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个手表能除掉游戏瘾,值!”当爸爸怒摔后,才发现孩子的瘾症

2022年12月19日23:52:09 育儿 1359

“摔个手表,能除掉他的游戏瘾,也值了!”

当孩子爸突然夺过儿子手中的电话手表,猛地往地上一摔时,我和孩子当下都懵了!谁都没有料到,爸爸会发那么大脾气,可确实,孩子最近的表现不尽人意。

近段时间,儿子突然热衷电话手表,表不离身,上车翻,下车玩,做作业的间隙,也总时不时把玩着。如果问他,永远都有借口:“我查个资料”、“刚刚有同学问我作业,回复一下”……

次数多了,儿子玩表的行为就进入了我们的注意视线。也就在这当口,当孩子爸再三要求孩子把手表拿过来,儿子却磨蹭着“等一下”之际,只见爸爸夺过手表,猛地往地上一摔,只听“啪嗒”一声,表瞬间碎了。

事后,孩子爸虽为冲动行为感觉懊恼,但认为:如果废一个表能让孩子断瘾,值得!

但在我看来,用“摔”的方式吓唬孩子,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难不成未来继续摔手机?摔电脑?

一、“心理咨询师的儿子也迷上了游戏!”

孩子为什么容易上瘾?

孩子沉迷游戏,似乎是一个静悄悄的过程,等父母察觉,常常已经出现了“瘾症”。很多父母其实并不反对孩子玩游戏,不能接受的是:为什么孩子玩着玩着,就会游戏上瘾?

“摔个手表能除掉游戏瘾,值!”当爸爸怒摔后,才发现孩子的瘾症 - 天天要闻

《广州日报》曾经报道过一位心理咨询师妈妈,从事心理咨询治疗工作十多年,接手过大量游戏上瘾的孩子,自以为深谙游戏成瘾之道,却猝不及防地发现:自家10岁的儿子,竟也迷上了游戏!

这位心理师妈妈没有摔孩子的手机,而是选择和孩子一起打游戏,在这个过程中,她发现了“游戏之于孩子的魅力”,妈妈的“陪玩”路,便成为了一条“解毒”路。

综合这位妈妈的经验,也结合我自己的经历心得,今天的这篇文章跟各位家长聊一聊关于“游戏上瘾”这件事,希望对各位家长有所帮助。

“摔个手表能除掉游戏瘾,值!”当爸爸怒摔后,才发现孩子的瘾症 - 天天要闻

出问题先找原因,我们首先要了解游戏之所以吸引孩子的原因在哪里。

1)不可抵抗的大环境。

儿子手表被摔以后,我跟他谈过心,他告诉我,频繁用手表,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手表里有一些游戏软件,每天可以定时刷积分,积分可用来换个性装扮,班里同学都在玩,大家私下会攀比谁的装扮更炫酷。二是聊天,写完作业没事干,同学之间就会无聊地发发表情包,聊一些神魔鬼怪的话题,让他感觉很有趣。

心理学沈家宏老师在心理著书《根本停不下来》中指出:网络成瘾的原因有很多,第一条就是受社会大环境影响。

随着科技设备成为孩子们的必备品,孩子接触游戏唾手而得,为了刺激产品销售,网络程序员更是努力开发游戏和娱乐软件,最大限度满足了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孩子自控力弱,也便一玩就上瘾。

2)孤独感和可控感

儿子在向我阐释玩手表原因的时候,强调过一句话:“你们现在都不陪我玩,我很无聊。”

的确,孩子小的时候,大人再忙都会耐下心来陪孩子玩一玩,但随着孩子渐渐长大,父母对于孩子的耐心几乎都耗光在各种陪读和作业检查中,一旦搞定孩子的学习,对于孩子提出的“陪玩”要求,基本都是“拒绝”姿态。

我想,游戏就是这么“趁机”入侵了孩子的业余生活。

与此同时,当孩子打开一个游戏软件,不管他摁什么按钮,游戏都有强回应,这能够满足孩子内心的渴望。这种互动有无的良好感觉,也就深深吸引了孩子,让他们无法自拔。并且,孩子在游戏中体验到了掌控感,他可以主导游戏角色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执行,还可以通过勤练级得高积分,帮助他们购买自己想要的装备。

种种在生活中无法体会到的回应感、可控感、荣誉感,吸引着孩子忍不住频繁打开游戏软件去探索。

“摔个手表能除掉游戏瘾,值!”当爸爸怒摔后,才发现孩子的瘾症 - 天天要闻

3)释放压抑感

不得不承认,如今的孩子无论在学校里还是在家庭中,因为受到的关注多,管制也多。这个不可以做,那个不可以玩,孩子处处受到压制,却因为个体力量小无法反抗。

通过游戏的方式,孩子在虚拟世界里称王称霸,无形中释放了不少对于外界的不满,游戏甚至满足了孩子某种假想的攻击。

二、“我儿子两年没出家门!”

如何判断孩子游戏上瘾?

亲戚家有一个孩子,本该毕业参加工作的年纪,结果愣是在家“休养两年”才回归正常生活。

在那两年中,他的生活半径就是自己的卧室,非必要基本不出房门,昏天暗地打游戏,连吃饭都是做妈的送到他床头。

所有亲戚提到这个孩子时直摇头:这孩子完了,游戏上瘾着魔了。

如何判断一个孩子是否具“上瘾”倾向,从而帮助父母及时引导孩子?

家长不妨自问3个问题:孩子行为正常吗?亲子冲突频繁吗?孩子是否有不良癖好?

① 如果孩子虽然玩游戏,但是依然能保持学习,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那么家长基本不用太担心,孩子的“社会功能”未受损,未达“上瘾”层面。

② 家长自查亲子关系是否紧张。有很多孩子自从迷上了玩游戏,情绪波动异常,易躁易怒,有些还变得特别忤逆。排除青春期的原因,则需要考虑是不是游戏导致。

③家长应该留心孩子是否有不良癖好,比如熬夜,比如偷钱,有些孩子为了满足虚荣心,会偷钱买装备。如果有这样的行为,家长要引起注意,这些孩子处在危险地带,推一把还是拉一把,关系孩子的前途。

“摔个手表能除掉游戏瘾,值!”当爸爸怒摔后,才发现孩子的瘾症 - 天天要闻

三、“我用这个方法,让儿子游戏不上瘾。“

沉溺网瘾的关键,在于父母的教育

生活中,也有这样一部分孩子,他们虽然玩游戏,却不上瘾。 儿童大王郑渊洁曾在著书郑渊洁家庭教育课中提到过他发觉儿子游戏有瘾时的做法,值得思考。

作为中国第一代拥有个人电脑的家庭,儿子郑亚旗还在需要拨号上网的年代,曾经因为玩游戏,家庭电话费一个月高达6000元。

当郑渊洁意识到这个问题时,他心里明白:如果对儿子说,你要少玩游戏,不仅没有作业,反而会起反作用。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设置一个表格贴在冰箱上,然后召开家庭会议宣称:每月进行一次电脑游戏家庭比赛,每个人都要争取获得电脑大赛第一名。

果不其然,当大人开始认真玩游戏,孩子本能对游戏淡了兴趣。郑渊洁从中得出一个结论:有时候孩子玩游戏,其实是想在某一方面显示比家长厉害!

因为孩子在生活其他方面得不到优越感,电脑游戏则可以让他们拥有这种优越感。

“摔个手表能除掉游戏瘾,值!”当爸爸怒摔后,才发现孩子的瘾症 - 天天要闻

由此可见,孩子玩游戏不可怕,可怕的是成瘾,而成瘾的深层原因则在于:现实中孩子与父母的亲密关系遭到了破坏,逼使孩子与游戏建立了亲密关系。换句话说,游戏是亲密关系出问题的“替罪羔羊”。

当孩子游戏上瘾,父母怎么做,才能让孩子离开游戏,重建亲密关系呢?

1)家长首先要“自我反思”,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是什么原因给了孩子压力?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

2)保持中立态度,游戏和结果都是孩子的需求,是可以兼而有之的。也就是说,父母要引导孩子管理好游戏时间,而不是禁止孩子玩游戏。

3)建立游戏规则。家长需要把制定规则的权利交到孩子手里,自己起到监督执行的角色,孩子拥有自我管理的感觉,才能培养自我效能感,从而迈向自律。

3)引导孩子找到游戏背后的价值。把游戏当作学习和借鉴的经验,引导孩子从游戏中学做一个有趣、有价值的人。郑渊洁的儿子后面慢慢学会了做网页,并以此为技能兼职赚钱,后来不仅没时间玩游戏,更别提游戏上瘾了。

写在最后:游戏不是洪水猛兽,但如何让孩子有节制的玩游戏,不仅考验着父母的教育态度,也考验着父母的处事智慧。“堵”不如“疏”,现代父母,更需要换位思考,才能走近孩子,帮助孩子。以此共勉。

我是诺妈,专注亲子成长研究,聊育儿干货,写育儿锦囊,关注我,一起成长精进

#家长百问百答#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90后”健身博主山阿离世,年仅33岁!妈妈透露原因 - 天天要闻

“90后”健身博主山阿离世,年仅33岁!妈妈透露原因

5月12日,健身圈传来噩耗,据山阿的母亲发文得知,其儿子山阿已于4月8日离世,将生命停留在33岁。“山阿”妈妈在评论区留言称:“希望可恨的抑郁症远离人类,最想看到每个人都健康快乐!”据悉,“山阿”出生于1992年,是一位健身达人,其账号里全是有关健身的动态。5月14日,话题#90后健身博主山阿离世# 上了微博热搜。在...
金龟子女儿回应蹭妈流量,多家公司名字跟母亲有关 - 天天要闻

金龟子女儿回应蹭妈流量,多家公司名字跟母亲有关

近期,金龟子女儿在直播中回怼了网友对于她“蹭妈妈流量”的言论:“我妈这么努力一辈子,不就是为了让我蹭吗?那我努力一辈子,不就是为了让我儿子蹭吗?您多努努力,您的孩子也能蹭您的。”数据显示,金龟子女儿1分钟视频报价15万,其近30天共直播13场,总销量为25万-50万,总销售额为1000万-2500万。其账号主页商品橱窗...
3岁男童拿掉头上巨痣,妈妈:孩子曾被取笑像“米老鼠”,我们是擦干泪往前走的 - 天天要闻

3岁男童拿掉头上巨痣,妈妈:孩子曾被取笑像“米老鼠”,我们是擦干泪往前走的

近日,患有先天性巨痣和多发痣的3岁男童琪宝治疗画面引关注。据中国蓝新闻介绍,琪宝患有先天性巨痣,身上还有200多个痣。近日,他完成了第二次手术,手术成功后开心地说自己爱拍照了,母亲节当天还说要赚钱给妈妈买口红。5月13日,据新京报报道,孩子妈妈陈女士介绍称,自己产检时一路绿灯,(分娩后)医生抱着孩子跟自己...
悬在半空的艾条,藏着婆婆未说出口的爱 - 天天要闻

悬在半空的艾条,藏着婆婆未说出口的爱

2025年4月28日 星期日最近这段日子,家里被一层阴霾笼罩着。两个孩子相继生病,老大鼻子不通气,总吸鼻子,呼吸声里夹杂着难受的闷响;老二则因着凉发起了高烧,小脸烧得通红。看着他们蔫蔫的样子,我的心揪成一团,家里的气氛也紧绷绷的。傍晚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