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女宅急便 侵权必删
养育孩子过程中,不仅仅是把孩子养大,还想孩子长大后,孝顺懂感恩,还要同我们很亲。
昨天同邻居阿姨聊天,聊着聊着阿姨就留下了眼泪,说,都说养儿防老,这辛辛苦苦把独苗养大了,没防住老,还连电话也没打几个。
我说,这不是非常时期,回不来嘛,阿姨说,啥非常时期,不是非常时期也没回来过。
一年到头也就偶尔打一个电话,现在我跟你叔心都凉了,也不盼了,只是想起了心里依然心酸,同时也后悔小时候,对孩子太过苛刻了。
导致孩子一毕业,参加工作,就想立马想挣脱我们的束缚,跑得远远的,说来,我们也有错的。
这时,我就在想,到底什么样的家庭,孩子长大后不仅孝顺懂感恩,还依然会同我们很亲呢?
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栖息的港湾,所以,孩子成长过程中,都希望家是温暖和谐的。
但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却需要一家人用心经营,而不是一个家里,时刻充满争吵和战争。
因为充满争吵的家,会让孩子在不稳定的环境和情绪里,极度惶恐,甚至内心想逃避和远离。
但如若是,和谐的家庭氛围,那孩子就会大胆地同父母沟通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而不是因惧怕父母的权威,不敢去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例如隔壁家林姐姐,每次去他们家,他们家都充满欢声笑语,很自然地就被他们家庭氛围所感染。
但让我真正佩服的却是林姐姐和她孩子之间的相处方式,每次见他们聊天,就像好友一样和谐。
让人非常地舒服,不像其他父母一样,每次和孩子在一起,就是剑拔弩张,但在林姐孩子身上看到的,却是孩子对林姐的一种爱和尊重。
现在想来,孩子长大后之所以能和林姐像朋友一样,主要还是小时候林姐为他们提供的和谐氛围。
在充满爱的环境中长大,父母又尊重他,所以长大后自然不会远离父母,而是依然同父母很亲。
魔女宅急便 侵权必删
心理学家说:
孩子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就是通过父母和环境以及身边的的行为来认知这个世界和自己的。
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孩子说的话语,和让孩子感受到的家庭氛围,都会让孩子感受到爱和温暖。
民主型的父母
民主型的父母,特别尊重孩子,在民主型的家庭,只要孩子遵守该有的规矩,就可以随意表达想法。
例如父母不对时,可以大胆的同父母提出来,给予父母意见,同时表达自己对这一事情的看法。
在民主型的家庭,没有所谓的权威压迫,更没有控制,有的就是父母对于孩子的尊重和放手。
他们教会了孩子,如何管理自己,也知道了孩子什么时候可以管,什么时候需要适度放手。
更知道为人父母,不应该是父母就应该管孩子,也可以,在孩子对的时候,听取孩子的意见。
不会因为是孩子,管自己而感到烦恼,因为他们的思想是开放的,思维更是民主独立的。
处在一个民主型家庭的孩子,感受最多的就是父母给予的尊重和自由,哪怕孩子长大后。
他们不是像一部分孩子那样,想要挣脱父母束缚的枷锁,而是依然愿意同父母分享自己的事情。
因为民主型父母,让他们从未感受到过约束和窒息感,他们一直享受着父母给予的自由和尊重。
所以无论是小时候还是长大后,孩子都会处于一种状态,并且,同父母的关系也会一直很亲。
鼓励型的父母
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需要的是鼓励,而不是父母的指责,经常被父母鼓励的孩子,会充满自信。
一个充满自信的孩子,她做任何事情都会有底气,而不是表现得畏畏缩缩,怕这怕那的。
孩子畏畏缩缩,多数是被父母指责过多或者批评过多导致,因为父母过多的批评会让他们质疑自己。
所以,想让孩子自信及从内心里爱我们,就要学会正确地鼓励孩子,而不是遇事就吼叫孩子。
试想,我们是喜欢和时常表扬和认可我们的人在一起,还是喜欢那些时常挑我们问题的人在一起。
结果,应该是,大多数人都喜欢被别人鼓励和认可,成年人的世界都是这样,何况是孩子呢?
但这里切记,鼓励孩子不是盲目鼓励,而是有方法的鼓励,例如,用成长型思维方式鼓励孩子。
鼓励不仅让孩子获得了自信和动力,更不会让孩子得意和感到骄傲,这需要父母掌握对的方法。
写在最后:
人的潜意识层面,都喜欢听让人舒服的语言,舒服的语言,会让我们觉得自己真的很好。
哲学家詹姆斯也曾说过:
人性的本质是渴望欣赏,孩子尤其如此,欣赏能让孩子长成参天大树,贬低能让孩子枯萎畸形。
所以,从此刻起,开始鼓励和欣赏我们的孩子吧,当孩子一直处于爱和温暖的环境中时。
他哪怕长大后,离你很远,也会时刻想念自己温暖的家和妈妈,也会一直同你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探讨!
作者介绍:
彤橦妈妈聊育儿,我是一枚热爱学习热爱成长的90后二胎宝妈,我喜欢用写作的方式来记录自己和孩子,同时,用故事的方式来点亮人生,愿望是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