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过处分!怀孕摆烂还甩锅?还自称有“副处老公撑腰”遭官方打脸

2025年07月09日18:20:14 育儿 7611

一场“孕假风波”引爆舆论

2025年7月,云南红河县文旅局一名女员工在社交平台自曝“怀孕期间请假2个月,老公是市里副处级领导”,并称“领导很好,把工作分给合同工”,瞬间点燃全网怒火。

记过处分!怀孕摆烂还甩锅?还自称有“副处老公撑腰”遭官方打脸 - 天天要闻图片来自大河报

此贴一出,瞬间引发网友怒斥:“拿着纳税人的钱躺平,还炫耀老公是领导?这哪是怀孕,是怀了‘免死金牌’!”

记过处分!怀孕摆烂还甩锅?还自称有“副处老公撑腰”遭官方打脸 - 天天要闻图片来自微博评论

官方调查结果:丈夫并非副处,散布不实信息!

面对舆论风暴,红河县纪委监委火速介入,7月9日通报调查结果:

✅ “副处丈夫”子虚乌有——其丈夫为某部门工作人员,所谓“市副处”纯属编造。

✅ 请假合规但言论不当——孕早期请假2个月符合规定,但“工作分给合同工”系夸大其词。

✅ 记过处分+全网社死——因散布不实信息、造成恶劣影响,给予记过处分。

讽刺的是,该女子眼看事情闹大,火速注销账号,留言道歉:“我夸张博眼球,对不起……”

记过处分!怀孕摆烂还甩锅?还自称有“副处老公撑腰”遭官方打脸 - 天天要闻图片来自官方通报

体制内“躺平文化”该治了!

此事件折射出三大顽疾:

1. “上岸即躺平”心态:部分人把编制当“铁饭碗”,入职后消极怠工,却让临时工扛活。

2. “关系炫耀症”:动辄抬出“我家有领导”,助长特权思想。

3. 考核机制形同虚设:若单位严格考勤,何至于让“摆烂”持续数月?

忠告:体制不是“避风港”

1. 公务员≠特权阶级:编制是责任,不是混日子的护身符。

2.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炫耀“关系户”人设,小心翻车遭处分。

3. 维权≠卖惨:孕妇权益受保护,但恶意夸大只会反噬自身。

这场闹剧,撕开了某些“体制巨婴”的遮羞布——既要编制稳定,又想躺着赚钱,甚至幻想“老公是领导”就能为所欲为。但法律从不惯着特权,记过处分只是开始:下次再作,小心饭碗!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孩子被蚊子咬后“眼瞎”,医生:蚊子每年害死70万人,别大意 - 天天要闻

孩子被蚊子咬后“眼瞎”,医生:蚊子每年害死70万人,别大意

文|莹妈01江苏有一个女孩子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不小心被蚊子咬了左边的眼睛,结果眼睛严重过敏,压根就睁不开了,左眼也算是瞎了,幸好右眼有一点点肿但没完全瞎,还能看到一点点。妈妈哭笑不得,把视频发到网上,万万没有想到,同款的网友还真不少。
人,要懂得适可而止(太对了) - 天天要闻

人,要懂得适可而止(太对了)

人生似一场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奇妙旅程,每一步都面临着抉择,每一次选择都影响着未来的走向。懂得何时该勇往直前、何时该急流勇退,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智慧;明白何时要全力以赴去争取、何时应谦逊礼让以退为进,是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适可而止,并非懦弱无能的表现,而是历经世事打
亲人去世,不掉眼泪的人,多半是这三种人,确实如此,不信不行 - 天天要闻

亲人去世,不掉眼泪的人,多半是这三种人,确实如此,不信不行

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就像一场漫长的旅行,有相聚的欢喜,也有离别的哀愁。小到日常的分别,大到生死的诀别,我们口中常说的“永远相伴”,在无情的时光面前,也不过短短百年。当亲人突然离世,为何有些人不会痛哭流涕?其实,没有眼泪,并不意味着感情不深,那些不流泪的人,大多是
吴艳妮刚上大学时被孤立哭诉,妈妈反内耗式教育:不理就不理,妈妈当你朋友 - 天天要闻

吴艳妮刚上大学时被孤立哭诉,妈妈反内耗式教育:不理就不理,妈妈当你朋友

近日,吴艳妮妈妈熊艳的一段访谈,引发网友热议。访谈中妈妈表示:吴艳妮就像是榴莲,人们对她的看法两极分化,从小教育她要有接受不被别人喜欢的能力。熊艳在访谈中回忆,女儿吴艳妮刚去北京体育大学上学的时候被孤立,整个竞技体校的女孩都不爱跟她玩,吃饭洗澡训练都没人陪,她就特别郁闷。哭着给自己打电话。熊艳开导她...
三篇小学生作文,却看得我落泪 - 天天要闻

三篇小学生作文,却看得我落泪

第一篇叫《妈妈》。孩子说:“除了妈妈,你在所有人那里都占内存,只有妈妈,连老师发群里的照片都舍不得删掉。”“占内存”——这属于像素时代的词,被孩子拿来度量爱的深浅。我们精心清理缓存、追逐流畅,妈妈却像一片永不告急的海洋,默默沉埋所有“我”的
真正的教育,不是“放手不管”,而是“逐渐引导孩子的主见” - 天天要闻

真正的教育,不是“放手不管”,而是“逐渐引导孩子的主见”

文|吴钩随笔很多家长会陷入两个极端:一个是把孩子当提线木偶,事事包办;一个是“过早放手”,什么都让孩子自己决定。可事实是——教育的真正目标,是让孩子有主见、有方向、有判断力,但不是让他在没有准备好的时候,独自面对人生风浪。孩子不是你的人生附
铅中毒不容忽视,孩子咬笔杆也有隐患吗?儿科医生提醒 - 天天要闻

铅中毒不容忽视,孩子咬笔杆也有隐患吗?儿科医生提醒

近日,铅中毒话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作为自然存在的毒性重金属元素,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十大最应关注的有毒化学品之一。生活中哪些物品含铅?铅中毒距离我们有多远?如何防范潜在的铅暴露风险?潮新闻记者采访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吴秀静。“爆米花、松花蛋等食品可能含有较高铅含量,长期食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