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勛回應DeepSeek衝擊:算力需求將被推高,晶元反而更吃緊

財聯社3月20日訊(編輯 趙昊)英偉達ceo黃仁勛最新表示,中國人工智慧企業deepseek發布的r1模型只會增加對計算基礎設施的需求,因此,擔憂「晶元需求可能減少」是毫無根據的。

當地時間周三(3月19日),黃仁勛在gtc大會與分析師和投資者會面時表示,外界先前對「r1可能減少晶元需求」的理解是完全錯誤的,未來的計算需求甚至會變得要高得多。

今年1月時, deepseek發布的r1模型引發了市場轟動,該模型開發時間僅兩個月,成本不到600萬美元,僅用約2000枚英偉達晶元,但r1在關鍵領域的表現能媲美openai的最強推理模型o1。

這導致不少人質疑,美國眾多大型科技公司在人工智慧模型和數據中心上投入大量資金的意義。英偉達股價於1月27日當天暴跌近17%,上周股價續跌至去年9月份以來的最低水平。

不過,英偉達的幾位大客戶都在近期的財報中重申了對ai的支出計劃。有媒體分析發現,最大幾家數據中心運營商的支出,實際的增長速度要比預期攀升得更快。

在分析師會議上,有人提到英偉達一些客戶正在開發自研晶元,試圖取代英偉達的產品,例如谷歌正在與博通合作研發asic晶元。對此,黃仁勛辯稱,許多asic並不能投入到數據中心之中。

黃仁勛認為,這些大客戶需要更好的晶元,來從其基礎設施中獲取更多收入,而不是使用便宜的替代品來節省成本。他補充稱,ceo們都非常擅長數學,因此他們不會只簡單地關注成本。

黃仁勛指出,競爭對手的晶元產品無法與英偉達hopper設計相媲美,而當前blackwell的性能甚至還要比hopper強大40倍。

黃仁勛還展示了一些數字,表明公司同期收到的blackwell訂單要遠多於hopper。他提到,這還只是來自雲提供商的訂單,其他公司在ai數據中心上的支出將進一步增強這些數字。

黃仁勛提到,如果美國經濟陷入衰退,企業客戶可能會把更多投資轉向ai設備——因為這正是他們業務增長的所在。

他還表示,特朗普政府擬議的關稅政策,對英偉達短期內只會產生很小的影響,因為公司將繼續把產品線中最重要部分的製造轉移到美國。

黃仁勛表示,英偉達已經在使用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工廠的產能,隨著其供應商增加產能,英偉達將增加使用量。

(財聯社 趙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