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站上萬億市值:「三箭齊發」的雷布斯「平衡術」

農曆蛇年剛開工不久,小米集團(01810)就迎來了市值突破萬億元的「開門紅」。

截至2月7日收盤,小米集團股價上漲4.69%,報42.45港元,總市值達到1.07萬億港元(約合人民幣1萬億元)。據此,小米集團正式進入全球市值100強企業行列,並由此成為中國市值最高的汽車企業。

事實上,自2025年以來,小米集團股價就一路上行,累計漲幅已超過20%。放眼全球車企,小米集團市值僅次於特斯拉(約合人民幣8.63萬億元)和豐田(約合人民幣2.15萬億元),在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車企業中排名第三。

「小米汽車將是人生中最後一次的重大創業項目,願意押上人生全部的聲譽,為小米汽車而戰。」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在擁擠的新能源汽車賽道毅然入局造車,豪言壯語猶在耳邊,造車之夢已走進現實。小米su7上市交付不到一年來取得的成績,也成為支撐小米集團股價上行的最重要動力。

《財中社》梳理髮現,自2024年4月小米su7開始交付以來,小米市值就像坐上了「狂飆」的火箭,市值累計漲幅近190%。根據交付數據,小米汽車在2024年不到9個月時間裡,一共交付了超過13.5萬輛新車,2025年交付目標設為30萬輛。

2月7日,雷軍亮相小米汽車工廠並表示:「我在汽車工廠的研發中心,窗外就是塗裝車間。今天我和製造同學們會認真討論,在確保質量和生產安全的前提下,如何進一步提產。」

2025年1月,小米汽車預估銷量達到2萬輛,排名第11位,已連續第4個月交付量超過2萬輛。相關資料顯示,小米汽車並不缺訂單,更為緊迫的問題正是如何快速提升產能——「雷布斯」還手握10萬輛以上沒有交付的訂單。

在小米su7因爆單而產能「消化不良」的困境面前,雷軍顯然不願意在造車淘汰賽關鍵期放過任何錯失市場的機會,產品高端化、系列化將成為重要舉措。

據雷軍透露,作為小米汽車高端化的年度作品,小米15 ultra和小米su7 ultra,將在2月底同場發布。其中,小米su7 ultra預售價定為81.49萬元,將提供五種配色。小米汽車還為小米su7 ultra設定了全年銷量超過1萬輛的目標。

《財中社》了解到,目前,小米su7 ultra的靜態品鑒活動已在全國範圍內展開,42座城市共計112家門店均擺出了展車。

更受關注的在於小米首款suv——小米yu7。最新消息稱,該車型將有望最快在今年6月或7月上市,定位中大型suv,預計售價在23.99萬—35萬元之間,競爭對手直接鎖定特斯拉新款model y。

面對產能壓力,小米汽車正在嘗試各種創新性的解決方案,包括優化生產流程、提高設備利用率、加強人員培訓等。但顯然,僅靠北京工廠或很難從根本上緩解在手訂單消化不良、下單長時間排隊提車難題。

其中,小米汽車一期工廠額定年產能為15萬輛,月產能約1.25萬輛,而近幾個月實際交付量已連續突破2萬輛。該工廠目前實行24小時雙班生產,不間斷趕工。小米汽車二期工廠設計產能也為15萬輛,尚在施工當中,有望在今年6月中旬竣工,最快於7月投產。

事實上,早在2024年底,業內就傳出消息稱,為了保障產能與質量,小米在生產製造方面可能會選擇東風汽車作為代工夥伴,即位於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軍山街雲峰大道8號的東風汽車雲峰工廠。不過,這一消息至今未得到官方證實。

儘管出於地方博弈、爭奪稅源等客觀原因,小米汽車工廠尚未和湖北省產生交流,但雷軍作為湖北人和武漢大學校友,一直活躍在湖北省和武漢市政商界。小米集團近期在武漢市的一系列投資布局動作,也顯示了其決心和雷氏「平衡術」。

據武漢市東湖高新區2月6日發布的官方消息,在蛇年首個工作日(2月5日),光谷左嶺大道東側,小米智能家電工廠項目建設現場如火如荼,500餘位建築工人和上百台大型機械同步作業,24小時不停工。開工僅兩個多月,這一佔地面積751畝的工廠,項目主體建設進度已達到60%。

小米集團此前提供的資料顯示,2024年11月26日,小米智能家電工廠正式奠基開工;2025年1月20日,工廠項目實現結構性封頂工廠項目實現車間鋼構主體封頂,用時不到兩個月。

據介紹,小米智能家電工廠一期項目聚焦空調品類,規劃六大核心分廠,全面覆蓋家用及家中空調的裝配生產。工廠從前期規劃就以「數字化、智能化」為核心指引,驅動先進位造工藝升級,力爭打造全球領先、高效的空調智能工廠,從而保證向用戶及時交付高品質的智能空調。

在此前的2024年10月,小米智能家電實驗中心已在小米武漢科技園全面啟用。隨著小米智能家電工廠開工建設,也預示著小米大家電業務正快速崛起,並逐步構建起產研一體化的綜合實力,形成研發、生產、銷售及售後全鏈路閉環,全面看齊行業頭部廠商。

小米集團大家電部總經理單聯瑜表示,小米智能家電工廠項目一期是小米集團第一個空調工廠,同時籌建的還有百餘間先進實驗室,實現設計、研發、生產閉環,預計2025年11月正式投產,2026年大規模量產。

小米智能家電工廠是小米集團繼小米手機智能工廠和小米汽車工廠後的又一座大型智能工廠。「武漢市將成為小米智能家電全球製造能力起點,實現可複製的智能標準工廠。」單聯瑜說。

數據顯示,2024年三季度,小米集團創造了單季史上最強業績,營收同比增長30.5%。其中,空調、洗衣機出貨量同比增長分別達到55%、50%。汽車和智能家電兩大主力板塊全面發力,雷軍在平衡北京和武漢產能布局的同時,小米集團股價、市值如何書寫新的傳奇,將成為資本市場最大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