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隨著科技的發展,AI技術成為了時代潮流和發展大勢,並深深滲透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豆包、文心一言、kimi等等,都是AI發展的產物,並在短時間內成為「媲美百度」的存在。
這些AI膾炙人口的現象背後,體現了國家科技數字的新型生產力。
近日,一款國產AI軟體deepseek橫空出世並迅速走紅,甚至驚動了美國!
因為美國自恃「科技霸主」,認為美國的AI技術和背後支撐的算力都遠遠甩開他國一大截,可是沒想到deepseek的技術模型竟然超過了他們本土研發的人工智慧軟體!
這昭示著美國的AI市場會受到衝擊。所以,無論是AI領域的重要投資人馬斯克,美國AI晶元龍頭企業英偉達的CEO黃仁勛,還是剛剛上任的特朗普都慌了!
新興的deepseek
首先,我們要知道deepseek的本質就是一款具備多個模型組的人工智慧軟體。
那麼,我們先來談談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是試圖理解並和擴展人類智能的學科分支,簡單來說,就是人類用人類的智慧製造為人類服務的機器。
眾所周知,國際競爭不僅是軍事和經濟等硬實力的競爭,科技和文化等軟實力的競爭也不容小覷。而人工智慧領域的競爭更是尤為激烈,各國都摩拳擦掌,紛紛秀出自己的看家本領,渴望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佔據制高點。
deepseek是我國新研發出的人工智慧軟體,在2023年10月首次公開,其後更是更新開源了第二代模組和新版本,而就在2025年的1月20日,deepseek-R1模型橫空出世,猶如一顆驚雷,在AI軟體研發屆掀起了不小的水花。
令所有人震驚的還在後面,deepseek在國內外迅速流行起來,僅僅7天後,deepseek霸佔了中國區和美區蘋果應用商店的榜首。一時間,deepseek可謂是風生水起,成了用戶們手機上的紅人。
而其發展之快更是離不開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就是成本低廉,這也是讓馬斯克「破防」的最大原因。
deepseek僅用了馬斯克投資創立的OpenAI6%的開發成本,就能研發出超越了OpenAI的模組和算力。
其次是完全開源,無需依賴國外雲服務,企業內部便可在國內進行維修和更新開發。
不依附於國外技術,意味著deepseek的發展沒有國外的技術制衡,發展前景廣闊。
此外,開放的使用政策也為deepseek在全球領域的發展提供了助力。
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deepseek在全球範圍內都提供使用,它的發展前景不僅局限於國內,而是更具有全球視野。
馬科斯連發數帖以求救
作為世界強國,自二戰以來美國便有一個願望,那就是成為世界霸主,為此甚至不惜拉一些小國當跟班挑釁穩定的政治局面。成為世界霸主必然要經濟軍事科技等軟硬實力皆優。
然而,美國好不容易熬走了蘇聯這個競爭對手,在迫切渴望獨大之時又迎來了新對手中國。
而人工智慧領域的競爭,是科技軟實力競爭的縮影,更是中美競爭的冰山一角。
deepseek的成功,徹底讓美國慌了,尤其是AI領域的重要投資人馬斯克。
要知道,馬斯克之前可是極為看好自家的OpenAI的發展前景,並投資了幾十億美元,與國AI晶元龍頭企業英偉達合作,購入了上萬晶元在庫房裡堆積。
按照他們的計劃來講,如果OpenAI能在AI領域起到壟斷性的作用,那麼這些晶元將會是他們最重要的王牌,這些晶元會產生天價利潤,將AI領域的控制權牢牢握住美國手上。
然而,物競天擇,適者生存。AI市場就那麼大,deepseek的橫空出世和其低成本高效率的模式使得OpenAI的市場份額被一步步壓縮。
馬斯克的晶元美夢打了水漂,甚至,幾十億美元都砸在裡面了,逼得馬斯克一連發了數帖「求救」信息,表示對deepseek的難以置信,企圖為OpenAI再爭取一些,可是誰又能成為他的救世主呢?
而馬斯克連發的求救帖情緒複雜,最多的是慌張懊惱,如今的局面已經不受他控制了!
其次是不甘心,不甘心曾經眾星捧月般的OpenAI一朝跌落神壇。
最後是無奈,不得不承認DeepSeek確實比OpenAI具有更顯著的優勢。
馬斯克對於這一結果即使再怎麼惱怒求救,也無力回天了,美國終究是認輸了。
特朗普政府眼下也一定處於焦頭爛額之中。
特朗普才剛剛再次重返白宮,僅僅不到半個月的時間,美國引以為傲的OpenAI就遭到了中國所研發的deepseek的強烈衝擊,美國科技制霸的虛偽面具可謂是碎了一地。
特朗普密會黃仁勛
面對前景一片廣闊的deepseek,為了減少如流水般虧損的前期投入,更為了保住自己「科技霸主」的烏紗帽,美國總統特朗普於1月31日與美國AI晶元龍頭企業英偉達的CEO黃仁勛進行了會面。
這時候我們便不得不提一下這位黃仁勛了!
黃仁勛是一位美籍華人,在科技領域影響深遠。
他憑藉敏銳的商業眼光快准狠的捕捉到人工智慧的市場前景,更是使他所創立的英偉達提前押寶人工智慧的晶元製造,使英偉達一躍成為美國AI晶元的龍頭企業。
這是有人會發問了,他既然是美籍華人,那麼中美神仙鬥法,他會選擇站在哪一邊呢?答案是站在有利於英偉達發展的那邊。
別忘了,他是一個商人,商人會看重的便是利益。與其說他在選擇中國或美國,不若說他站在蹺蹺板上移動,在美國最需要時彰顯其龍頭晶元企業的優勢,偏向美國幾分。但是,他又不可能完全放棄中國,因為中國有著廣闊的市場,也仍是其收入重要來源地之一。
而,deepseek對OpenAI甚至整個美國人工智慧領域產生強烈危機感的當下,為了英偉達與馬斯克合作的晶元,為了不失去美國整個晶元大客戶,為了英偉達的利益,黃仁勛就「緩解deepseek的衝擊」「晶元問題」與總統特朗普進行會面密談。
美國認輸了
俗話說的好,人們對於事物的認識,往往是從兩種不同事物的比較而愈益明確。
同為人工智慧軟體,同樣背靠大國,但deepseek和OpenAI目前截然不同的狀況不僅體現了中美兩國選擇的差異,更突出了中國的廣闊胸懷。
以前曾聽說這樣一個故事,甲是某個美妝公司的總裁,在市場上一家獨大,頗有壟斷之勢。而乙也想開拓美妝領域的市場,甲聽後不但沒有生氣,反而欣然接受了。
甲說市場很大,競爭才能帶來新的活力,只有沒腦子的人才會草木皆兵,把一切當成假想敵。
這則小故事中,甲非常深謀遠慮,並且有著長遠的視野和敏銳的市場思維,他認為只有在競爭中才能更好的激發市場的新活力。
中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競爭中正擔任著如此開明的角色,deepseek開放的使用政策是全球都有機會進行嘗試,而deepseek正是在大範圍的使用中不斷的加以改進更新,中國意義在於全世界共勉,無論是個人亦或是企業,共同享受人工智慧為人類帶來的便利。
中國始終貫徹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把全世界看作一個大家庭,由衷的希望人工智慧能為人類群體做出貢獻。
反觀美國,在OpenAI的研發前景尚可時,在開源上便已經有了壟斷的心思,與英偉達合作提前收購了許多晶元,作為將來的利益捕獲。
並且,個人在中國大陸想要直接使用OpenAI是較為困難的,企業只有進行申請並經過嚴格審查通過後才可以使用。況且美國一直以「科技霸主」的名號示人,但願美國能早日明白一個道理:市場競爭才能帶來新的活力。
然而兩者不同的結局,不僅是中國科技實力空前發展的見證,也是美國科技霸權表象的粉碎。
deepseek,tiktok等中國軟體的在美流行,使美國不得不暫時低下頭。
這一仗,美國終究是認錯了,錯在了在OpenAI的開源上過於強調自我,錯在萌生了壟斷的念頭反而損人而也不利己。
AI領域的未來
總而言之,中美兩國沒有硝煙的科技戰爭以AI軟體正式打響,美國對中國會出台怎樣的政策來自救?中國又會以怎樣的方式進行回應?世界範圍內AI領域會受怎樣的影響?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但是我們不能否認的是,當今時代是AI的時代,是科技的時代,是人類與人工智慧磨合的時代。
無論是deepseek還是OpenAI,無論是tiktok還是ChatGPT,都是人工智慧的一個縮影,已經深深的嵌入我們日常的生活當中。
而人工智慧的發展也不僅於此,對於全球產業鏈的影響和勞動力的更新換代,人工智慧帶來的一些新興的機遇與挑戰。值得我們人類共同去細細品味。
2025年春晚上機器人穿著東北大花襖轉手絹的一幕引發熱議,從中也可有所感悟,人工智慧終究是機器,是人類對於智慧的一種開發,主導權還是在人類手中。
至於是讓機器人精準的轉手絹,還是精確的拋出炸彈,終究歸於人類的控制。
如果全世界的人類不論種族,不論國家,不論膚色,能夠美美與共和睦相處,讓AI發揮其真正有的作用,那麼AI領域的未來將是一路繁花。
結語
從美國AI屆著名投資人馬斯克的「求救帖」和美國認錯的態度來看,科技競爭日益激烈。
國際局勢風雲詭譎,各國競爭明爭暗鬥。在這個科技發展的新時代,軍事力量已經不再是衡量一個國家實力的唯一標準,科技、經濟、軍事、文化等軟實力和硬實力的綜合力量才是新一輪競爭的焦點。
作為香餑餑的人工智慧領域,適當的競爭能夠激發活力,希望世界不再被壟斷的陰霾所覆蓋,取而代之的是充滿生機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