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上哭闹的婴儿,需要母婴空间的包容

2023年04月25日21:36:16 育儿 1973

高铁上哭闹的婴儿,需要母婴空间的包容 - 天天要闻

□刘若溪(南京师范大学)

4月23日,重庆一高铁上两名女子发生激烈争吵,引网友热议。今早,“婴儿高铁上哭闹女子和宝妈对骂”冲上热搜第一。视频中,前排女子对着后座带娃的女子怒吼:“不要带个孩子就不得了。”女子称她本想睡觉,却因后排婴儿一直在耳边吵闹而影响睡眠。宝妈也和这名女子互骂:“那你是个孕妇你也不得了。”(4月25日 上观新闻)

对此,有网友表示,父母应当在公共空间里约束好、管理好孩子的行为,不要影响到他人。而更多的网友站出来力挺这位带婴儿的宝妈,认为小月龄的婴儿尚不具备自控力和认知力,当孩子感受到周遭环境的变化时,本能的反应就是哭泣,成人应该对此情况多一份包容与理解。更有网友直言:“一个是真婴儿,无法控制自己。一个是巨婴。什么都要别人依着自己。社会需要真婴儿跟成年人一样。他们自己取代婴儿,成为全社会的婴儿。全社会都要照顾她们。”

近年来,乘客在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时被“熊孩子”不当行为打扰导致双方产生矛盾的新闻数不胜数,远离“熊孩子”和“熊家长”似乎已经成为社会共识。与此区别的是,当婴幼儿这种无法控制、出于本能的行为给公共空间内的其他人带来困扰成为公共议题时,社会应该如何对待?笔者认为,应当设立“母婴车厢”或独立的“母婴室”,给予带娃父母以现实关怀,切实保障特殊群体的出行权益。

目前国内的高铁中并没有设置独立的母婴室,给婴儿换尿布、哺乳等需求只能在五车厢的无障碍卫生间中解决,如若遇到乘车高峰期,卫生间的占用率高,长时间占用卫生间哺乳也并非良策。有些宝妈甚至在带娃出行经验中说,有哺乳、哄睡、吸奶等需求的妈妈可以与列车员商量,在列车员休息室中满足此类需求。诚然,现有的设施和经验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母婴出行的困境,但是力度远远不够。列车员休息室和无障碍卫生间都是有其专有职能的设施,它们也许可以解决燃眉之急,却无法成为母婴室的替代品。母婴室的存在,不仅能为育儿父母提供合理、确定、私密的区域护理婴儿,更是社会对育儿问题高度关注和人文关怀的体现。

高铁“静音车厢”的推行,说明运营者已经意识到在现代社会提供人性化高质量服务的重要性。而在此类事件频发的当下,“治标不治本”地将矛盾转移给乘客是运营者的失责,做好车厢分类或者更人性化、更细节化的管理,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性方法。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我竟然这么自私 - 天天要闻

我竟然这么自私

五一回爸爸那里,忘记说什么话题了,我说我还有几年就退休了,爸爸说,这么快啊!在爸爸眼里,我还是那个不懂事的小傻妞一样。后来爸爸说,退休了,可以来给我做饭。我这时候才心里惊了一下样,这个想法我怎么从来没有。
分别32年和26年后,他们终于在母亲节前喊出那声“妈妈”! - 天天要闻

分别32年和26年后,他们终于在母亲节前喊出那声“妈妈”!

封面新闻记者 周洪攀 王祥龙 摄影报道张新(左二)与刘玲玲(右一)与母亲相认5月10日下午,四川省绵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会议室内,一场跨越数十年的重逢正在上演。河南人张新(化名)和内蒙古人刘玲玲,两个素不相识却命运相似的人,在这一天,终于见到了自己的亲生母亲。32年、26年——漫长的等待,在这一刻化作泪水与拥抱...
“妈妈,我错了”孩子犯错后,高情商的你,一定会做这3件事 - 天天要闻

“妈妈,我错了”孩子犯错后,高情商的你,一定会做这3件事

一位宝妈,分享了这样一件事:儿子在和其他小朋友们一起玩。突然,她听到一阵哭。跑过去一看,发现是儿子推了别人,那个小朋友正倒在地上哇哇哭。她正想发火,儿子已经先开口说:“妈妈,他一直弄不好,我一着急,就推了他。对不起,我不该这样做的。”那一瞬
家风是家庭稳固的防火墙,家庭有三个坑千万别踩。 - 天天要闻

家风是家庭稳固的防火墙,家庭有三个坑千万别踩。

曾经有位网友问财经作家吴晓波,现在钱越来越难赚,普通人该投资什么行业最稳赚不赔。吴晓波想了想然后回答道,我投资家庭的未来才是最划算的。其实仔细思考我觉得他说得对,家庭经营好了,就是最大的资产,能扛住很多风险。
女子逃离赌博“丈夫”与4岁女儿分离27年,团聚当天女儿泪目:从小最怕让人知道没妈妈丨红星寻人 - 天天要闻

女子逃离赌博“丈夫”与4岁女儿分离27年,团聚当天女儿泪目:从小最怕让人知道没妈妈丨红星寻人

内蒙古女子玲玲的童年记忆中,父亲总是和赌博联系在一起,母亲则停留在“离家出走”4个字上。今年31岁的她,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而她更加想念自己的妈妈。四川眉山51岁的王群(化名),27年来,也一直想念着被拦下的女儿。32年前,年仅19岁的她到内蒙古打工时与当地一男子“结婚”(未办理结婚证),次年生下了女儿玲玲。...
妈妈别当“免费保姆”!狠心拒绝才是对孩子和自己负责 - 天天要闻

妈妈别当“免费保姆”!狠心拒绝才是对孩子和自己负责

很多妈妈在养孩子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把自己活成了24小时待命的“保姆”。每天围着孩子的衣食住行打转,从早忙到晚,牺牲了自己的时间和爱好,甚至为了满足孩子的要求一再妥协。可结果往往让人寒心,孩子不仅不懂得感恩,还把妈妈的付出当成理所当然。
解码商河|苔花向阳开,商河“花香妈妈”用爱浇灌的成长故事 - 天天要闻

解码商河|苔花向阳开,商河“花香妈妈”用爱浇灌的成长故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贝艺在商河,“花香妈妈”承载着源源不断的希望与力量,守护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成长。苔花虽小,也学牡丹盛开。这些关于爱与陪伴的故事,正悄然绽放出春天最美的模样。以爱之名的旅程阳光透过窗户,在木质地板上洒下斑驳的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