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諸葛亮和皮匠有啥關係?【諸子國學】

2023年06月21日18:40:42 歷史 339
俗語「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諸葛亮和皮匠有啥關係?【諸子國學】 - 天天要聞 俗語「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諸葛亮和皮匠有啥關係?【諸子國學】 - 天天要聞
1:42
* 所有內容視頻均從 YouTube 共享、轉發和嵌入。 如有違規或錯誤,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文章推薦

《中國整形美容外科史》讀後感 - 天天要聞

《中國整形美容外科史》讀後感

來源:重慶晨報我們正處在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很幸運趕上了這樣一個時代,並投身其發展與建設。恰逢其時,歷經十二春秋的鴻篇巨著《中國整形美容外科史》問世,貢獻給了我們這個時代、貢獻給了中國整形美容外科事業!
寫點生活|時隔50年重登建德鼠山 - 天天要聞

寫點生活|時隔50年重登建德鼠山

潮新聞客戶端 潘國峰 鼠山,又名子山。海拔約二千多米,位於建德市東南部的大洋鎮三河村、蘭溪市將軍岩景區對岸,蘭江中段。接近山頂有一巨大石岩,清水從岩頭滴入清水池,池旁有一龍皇廟。廟中有建德....
「五一」起,全國僅剩北京還能發電報!營業廳意外成打卡地 - 天天要聞

「五一」起,全國僅剩北京還能發電報!營業廳意外成打卡地

杭州將於5月1日起全面停止電報業務,屆時北京將成全國唯一可以提供發報業務的城市。記者發現,這一消息傳出後,不少北京市民特意趕到營業廳,與杭州的親朋互相致電,平均每天能發出七八十封電報。在北京聯通西單營業廳的一層,指引牌上除了有「寬頻業務」「移動業務」等字樣,還專門有一欄寫著「電報業務」。「電報是在這裡...
四川一落馬局長被2名政治騙子玩弄,前後拿出35萬追夢「仕途」 - 天天要聞

四川一落馬局長被2名政治騙子玩弄,前後拿出35萬追夢「仕途」

朱扎,男,藏族,1976年5月生,四川巴塘人,1998年8月參加工作,2001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甘孜州巴塘縣水利局黨委書記、局長等職務。2024年4月,朱扎因涉嫌嚴重違法,接受甘孜州鄉城縣監委監察調查。2024年5月,朱扎因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甘孜州巴塘縣紀委紀律審查。2024年7月,朱扎因嚴重違反黨的紀律,構成嚴重職務違...
乾隆帝活到89歲高齡,盤點他的母系家族,原來有長壽基因 - 天天要聞

乾隆帝活到89歲高齡,盤點他的母系家族,原來有長壽基因

導語:乾隆帝弘曆,是康熙帝皇孫,雍正帝的皇四子。他的祖父活到69歲高齡,在位61年,已經是很了不起了。然而,弘曆活到了89歲,而且在位時間60年,掌握朝廷實權長達64年。為了不超越他的皇祖,在位60年宣布將皇位禪讓給皇十五子永琰。那麼,乾隆
此二人才是三國第一武將和謀士,不要再被演義欺騙了 - 天天要聞

此二人才是三國第一武將和謀士,不要再被演義欺騙了

在三國那個英雄輩出的時代,關於誰是第一武將和第一謀士的爭論從未停止。有觀點認為此二人才是三國第一武將和謀士,但究竟是誰呢?從眾多史料及分析來看,在武將方面,關羽在正史中表現極為突出。《三國志》記載,關羽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
天賦異稟來形容黃興,都是高看天賦異稟這個詞了!黃興太牛了! - 天天要聞

天賦異稟來形容黃興,都是高看天賦異稟這個詞了!黃興太牛了!

黃興這個名字,提到的人可能沒孫中山那麼耳熟能詳,但要說起中國近代史上的牛人,他絕對是排得上號的。有人用「天賦異稟」來形容他,我倒覺得這詞兒有點配不上他,黃興的能耐和成就,甩「天賦異稟」好幾條街。他的一生,簡直就是為救國救民豁出去的真實寫照,

歷史分類最新資訊

張殿禮:槐家姓為乾隆帝賞賜_《槐花飄香》(小說)選載2 - 天天要聞

張殿禮:槐家姓為乾隆帝賞賜_《槐花飄香》(小說)選載2

編者按:「小說是一個民族的秘史」。收到老戰友張殿禮寄來的長篇小說《槐花飄香》,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展現在眼前,皖北農村半個多世紀的風雲變幻,由弱變強、由窮到富的壯麗詩篇在耳邊迴響。徵得老戰友同意,本平台將選載部分章節,讓讀者從中領略跨越世
印部長竟稱關稅戰是「千載難逢機會」 - 天天要聞

印部長竟稱關稅戰是「千載難逢機會」

印度部長竟稱關稅戰是「千載難逢的機會」,美經濟學家警告:別被華盛頓當作工具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傑弗里·薩克斯9日警告印度不要捲入美國的地緣政治戰略。據印度《商業標準報》報道,薩克斯當天在「崛....

全站最新資訊

傳台積電4月將漲薪3%至5% - 天天要聞

傳台積電4月將漲薪3%至5%

4月10日消息,據台媒《經濟日本》報道,晶圓代工龍頭大廠台積電過往每年都會在4月進行調薪,最新傳出消息顯示,台積電今年將例行調薪3%至5%。而另一大晶圓代工廠商聯電則預訂於5月進行調薪,調漲幅度也在3%至5%。
被母愛吞噬的孩子 - 天天要聞

被母愛吞噬的孩子

在諮詢室里,經常會看到被母愛吞噬的孩子。很多媽媽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會一直抓著孩子不放。比如,我們看到一些媽媽,孩子20多歲了,還和媽媽睡在一張床上,而且媽媽會給孩子提出很多建議,如何交朋友、外面很危險、你要怎樣做等。母親這樣的叮囑,好像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