被时代的浪潮拍死。

要想更好地生存下去,首先就需要“与时俱进”。不符合时代的老一套,就该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总是抱着老黄历来做人,那被时代淘汰,就怨不得别人了。

“认知低下”的8个表现,占了任意一点,都活得糊涂 - 天天要闻

03

“达克效应”很明显。

在心理学里边,有一个概念,达克效应。

意思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缺能力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结论,却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

说得直白一点,越是无知的人,就越是狂妄自大。就跟“坐井观天”里边的青蛙一样,认为井口的大小,就是天地的大小。

这种“达克效应”,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尤其是偏远农村、小县城的人,没有到过大城市,也没有去过经济发达的地区,就认为自己所见到的,就是全世界。

04

“从众心理”很严重。

有心理学里边,有一个概念,从众心理。

意思是,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或违背自己的观点,使自己的言论、行为保持与群体一致的现象。

别人说什么,他们也跟着说什么;别人做什么,他们也跟着做什么。由此,“乌合之众”的群体就出现了。

人,还是要保持自己的主见,千万不要随波逐流。要知道,市场最喜欢收割的,就是随波逐流的韭菜一族。

“认知低下”的8个表现,占了任意一点,都活得糊涂 - 天天要闻

05

天天幻想,活得不够现实。

这个世界并不是完美的乌托邦,而是充满竞争、冲突、残酷的修罗场。

所有的幻想、白日做梦,都不会成为现实,只会成为发展的阻碍。比如说,天天幻想天降馅饼,难道就天降馅饼了吗?这是不可能的。

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想得到什么东西,都需要付出代价。有的代价,是时间;有的代价,是精力;有的代价,是小命。

为什么人们总是强调“活得现实一点”?任何活得不够现实的人,都会被生活无情毒打。没有幻想主义,只有现实主义。

06

取悦别人,没有取悦自己。

身处人情社会,绝大多数人都偏向于取悦别人,却没有想过取悦自己。

人在单位,只想着如何取悦同事,如何取悦上司;人在老家,只想着如何取悦亲戚,如何取悦长辈。永远都没有想过自己。

殊不知,别人有好处,也不会分享给你。比如亲戚有好处,只会分享给他们的妻儿老小,怎么可能会想到你呢?

不要对别人有任何的期待。期待越高,失望越大。与其期待,不如取悦自己,做好自己。自己过得好,才是真的好。

“认知低下”的8个表现,占了任意一点,都活得糊涂 - 天天要闻

07

看问题,永远都只看表面。

普通人最缺乏的能力,莫过于“透过现象看本质”。

所谓“莫看江面平如镜,要看水底万丈深”就是这个道理。表面上风平浪静,这都是肤浅的。水底下的暗流涌动,才是真相。

问题就来了,为什么普通人都缺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呢?正是因为缺乏,所以他们才普通。这是互为因果的。

做个有深度、有内涵的人,而不是做个肤浅的人。满大街都是肤浅的人,这是没有稀缺性的。物以稀为贵,物多不值钱。

08

情绪爆棚,却没有一丁点理性。

无知的人,看问题只有情绪,而没有任何的理性。

项羽看问题,永远都“小孩子气”,连“放虎归山”的警觉都没有。到最后,项羽也就失败了,连尸体都被乱兵肢解了。

刘邦看问题,永远都“理性”到极致,不讲任何的感情,没有一丁点妇人之仁。到最后,刘邦也就成功了,从布衣登临人生巅峰。

情绪,对于为人处世,没有任何的好处。唯有保持理性,一步三算,谋定而后动,才算是真正的强者。

文/舒山有鹿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母亲节特辑|今天,我当一天妈妈! - 天天要闻

母亲节特辑|今天,我当一天妈妈!

真正的换位思考是一个移情的过程,需要你发自内心地体谅别人,并真正地站在他人的立场,像感受自己一样去感受他人。——《墨菲定律》母亲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妈妈们是否在期待孩子能给您一份特别的礼物?不是精美的鲜花,也不是昂贵的首饰,而是一份发自内心的
长沙妈妈请注意!本周末艺术Buff叠满,带娃or被娃带都能嗨 - 天天要闻

长沙妈妈请注意!本周末艺术Buff叠满,带娃or被娃带都能嗨

当五月的康乃馨绽放出爱的气息,母亲节便悄然而至。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长沙各文艺场所准备了不少活动,以仪式感加固我们与母亲之间的联系,一起来看看,母亲节我们可以和妈妈去哪些地方吧~小时候,母亲带我们看世界长大了,我们带母亲重温经典近日,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票务中心特别策划母亲节专属票根定制,带...
《是女儿是妈妈2》解锁母女关系的治愈密码 - 天天要闻

《是女儿是妈妈2》解锁母女关系的治愈密码

湖南卫视、芒果TV推出的代际沟通节目《是女儿是妈妈2》将于5月11日上线。黄圣依和邓传理、李嘉格和薄永霞、陈梦和逄敏、程潇和梁爱群四对性格迥异的母女,携手踏上一场只属于母女的率性“出走”,她们在过程....
机构大规模调仓!?年度确定性机会来了? - 天天要闻

机构大规模调仓!?年度确定性机会来了?

免责声明:本文是个人日记,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有观点, 仅代表个人立场,不具有指导作用 各位股东好:最近我们“圈友群”气氛越来越好,原因无他:我们已经连续3天新高了。我们实盘也顺利录得新高。都知道欢乐的日子都是短暂的。那么,问题来了,这次行情能持续多长时间呢?01其实,今天我们“实盘”能继续上涨,我是...
校门口的镜子:妈妈的形象如何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 - 天天要闻

校门口的镜子:妈妈的形象如何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

作者 | 张可沂伽放学时分,校门口的奶茶店总上演着微型人生剧场:妆容精致的林妈妈被女儿同学误认为“姐姐”,而穿着家居裤的王阿姨则被儿子要求“以后别来接我”。这些场景折射出一个教育真相——母亲的形象管理正在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