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胎二胎三胎,排行影响性格,需要父母的智慧去平衡

2021年08月27日22:43:18 育儿 1062

从80年代开始,我们处于独生子女时代。很少有机会关注老大,老二,甚至老三的性格差异。

随着国家二胎,三胎开放。做父母的,需要了解,家中排行可能会影响孩子性格。

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指出,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或给予的关注,会根据孩子的出生顺序而变化。

老大聪明,有成就需要,但害怕竞争。

老二喜欢竞争,性格中带有反叛因子,不认同权威。

老三有雄心,但懒散难以实现抱负。


一胎二胎三胎,排行影响性格,需要父母的智慧去平衡 - 天天要闻

老大原来是家里唯一的孩子,享受大人高度关注。

老二的出生,是老大的人生悲剧,研究表明,有一些老大,因为害怕与老二竞争,一蹶不振,开始走下坡路。

导致父母的失望,对他的评价越来越低。

老二就不同,一出生,就有兄姐,一辈子都处于竞争之中。

所以他喜欢竞争,不害怕竞争。“弱者为王”,他以婴儿,完全弱者的优势,顺利超越老大。


一胎二胎三胎,排行影响性格,需要父母的智慧去平衡 - 天天要闻

老三一出生,前面已经有两个兄姐了,父母的关注度可能没那么高。

与老大的年龄也差了很多,能力无法与之相比,所以,老三会放弃竞争,投靠老大,以取得保护所以,老三会比较懒散,不太愿意竞争。

既然这样,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宝爸宝妈要怎样做,才可以更好地平衡,让每个孩子成长得更健康呢?


一胎二胎三胎,排行影响性格,需要父母的智慧去平衡 - 天天要闻

老大需要关注。当他要求跟弟弟妹妹一样的待遇时,满足他。

比如,老大看到妈妈抱着老二,他也想被抱,可以放下老二,抱抱他。

要避免以“你已经长大了”为由拒绝他。

老三需要鼓励。孩子可能会经常比赛,跑步呀,吃饭呀,等等,妈妈在宣布结果的时候,可以说,二岁冠军,四岁冠军,六岁冠军。每个孩子都是冠军。

让老三知道他也是可以赢的。

他与兄姐的差别只是年龄。鼓励他去竞争,并且每次他都可以得到冠军,当然是他这个年龄阶段的冠军。


一胎二胎三胎,排行影响性格,需要父母的智慧去平衡 - 天天要闻

家庭就是孩子的世界。父母的爱,父母的关注,是孩子争夺的资源。

各位爸爸妈妈,要充分发挥高度同理心,仿佛自己就是那个孩子,设身处地的,去感受孩子所处的情景,感受孩子的内心世界,帮助每个孩子建立自信。

心理学有个理论,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孩子可以感受到,有一双眼睛,始终在关注着自己,那么他可以安心地做自己。

如果没有这双眼睛,他会用一生时间,去寻找这样一双眼睛。


一胎二胎三胎,排行影响性格,需要父母的智慧去平衡 - 天天要闻

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去爱,去积极关注每一个孩子吧。不管是老大老二,还是老三,都能够拥有一个治愈一生的童年!身心健康地成长!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孩子被蚊子咬后“眼瞎”,医生:蚊子每年害死70万人,别大意 - 天天要闻

孩子被蚊子咬后“眼瞎”,医生:蚊子每年害死70万人,别大意

文|莹妈01江苏有一个女孩子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不小心被蚊子咬了左边的眼睛,结果眼睛严重过敏,压根就睁不开了,左眼也算是瞎了,幸好右眼有一点点肿但没完全瞎,还能看到一点点。妈妈哭笑不得,把视频发到网上,万万没有想到,同款的网友还真不少。
人,要懂得适可而止(太对了) - 天天要闻

人,要懂得适可而止(太对了)

人生似一场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奇妙旅程,每一步都面临着抉择,每一次选择都影响着未来的走向。懂得何时该勇往直前、何时该急流勇退,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智慧;明白何时要全力以赴去争取、何时应谦逊礼让以退为进,是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适可而止,并非懦弱无能的表现,而是历经世事打
亲人去世,不掉眼泪的人,多半是这三种人,确实如此,不信不行 - 天天要闻

亲人去世,不掉眼泪的人,多半是这三种人,确实如此,不信不行

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就像一场漫长的旅行,有相聚的欢喜,也有离别的哀愁。小到日常的分别,大到生死的诀别,我们口中常说的“永远相伴”,在无情的时光面前,也不过短短百年。当亲人突然离世,为何有些人不会痛哭流涕?其实,没有眼泪,并不意味着感情不深,那些不流泪的人,大多是
吴艳妮刚上大学时被孤立哭诉,妈妈反内耗式教育:不理就不理,妈妈当你朋友 - 天天要闻

吴艳妮刚上大学时被孤立哭诉,妈妈反内耗式教育:不理就不理,妈妈当你朋友

近日,吴艳妮妈妈熊艳的一段访谈,引发网友热议。访谈中妈妈表示:吴艳妮就像是榴莲,人们对她的看法两极分化,从小教育她要有接受不被别人喜欢的能力。熊艳在访谈中回忆,女儿吴艳妮刚去北京体育大学上学的时候被孤立,整个竞技体校的女孩都不爱跟她玩,吃饭洗澡训练都没人陪,她就特别郁闷。哭着给自己打电话。熊艳开导她...
三篇小学生作文,却看得我落泪 - 天天要闻

三篇小学生作文,却看得我落泪

第一篇叫《妈妈》。孩子说:“除了妈妈,你在所有人那里都占内存,只有妈妈,连老师发群里的照片都舍不得删掉。”“占内存”——这属于像素时代的词,被孩子拿来度量爱的深浅。我们精心清理缓存、追逐流畅,妈妈却像一片永不告急的海洋,默默沉埋所有“我”的
真正的教育,不是“放手不管”,而是“逐渐引导孩子的主见” - 天天要闻

真正的教育,不是“放手不管”,而是“逐渐引导孩子的主见”

文|吴钩随笔很多家长会陷入两个极端:一个是把孩子当提线木偶,事事包办;一个是“过早放手”,什么都让孩子自己决定。可事实是——教育的真正目标,是让孩子有主见、有方向、有判断力,但不是让他在没有准备好的时候,独自面对人生风浪。孩子不是你的人生附
铅中毒不容忽视,孩子咬笔杆也有隐患吗?儿科医生提醒 - 天天要闻

铅中毒不容忽视,孩子咬笔杆也有隐患吗?儿科医生提醒

近日,铅中毒话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作为自然存在的毒性重金属元素,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十大最应关注的有毒化学品之一。生活中哪些物品含铅?铅中毒距离我们有多远?如何防范潜在的铅暴露风险?潮新闻记者采访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吴秀静。“爆米花、松花蛋等食品可能含有较高铅含量,长期食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