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木星與土星相撞會如何?【中配】|大膽科學

2024年04月22日15:37:19 科學 62813
如果木星與土星相撞會如何?【中配】|大膽科學 - 天天要聞 如果木星與土星相撞會如何?【中配】|大膽科學 - 天天要聞
5:25
* 所有內容視頻均從 YouTube 共享、轉發和嵌入。 如有違規或錯誤,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文章推薦

面對AI抗命,該不該「如臨大敵」 - 天天要聞

面對AI抗命,該不該「如臨大敵」

(一)新華社援引英國媒體報道,美國一家研究機構最近公布了一系列針對各AI大模型的測試結果,其中,OpenAI的o3推理模型在得到「關閉」指令後,不僅拒絕執行,還篡改了代碼以免被關閉。只看這條簡短的新聞,很多人心頭一驚。「AI擁有自主意識」是
今早,雲南臨滄市永德縣發生地震 - 天天要聞

今早,雲南臨滄市永德縣發生地震

【來源:昆明信息港】據中國地震台網正式測定,5月28日7時21分在雲南臨滄市永德縣發生3.2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於北緯24.16度,東經99.41度。基礎背景 震中地形:震中5公里範圍內平均海拔約996米。
記者手記|看見那頭「熊」,一個年輕記者找回了「飢餓感」 - 天天要聞

記者手記|看見那頭「熊」,一個年輕記者找回了「飢餓感」

在寫這篇報道前,我先去翻看了《冰點周刊》副主編從玉華在《非虛構:時代記錄者與敘事精神》中寫下的一篇手記:此前讀書時,從老師對如何寫一頭「熊」的講述讓我一直念念不忘——她既不了解熊的領域,甚至對動物也無甚興趣,不懷期待地去了成都,出發前連同編輯在內的預期都是「因為缺稿,你就去吧,也就是個二流稿子了,沒...
夜探洞庭湖 熱成像儀記錄麋鹿母子回家歷險記 - 天天要聞

夜探洞庭湖 熱成像儀記錄麋鹿母子回家歷險記

這幾天,總台記者一直跟隨著湖南林業部門一起在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做監測調查。為了解洞庭湖麋鹿的夜裡活動情況,總台記者和保護區的工作人員,首次通過熱成像技術搜尋記錄洞庭湖麋鹿的身影。夜晚的洞庭湖深處,熱成像相機記錄到一隻雌鹿帶著幼崽在蘆葦叢中穿行,幼鹿跟在母親身後一跳一跳的。在行進過程中,雌鹿母子...
北斗專訪|無問芯穹夏立雪:如今更關注「用對晶元」而非「用貴晶元」 - 天天要聞

北斗專訪|無問芯穹夏立雪:如今更關注「用對晶元」而非「用貴晶元」

【編者按】「星漢燦爛,若出其里。」人工智慧邁入閃耀時刻。4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位於徐匯區的上海「模速空間」大模型創新生態社區調研。他指出,人工智慧技術加速迭代,正迎來爆髮式發展,上海要總結好以大模型產業生態體系孵化人工智慧產業等成功經驗,加大探索力度,力爭在人工智慧發展和治理各方面走在前列,產生示...
呼吸之友||電子煙真的是更安全的替代品嗎? - 天天要聞

呼吸之友||電子煙真的是更安全的替代品嗎?

破除電子煙迷思守護呼吸健康-Breathing Companion-關注呼吸之友,關注呼吸健康引言-TEACHING SEMINARS- 「電子煙無害」「替煙更健康」——這類營銷話術讓許多人誤以為電子煙是傳統捲煙的「安全平替」。然而,最新研究敲響警鐘:電子煙不僅未降低風險,反而可能將肺癌風險推高至38.7倍!今天,我們揭開電子煙的真相。電子煙...
被雲吸至8000米高空成「冰人」後奇蹟生還  當事人講述從遇險到脫險過程 - 天天要聞

被雲吸至8000米高空成「冰人」後奇蹟生還 當事人講述從遇險到脫險過程

央廣網北京5月28日消息(總台記者柴世文 白傑戈 景明)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報道,一位滑翔傘愛好者被氣流抬升到八千米高空,在低至零下40攝氏度的缺氧環境下死裡逃生的經歷,這兩天通過網路視頻和社交媒體廣泛傳播,備受關注。55歲的當事人彭先生昨晚接受總台記者專訪,介紹了自己從遇險到脫險的過程。 彭先生脫險後...

科學分類最新資訊

反違章、學標準、識隱患(116) - 天天要聞

反違章、學標準、識隱患(116)

一、違章隱患:某公司動火作業現場,氧氣橡膠軟管和乙炔橡膠軟管混用。二、違章查處依據:1)《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第1部分:熱力和機械》GB26164.1-2010 14.6.1 橡膠軟管應具有足以承受氣體壓力的強度,並採用異色軟管。氧氣軟管應用1
銳評|「工程師紅利」從何而來 - 天天要聞

銳評|「工程師紅利」從何而來

5月24日至31日是第二十五個全國科技活動周,豐富多彩的群眾性科普活動走進社區、校園、鄉村,進一步點燃了公眾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熱情。科技創新是當今中國一大熱詞。這種「熱」,不僅體現在國家層面的高度重視、制度安排,更見於社會層面
高區:這家中心累計服務500餘家企業!檢測服務就在「家門口」 - 天天要聞

高區:這家中心累計服務500餘家企業!檢測服務就在「家門口」

【來源:威海日報】5月19日上午,工信部威海電子信息產品實驗檢測中心電磁兼容檢測室的屏蔽實驗室中,技術人員正在和青島銘創恆瑞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技術人員李智超對一台呼吸機進行抗干擾測試。「樣品是18日下午送來檢測中心的,一共進行六項檢測。今天上
英國歷史上,最傑出最知名的4位科學家,是這四個嗎? - 天天要聞

英國歷史上,最傑出最知名的4位科學家,是這四個嗎?

英國歷史上,最傑出最知名的四位科學家,你認識幾個?在人類歷史上,英國以其璀璨的科學成就閃耀著獨特的光芒。從工業革命的轟鳴到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英國科學家們用智慧和汗水為人類文明的進步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們猶如夜空中的繁星,照亮了人類探索
《螞蟻帝國》人類社會的縮影?螞蟻的世界比宮斗劇還精彩! - 天天要聞

《螞蟻帝國》人類社會的縮影?螞蟻的世界比宮斗劇還精彩!

必小時候很多人都有觀察螞蟻的經歷。它們無處不在,無孔不入,遍布各個角落。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孩童會自然而然地觀察螞蟻,並為之著迷。它們總是忙忙碌碌,不知疲倦,像愚公移山一樣,一點點搬運食物。稍不留神,積少成多,它們竟能完成驚人的任務。小小的身

全站最新資訊

定向賽助陣迎全運,澳門「體育+文化+旅遊」激活城市魅力 - 天天要聞

定向賽助陣迎全運,澳門「體育+文化+旅遊」激活城市魅力

「銀河娛樂澳門城市文化嘉年華」日前在澳門荔枝碗船廠片區舉行。路環荔枝碗是澳門現存最大的船廠片區,也是華南地區保存至今較具規模的造船工業遺址之一,如今改造成以漁村文化為主題的休閑文化活動空間,並融入時尚元素和生活氣息,打造澳門離島特色文化地標。在澳門即將迎來2025年十五運會之際,嘉年華在此舉辦,恰逢其時...
4車道變3車道,車輛從高架衝出路面致車墜人亡?當地回應 - 天天要聞

4車道變3車道,車輛從高架衝出路面致車墜人亡?當地回應

據澎湃新聞報道,有網友反映,5月19日,其侄兒駕車經過廣東東莞環莞快速路虎門段,由於四車道變三車道,車輛從高架衝出路面後高墜,車內人員出現傷亡。出事的高架橋(圖片來源於網路)廣東省應急管理廳工作人員告訴極目新聞記者,他們接到相關報告,事故中有人員死亡。記者隨後聯繫到死者親屬,其表示,目前正在協商賠償。...
危機意識還是危言聳聽?數據揭示中國汽車產業的大盤依舊穩健向好 - 天天要聞

危機意識還是危言聳聽?數據揭示中國汽車產業的大盤依舊穩健向好

「中國汽車行業的『恆大』是誰?」近來,廣大網民紛紛化身福爾摩斯,各種分析剖析加解析,要讓潛伏在中國車圈的「恆大」浮出水面。大家這麼上心,源於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拋出驚天言論:「汽車產業的『恆大』已經出現,只不過沒爆出來而已。」以他的江湖地位,配上如此勁爆的話題,不出所料引發全網...
傳統車企的阿喀琉斯之踵 - 天天要聞

傳統車企的阿喀琉斯之踵

這兩天車圈最熱的話題,除了迪王七傷拳之外,就是深藍車機彈廣告了,車主群情激奮各種吐槽,深藍的領導還公開道了歉,道不道歉的其實並不打緊,我們困惑的是,已經2025年了,為什麼還有主流的新能源車品牌犯這種低級錯誤,這個開機廣告背後,其實是傳統車企的阿喀琉斯之踵,那就是跟市場環境、跟用戶需求一直脫節的企業文化...
刷臉教英語的吳彥祖,背後有個「局」 - 天天要聞

刷臉教英語的吳彥祖,背後有個「局」

在「教英語」之前, 吳彥祖已經跨界過多次了。 作者:馮璐 劉玉婷 「我想幫一些人提高他們的英語水平。是現實當中真的會運用到的英語,而不是在書本里看到的那種。」 ....
中國與東盟如何深化合作?商務部答每經:通過自貿區3.0版建設共同擴大相互開放,促進雙方產供鏈深度融合 - 天天要聞

中國與東盟如何深化合作?商務部答每經:通過自貿區3.0版建設共同擴大相互開放,促進雙方產供鏈深度融合

每經記者:張懷水 每經編輯:陳旭5月29日,商務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聚焦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相關情況,《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發布會現場向商務部提問:「近日,中國與東盟十國全面完成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能否請發言人介紹相關情況?下一步,在推進中國—東盟區域經濟合作方面,商務部還有哪些考慮?」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