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了解產業大事
每日頭條芯聞
華大九天擬購買芯和半導體控股權
瑞芯微回應「rv1126/1109機器視覺領域晶元缺貨並大幅漲價」,稱已通過多種手段全力保障供應
消息稱美光對nand快閃記憶體新訂單平均漲價11%
消息稱麥格納將在奧地利為小鵬、廣汽組裝skd汽車,從而規避歐盟高額關稅
禾賽科技或將開設首家海外工廠
光庭信息擬收購楷碼科技100%股權,計劃整合日本客戶資源
傳小米汽車在德國慕尼黑設立研發中心
寶馬宣布與華為達成合作,為中國用戶開發基於鴻蒙next系統的智能應用生態
泰國批准27億美元數據中心和雲服務投資
比亞迪或考慮在德國建立歐洲第三家工廠
trendforce稱2024年全球前十大ic設計公司營收合計增長49%
三星電子展望未來hbm內存:定製版本縮減i/o面積佔用、基礎晶元內置加速器
中國信通院:2025年1月國內市場手機出貨量2724.3萬部,同比下降14.3%
洛圖科技:2024年中國大陸顯示器出口量超1億台,北美市場佔比近3成
1
【華大九天擬購買芯和半導體控股權】
3月17日,華大九天公告,其正在籌劃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等方式購買芯和半導體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權,因有關事項尚存不確定性,為了維護投資者利益,避免對公司證券交易造成重大影響,經公司申請,公司股票自2025年3月17日開市時起開始停牌。
華大九天預計在不超過10個交易日的時間內披露本次交易方案。華大九天與本次交易的主要交易對方已簽署意向協議,初步達成購買資產意向。
公告顯示,本次交易事項尚處於籌劃階段,初步確定的交易對方為上海卓和信息諮詢有限公司、上海翔文敏慎信息諮詢有限公司、上海和皚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上海言慎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上海奕蒂皚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上海斐特嘉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上海斐而特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上海美皚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
2
【消息稱美光對nand快閃記憶體新訂單平均漲價11%】
據台媒報道,nand快閃記憶體主要原廠之一美光提高新訂單價格,平均漲幅約11%,對此前的市場傳聞進行了一定意義上的確認。
本輪原廠漲價潮的推手之一則是美光重要nand生產基地新加坡工廠於今年1月一度發生突發斷電事故,造成部分晶圓產能的損失。而這一意外在整體減產的趨勢下進一步影響後續供貨狀況。
除原廠主動減產和意外事故外,本輪nand漲價的另一大驅動因素則是ai熱潮下大容量企業級固態硬碟需求旺盛,此外關稅的增加也有影響。預計nand市場將進入供小於求的狀態。
3
【禾賽科技或將開設首家海外工廠】
據外媒報道,自動駕駛汽車激光雷達製造商禾賽科技計劃明年開設第一家海外工廠,主要原因是規避關稅風險及擴大產能,相應工廠將於2026年投產,不過禾賽科技並沒有透露具體海外工廠選址。
有消息稱,梅賽德斯-賓士計劃在智能駕駛汽車中應用禾賽科技的激光雷達感測器,這是外國汽車製造商首次將這種中國製造的技術用於在中國境外銷售的車型。
4
【傳小米汽車在德國慕尼黑設立研發中心】
近日,有消息傳出,小米汽車正在德國慕尼黑建設研發中心,並在當地大規模招聘高級經理、運營、整車/底盤工程師等人才。此舉是為了適應海外市場的語言環境,同時也為研發中心的建設提供保障。
此前,小米已經成功挖來了兩位德國汽車業的資深人士,分別是曾任法拉利空氣動力學工程師的ricard aiguabella macau和bmw前工程師rudolf dittrich。
此前小米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雷軍表示,該公司計劃在2030年之前在歐洲銷售小米汽車。本月初,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在西班牙巴塞隆納的全球發表會上表示,小米汽車計劃於2027年進軍海外市場。
5
【比亞迪或考慮在德國建立歐洲第三家工廠】
據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比亞迪正考慮在德國建立其在歐洲的第三家工廠。
比亞迪執行副總裁李柯本月早些時候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除了正在匈牙利和土耳其建設的兩座工廠外,公司計劃在未來兩年內再建一座面向歐洲市場的工廠。不過,她未透露具體選址。
知情人士稱,德國是比亞迪的優先選擇,但高昂的勞動力和能源成本,以及較低的生產效率和靈活性,使得這一選項在比亞迪公司內部仍存爭議,最終決定尚未敲定。該知情人士還表示,比亞迪傾向於在西歐建廠,以增強品牌認知度,並贏得歐洲消費者的認可。
6
【trendforce稱2024年全球前十大ic設計公司營收合計增長49%】
根據trendforce研究顯示,2024年全球前十大ic設計業者營收合計約2498億美元(當前約合1.81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9%。ai熱潮帶動整體半導體產業向上,特別是英偉達2024年營收成長幅度高達125%,與其他廠商拉開明顯差距。
展望2025年,由於先進半導體製程有助於ai算力增長,各種大型語言模型(llm)持續問世,加上deepseek等新型開源模型有機會降低ai成本門檻,助益ai相關應用從伺服器滲透至個人設備,邊緣ai設備將成為下一波半導體的成長動能。
trendforce表示,ai依賴的高端晶元需要龐大資本和先進技術投入,廠商進入市場的門檻高,造成明顯的領先者寡佔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