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數字經濟宛如一股澎湃的浪潮奔涌而來,成為驅動城市發展的重要力量。從車輪上的便捷出行到指尖上的多元消費,從移動支付的便捷高效到屏幕前的智慧政務服務……數字經濟悄然編織起覆蓋生活全場景的智能網路,將便捷與高效融入日常。如今,這股數字化浪潮正悄悄改變著蘭州市民的生活方式,讓智慧生活觸手可及。
數字出行 暢通城市脈絡 開啟便捷之旅
對很多蘭州市民來說,都有這樣的經歷:高峰時段因道路擁堵常常在通勤路上耗費大量時間;繁華地段尋找停車位猶如大海撈針,不僅影響出行心情,還令其倍感焦慮。
時下,隨著數字技術在交通領域的廣泛應用,蘭州的交通脈絡梳理得更加暢通。「蘭停序」「交管12123」「暢達金城」等小程序成了市民手機中的常備應用,他們在這些小程序中自由切換,隨時享受著智能服務無縫銜接帶來的輕鬆感。
「以前出門盡量不選擇開車,擔心高峰期找不到車位。很多時候,圍著商圈轉二十多分鐘沒地兒停車是常有的事。現在有了尋找車位的小程序後,這種焦慮緩解了不少。」在張掖路附近工作的市民胡海一邊熟練地打開「蘭停序」微信停車小程序,一邊向記者吐槽曾經的出行窘境。
記者了解到,這款蘭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上線的智慧停車管理服務系統「蘭停序」微信小程序,如同一個隱形嚮導,能很快幫助車主精準找到車位,可提供周邊停車場信息、位置以及泊位數量等功能,有效解決了車主的停車難題。
在我市公交出行領域,蘭州公交集團的「暢達金城」App,集實時公交、響應公交、乘車刷碼、線路查詢等功能於一身,便捷、高效、智能的出行體驗,現已成為不少市民的「掌中寶」。「現在等公交車心裡有底多了。」市民王女士指著手機屏幕上實時跳動的公交車圖標告訴記者,「以前總擔心錯過車,現在不但能看到車輛到站台的距離,還能提前規劃換乘路線,就連等車時刷短視頻的時間都變得從容了。」
5月6日,記者走進蘭州公交集團智能調度指揮中心,看到巨大的電子屏幕上實時更新的車流、客流熱力圖不斷閃爍。「通過大數據分析,我們能準確預判高峰時段,靈活調整發車頻率。比如周末去徐家山公園、萬達茂等景區商圈的乘客增多,我們就會加密途經線路班次,讓市民少等車、少走路。」現場工作人員如是說。
記者從公交集團經營管理部獲悉,自新智能調度系統上線後,蘭州市公交車正點率提升至80%以上,乘客高峰平均候車時間縮短至8至9分鐘。
數字出行帶來的便捷感在蘭州中川機場T3航站樓同樣體現得淋漓盡致。航站樓智慧停車系統的落地,標誌著蘭州航空樞紐智能化建設邁上新台階。該系統引入了全套智能停車設備及移動管理App,打破了機場的空間束縛,實現多車場、多角色、全方位的移動管理,使機場智慧停車行業邁入了移動管理時代。與此同時,蘭州中川國際機場還設有自助泊車系統,在強大數字系統和AI攝像頭的支撐下,停車機器人可以替代駕駛員進行停車,讓旅客出行更便捷、更安全、更高效、更舒適。據蘭州中川國際機場相關人士介紹,智慧停車系統可實現多車場聯動管理,大大縮短旅客從下飛機到駕車離開的平均時間。
數字消費 暢享多元生活 引領消費新潮流
在消費領域,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打破傳統線下消費時空限制,深度滲透市民生活。從各大社交電商到直播電商,數字經濟不斷拓展消費場景,引領大眾走向更加多元便捷的生活方式。
清晨的張蘇灘蔬菜市場,已是人聲鼎沸,攤主的吆喝聲與掃碼支付的提示音不時地響起。「現在買根蔥都不用帶錢包,移動支付讓生活更便捷。」正在買菜的市民高偉向記者展示手機支付記錄,從水電燃氣繳費到醫院挂號,從線上訂餐、機票、酒店再到孩子課程培訓和家人健康管理,他的生活已被各種數字應用承包。
「我都記不清從什麼時候開始口袋裡沒裝過現金了。手機微信小程序和各種App的使用為生活加分不少,可以節省出大把時間。現在,除了店內用餐、剪髮、美容等體驗式消費以外,生活中的絕大多數需求可以不限時間和地域限制,一部手機就能通通搞定。」市民劉女士告訴記者,她為孩子購買了在線編程課,如果錯過直播還能無限回看,特別便捷。
採訪中,記者深切感受到數字消費場景日益多元化已涵蓋購物、公共交通、政務服務、跨境支付、數字娛樂、慈善捐贈等多個領域。在大家熟知的文旅領域,數字技術正重塑蘭州的「詩與遠方」,如打開「暢遊蘭州」小程序、甘肅省博物館等小程序,不但可以預訂門票還能看到景點介紹和導覽圖,並隨時感受VR沉浸體驗展。
數字金融 創新服務模式 點亮生活新通道
5月7日晚九點,蘭州正寧路夜市人頭攢動,烤肉的香氣與街頭霓虹燈交織。小吃攤主白師傅攤位前,掃碼支付提示音不時地響起。「以前收現金最怕收到假錢,找零也很麻煩,現在手機『滴』一聲就搞定。」他指著貼在攤位上的各種收款碼告訴記者,「現在除了微信支付,支付寶、雲閃付等還會隨機參與滿減活動,使消費者得了實惠,也為我的生意增色不少。」
如今,在蘭州的大街小巷,無論是繁華的商業街,還是街邊的小店鋪,甚至是流動攤販,移動支付已成為主流支付方式,支持微信、支付寶、雲閃付等支付手段。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市的「雲閃付」已覆蓋政務、交通、校園、醫療等行業領域以「雲閃付」App為核心,符合銀行業統一標準的二維碼、手機閃付、銀行App等各類型移動支付產品協同發展的多層次、多元化移動支付服務供給體系已初步形成。
在理財領域,數字金融的普惠性同樣得以體現。「數字金融的發展不僅改變了支付方式,還為市民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理財選擇。線上理財平台降低了理財門檻,可以讓更多金融消費者輕鬆參與其中。」農業銀行蘭州市分行理財經理告訴記者。
「我通過線上理財將一部分積蓄投到基金產品和積存金業務中,發現最大的好處是操作簡單方便,還能通過手機隨時查看理財收益和市場動態,還能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選擇不同的理財產品,非常適合我們這些上班族。尤其每天睡前看看理財收益,挺開心的。」市民趙玉琪與記者做了分享。
作為本土金融創新代表,蘭州銀行打造的百合生活網已成為助農新平台。該平台將金融業務與權益增值服務相融合,滿足消費者多元化需求。記者了解到,截至今年3月末,平台用戶數達190萬戶,百合生活網現已形成App、小程序等多渠道協同發展的運營模式,還可提供公共事業繳費、二維碼乘公交、車生活、電影票等多項便民服務場景。
「我們通過百合生活網『鄉村振興、蘭銀助農』公益主題活動,為甘肅省『甘味』農特產企業提供免費入駐、免費運營、免費宣傳的合作營銷政策,並對蘭州百合、天水櫻桃、民勤蜜瓜、隴南茶葉、靜寧蘋果等時令特產開展公益推廣活動。自2018年至今,涉農交易額達5700萬元,為眾多農戶和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推動了甘肅優質農產品走向更廣闊的市場。」蘭州銀行百合生活網負責人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專家建議
讓數字經濟既有速度又有溫度
「數字經濟的發展,深刻影響和改變了蘭州市民的生活方式。但不容忽視的是,老年群體對此仍存在數字使用障礙,大量老年人仍依賴人工窗口。這種『數字鴻溝』不僅體現在出行、消費等日常場景,在醫療、政務等領域也較為突出。」蘭州大學區域經濟與產業發展研究所所長李泉接受採訪時說。
李泉表示,構建政府、企業、社區之間協同的數字適老化服務體系勢在必行。如在社區設立數字驛站,通過一對一幫扶、情景模擬輔助引導等方式,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同時,各相關企業也應完善數據加密技術,建立消費者個人隱私保護機制。只有讓數字經濟既有速度又有溫度,才能讓發展成果真正更好惠及全體市民。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薛曉霞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