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这三种表现,说明已经被惯坏,再不改就来不及了

2024年04月09日20:25:06 育儿 1051

孩子有这三种表现,说明已经被惯坏,再不改就来不及了 - 天天要闻

被惯坏的孩子,有多可怕?

微博时,看到这样一则新闻:

13岁的男孩要打游戏,让爸爸充值,爸爸不答应,居然被孩子在大街上勒脖子威胁,后面还惊动了民警。

爸爸说,孩子喜欢玩游戏,还不停地充值,不给钱就不去读书。

孩子之所以敢这样做,都是父母惯出来的。

是父母,一次次纵容,放纵大了他的“胃口”;

是父母,不重视问题,把孩子养得凶狠无人情味……

养孩子,真的不能太惯。

俗话说“惯子如杀子”。

被惯坏的孩子,不仅于家庭无益,而且还会危害社会。

如果你的孩子有这些表现,就要引起重视了。

孩子有这三种表现,说明已经被惯坏,再不改就来不及了 - 天天要闻

独占好东西,以自我为中心

很多孩子是独生子女,全家围着一个孩子转,要什么给什么。

家里好吃的,只给孩子吃,好用的,只给孩子买。

长此以往,孩子当成理所当然,变得任性自私。

网友@何姐与6个闺蜜们聚餐为其中一个闺蜜过生日。

有一个闺蜜带着补课的孩子最后到,一到场就扫视桌上的菜,并开口道:

“这家有个菜叫香酥排骨,我儿子最喜欢,每次来都是必点”。

过生日的闺蜜马上就喊了服务员加了这道菜。

香酥排骨一上桌,闺蜜的儿子一口气吃了5个。

这时另外一个闺蜜的孩子也去夹香酥排骨,那个补课的孩子不干了。

“这是妈妈点给我的,你不许吃。”

这两个孩子就吵了起来,还哇哇大哭。

过生日的闺蜜就说:

“不哭,不哭,也再给你加一盘。”

网友何姐拦住了闺蜜,说:

“不行,不是钱不钱的事,不能养成孩子吃独食的习惯,如果加了这道菜,以后他会更放纵吃独食”

老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子将来什么样,小时候就有预兆。

小时候的自私和任性,不加以修正,长大也不会自然变好。

一个在西班牙留学的23岁女孩,因为父亲给的生活费不足而网上辱骂父亲,而父亲朋友圈的晚餐是一碟青菜配小粥。

孩子有这三种表现,说明已经被惯坏,再不改就来不及了 - 天天要闻

有人心疼父亲,51岁了,自己省吃俭用供女儿,还被女儿骂。

有人说这样家庭就不该出国留学。

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不懂感恩,固然可恨。可是把孩子养成这样的父母也有错。

孩子像是一棵小树苗,既需要父母的浇灌和呵护,也需要修剪坏行为、扶正长歪的趋势。

不然小时候不管,长大难以成为大材。

孩子有这三种表现,说明已经被惯坏,再不改就来不及了 - 天天要闻

没有规矩,为所欲为

无规矩不成方圆,无原则不成交往。

不给孩子立规矩,就是一步步把他往歧途上推。

一个男孩在亲戚家,把一杯水倒在了亲戚家的钢琴上,还美其名曰:

给钢琴洗澡。

妈妈还夸儿子"想象力丰富”。

亲戚气不过,悄悄出了一招道:

“孩子,你做得好,我奖励你20元钱,以后看到钢琴就这样做。”

不久,这个孩子把牛奶倒在了商场的一架的钢琴上,被商场索赔80万,妈妈气得对孩子又打又骂。

小的行为过错不纠正,到想纠正时可能就来不及了。

网易就报道过“熊孩子火锅店内再三招惹是非,结果引来灭门惨案”的真实新闻。

男孩和父母去火锅店,第一次撒野,捉弄忙碌的服务员,父母护着说:

“孩子他还很小,别跟他一般见识啊。”

第二次升级,把纸团扔在隔壁的一胖一瘦的两个男子的火锅里,瘦个男子火大道:

“谁家孩子这么没规矩,不管管吗?”

父亲却怼回去:

“有什么大不了的,换一锅底不就行了,我出得起这个钱。”

隔壁一桌的人忍住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第三次再次升级,那个孩子看隔壁桌没人,就过去把桌上的手机、香烟往火锅里扔。

孩子有这三种表现,说明已经被惯坏,再不改就来不及了 - 天天要闻

刚好被上厕所回来的瘦个男子捉住,把头直接按火锅里。

父亲来救儿子,却被回来的胖男子刺死,那位溺爱的母亲也在这场灾难中被杀。

后来警察抓住了两人,才知这两个是有人命案的逃犯。

网友评论此事:

活该,不值得同情。

不给孩子树立规则意识,孩子就不知道边界在哪里。

每次的纵容,就是给她的任性和破坏力加码,熊孩子惹祸的代价,你未必付得起。

所以在孩子的做错试探时,就要立马制止并给出正确做法,让孩子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爱不是纵容犯各种错。

孩子有这三种表现,说明已经被惯坏,再不改就来不及了 - 天天要闻

自己的事依赖大人做

现在很多父母包办太多,导致孩子很多基础的小事都不会干,5、6岁还在喂饭,上小学还要家长穿衣,到长大自理就成了问题。

“神童”小魏,13岁考上重点大学,17岁考上中科院硕博连读研究生,前程一片光明时,却在20岁被中科院退学,原因就是:

生活不能自理。

原来,他的母亲认为,只有全心读书,才会有出息。

所以他的饮食起居,连洗澡、洗脸、穿衣都是由母亲包办,更别说家务了,读大学也是母亲陪住宿舍,为他打理一切。

到了中科院后,小魏离开了母亲,他依然不会自理,大冬天穿着单衣和拖鞋就出门。

在学习上也无法适应独自研究的学校模式。

在被退学后,母亲悔不当初。

李玫瑾老师说:

帮孩子做太多,孩子一定会弱能。

劳动、家务、整理,都是孩子成长必须要经历的过程,只会学习,不会独立,不过是个高分低能的巨婴

我儿子所在班级群,一到收假后,老师群里各种通知说:

“今天集体活动,某某没穿校服”“某某的作业本没带”“某某的书没带”……

孩子有这三种表现,说明已经被惯坏,再不改就来不及了 - 天天要闻

然后就是家长积极配合回答道:

“老师,我把衣服拿到门卫室了,请张某来拿一下”“我把送到门卫室了,请李某来门卫室来拿”

小学4年级的孩子,自己的事还得家长来收尾、承担结果。

这样做,孩子怎么会把自己的事做好?

不然,我们的孩子长大就像这些新闻人物:

“48岁海龟硕士宅家打游戏,啃老7年”;

“母亲病逝,42岁啃老族被活活饿死”;

河南懒汉杨锁,23岁被饿死”……

无论你多爱孩子,都不要代替他做事,独立能力,是每个人长大存活下去的必备能力。

没有这个步骤,他永远是个“婴孩”。

古人云: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爱孩子不是无限纵容,而是要以长远计。

小爱如大害,大爱似无情。

爱孩子就要教他学会感恩,学会规则意识,学会独立生活,长大能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而不是一直生活在父母的保护伞下,无法拥有独立健全的人格和能力。

希望父母们能让孩子改正不好的行为习惯,把孩子培养得积极向上、真诚待人、独立自主。


作者 | 诗漫·蒲公瑛

插图 | 诗漫·魅夜 绘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直播中称“报我名字可进清北班”  教育博主孙某某被行拘 - 天天要闻

直播中称“报我名字可进清北班” 教育博主孙某某被行拘

央广网北京7月10日消息(记者冯仪)近日,某教育博主在直播中声称报其名字可进北二外成都附中清北班、强基班。经网友反馈至问政四川平台后,成都市武侯区教育局回应称该博主声称的所有内容均属虚假信息和不实言论。7月10日,成都市公安局武侯区分局发布警情通报。通报称:“经查,孙某某(男,36岁,某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负责...
杨绛:喜欢把家里打扫得很干净的人,表面整洁,实则暴露了人生真相…… - 天天要闻

杨绛:喜欢把家里打扫得很干净的人,表面整洁,实则暴露了人生真相……

人生跌入低谷时,杨绛被安排清扫公厕。面对常人避之不及的污垢与异味,她没有怨怼敷衍,而是亲手缝制拖把,带着肥皂与洗衣粉,蹲身擦拭每一块瓷砖,细致到为空间通风除味。不多时,曾经污秽的角落竟变得窗明几净。更令人动容的是,她在此处掏出书本静静品读,说“厕所就是我的书房
当一群父亲看见孩子眼中的光芒,新的“事业”开始了 - 天天要闻

当一群父亲看见孩子眼中的光芒,新的“事业”开始了

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天是“父亲节”,一个专为感恩父亲而设立的节日。在人生的第五个父亲节到来之际,我已是远近闻名的“好爸爸”。三个月前,我作为发起人之一的“爸爸陪亲子公益行动”正式启航,每周末邀请社区内3—6岁儿童在家长陪同下,一起来听故事、
7点出发|女子自曝“孕期摆烂不上班,老公是副处”,官方通报来了! - 天天要闻

7点出发|女子自曝“孕期摆烂不上班,老公是副处”,官方通报来了!

·7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介绍“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其中提到,我国5年经济增量预计将超过35万亿元。(此前报道>>多个“第一”!这场发布会信息量很大)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稳就业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从7个方面提出政策举措,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
杨少华生命最后阶段:吃肉喝酒,抽华子,四小时前还在给儿子带货 - 天天要闻

杨少华生命最后阶段:吃肉喝酒,抽华子,四小时前还在给儿子带货

太突然了!蔡澜老先生才走不到两周,杨少华老先生也离开了人世。这位相声界的老前辈虽然早已离开舞台,却并没有消失在公众视野。他生命中的最后阶段,一直是在子孙和粉丝的陪伴下度过的。甚至在他去世消息传来的四个小时前,他还在视频中给儿子带货。戎马半生杨少华并不是一开始就是“老艺术家”的。他刚入行那会儿,甚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