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志偉
實習生 張馨月
「用deepseek寫劇本」「人工智慧助力教育發展」……今年全國兩會,「人工智慧+」成為高頻詞,不少代表委員圍繞人工智慧的融合發展建言獻策。全國兩會前夕,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實施的一項有2009人參與的兩會調查顯示,今後幾年,受訪者認為年輕人在人工智慧與大數據行業會有更多用武之地,獲選率為58.3%。
蔡雯就讀於浙江一所高校,大二時從電子信息專業轉到了人工智慧專業。「人工智慧專業學習的內容更貼近現實生活,比如可以與智慧醫療、智慧教學相結合。而且現在市場上對人工智慧專業的人才需求很大,未來找工作可能容易一些。」
蔡雯關注到,在今年全國兩會上,deepseek成為熱議的話題。她說,在課堂上,任課老師也提醒大家,要注重把ai工具與不同工具、不同場景結合起來,提升專業能力。「我看到有代表委員建議把人工智慧融入不同的教育階段。我覺得在這個時代,學習代碼、學會運用人工智慧工具很重要,要與時俱進。」
「互聯網行業的發展前景挺好的。」00後錢歲寒在安徽一所高校學習互聯網新媒體運營專業,她身邊有不少同學到互聯網企業實習,她感覺這個行業就業機會比較多,希望以後能從事產品運營和內容生產相關的工作。
調查中,45.4%的受訪者看好新能源行業,43.5%的受訪者看好互聯網電商行業,39.9%的受訪者看好文化旅遊、特色民宿行業,37.3%的受訪者看好養老服務業。
中商行(北京)國際會議展覽有限公司董事長、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協會自駕游專業委員會主任王培新,從事文旅行業已有20多年了。他認為,近幾年文旅市場火爆,旅遊逐漸成為不少人的剛需。「旅遊是一種需要親臨現場的活動,即使線上雲遊的技術再發達、畫面再逼真,也不太可能減少大家實地旅遊的需求,未來這個行業會有更多適合年輕人發展的機會。」王培新說,最近有旅遊院校的老師來談合作,希望能讓學生到企業參觀學習,「我覺得這是件好事,能讓學生提前了解到這個行業真實的工作場景是什麼樣的,需要哪些工作技能等,對他們未來就業更有幫助」。
錢歲寒關注到今年全國兩會有許多關於大學生就業的議題,尤其是人工智慧與大學生求學就業的相關話題和建議。「希望互聯網企業、科技企業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習崗位,讓學生在實習中學習到有用的工作技能,也希望高校與這些企業加強合作,邀請工作人員到高校開展講座、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將專業所學和行業所需結合起來。」
乙巳年正月以來,《哪吒之魔童鬧海》爆火,票房和觀影人數屢創新高,極大地提升了大眾特別是廣大青年對動畫製作行業的關注和認可。在此次調查中,有37.0%的受訪者表示看好動畫製作行業的發展前景,預期年輕人在這一行會有更多用武之地。
此次調查中,獲得一成以上受訪者看好的行業還有:影視與文化演出業(29.0%),跨境貿易行業(28.4%),生物醫藥行業(25.2%),農業現代化產業(24.2%),汽車、高鐵、大飛機等高端製造業(23.1%),低空經濟產業(21.4%),物流與交通運輸業(19.5%),體育運動與健身行業(18.5%),媒體傳播行業(16.7%)。
參與此次調查的受訪者中,00後佔20.1%,90後佔50.9%,80後佔24.8%,70後佔3.7%,60後佔0.5%。高中及以下學歷佔7.9%,大專、高職佔25.1%,本科佔63.5%,碩博研究生佔3.5%。
(應受訪者要求,蔡雯、錢歲寒為化名)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