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元耳機的逆襲西聖Olite2讓我摘下千元AirPods的倔強

說到買這個西聖Olite2耳機,還要從北京早高峰的地鐵十號線,我的AirPods Pro第三次從耳廓滑落,耳機倉滾進鄰座大哥的公文包夾縫時說起,我終於意識到:一副不能"長"在耳朵上的耳機,降噪再強都是偽命題。直到遇見西聖Olite2,這個定價僅百元出頭的開放式耳機,竟讓我在擁擠的換乘通道里找回了我當初買耳機的初衷。

而作為天生耳道狹窄的"小耳星人",每次試戴入耳式耳機都像在受刑。只有戴西聖Olite2的ErgoFit2.0結構時有所不同,這有點像讓我想起第一次穿上無鋼圈內衣的舒適——沒有壓迫感卻異常穩固。在晨跑時大幅度甩頭,耳機依舊像被磁鐵吸附在耳廓;戴著它趴在工位午睡,耳屏軟骨處也感受不到任何硌痛。最絕的是眼鏡黨福音,金屬鏡腿與硅膠耳掛竟能和諧共處,這背後精準的3區支撐設計功不可沒。

續航上從早9點的通勤,然後掛在耳朵上一直連著藍牙聽播客,可以聽到加班後下班,就這麼說吧,使用西聖Olite2的續航焦慮幾乎為零。

本以為開放式耳機的音質會像隔牆聽歌,實際上在這款百元級別的耳機上西聖開啟了「作弊式」堆料,用這款西聖Olite2重刷《星際穿越》原聲帶。當管風琴的低頻震動順著耳骨傳導至太陽穴,直接讓我起了一身雞皮疙瘩。16*10mm超大動圈單元帶來的聲場,讓漢斯·季默的配樂不再是平面化的聲音轟炸,而是有了上下翻湧的立體維度。特別是高頻段的處理,銅管樂器的金屬光澤度保持得相當完整,完全沒有百元耳機常見的"塑料感"。

聲音外露也不用擔心,實測在晚上安靜的房間里玩「和平精英」,耳機裡面的槍聲四起和外界毫不相干,根本不會影響到別人睡覺,如果是在學校的裡面的話,鄰座同學就跟不會聽到漏音了。還有SonicFocus2.0技術讓聲波像經過精確制導的導彈,直抵耳道深處。對比某國際大牌的開放式耳機,Olite2的定向傳音效率至少提升30%,在安靜環境下也能守住隱私底線。

雖然價格不貴,但是通話降噪功能也沒有缺席,有時在地鐵里和朋友通話,西聖Olite2的雙麥AI降噪就能展現出驚人實力。背景里的地鐵轟鳴和到站播報被耳機過濾得乾乾淨淨,連對面都聽不出來我這通電話是在地鐵裡面接聽的。後來才知道,這個價位段配備全指向降噪麥的,西聖是獨一份。

而且除了音質好和佩戴舒適續航長,西聖Olite2的IPX5防水性能經受住了考驗。耳機表面的納米塗層讓汗液自動滾落的設計,比某些標榜運動的千元耳機更貼心。更意外的是,開放式結構反而解決了運動時骨傳導耳機的"顱鳴"困擾,又能保持環境音感知,夜跑安全性直線上升啊。

就這麼一款百元價位的耳機可以說人人都能買得起的耳機,實測在四人間的大學宿舍,Olite2既能隔絕室友機械鍵盤的嗒嗒聲,又不至於完全屏蔽宿管阿姨的查房提醒。凌晨趕論文時,270°聲場帶來的沉浸感剛好卡在專註與警覺的平衡點,這是入耳式耳機永遠無法實現的微妙體驗。

之所以有這麼好的體驗,性價比是不可或缺的一環,雖然大家可能看不到,但是他有著藍牙5.4晶元支持,傳輸十分穩定,還有聚能單元的釹磁體等級、甚至硅膠耳掛的醫療級觸感。這種"參數過剩"的產品思維,像極了手機界的某家早期作風——用旗艦標準做入門產品,在百元賽道玩起了田忌賽馬。


現在當我戴著西聖Olite2走過蘋果旗艦店,突然覺得玻璃幕牆上反射的AirPods廣告變得很可笑。因為西聖Olite2 這個定價策略精準卡位在"奶茶自由"與"輕奢主義"之間的神奇產品,正在重塑年輕人的消費認知:原來舒適與音質從不是價高者的特權,就像咖啡館裡30元的精品手沖,有時候比星巴克的典藏系列更讓人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