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華為數字中國行2024·安徽新質生產力創新峰會在合肥舉行。本次峰會由安徽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安徽省教育廳、安徽省科技廳、安徽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安徽省數據資源管理局、合肥市人民政府指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主辦,旨在助力安徽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人工智慧和數字經濟發展高地。
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書記張紅文,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出席並致辭。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李中出席,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鄭緯民作主旨演講。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主任單志廣,省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以及有關企業代表、華為生態合作夥伴等參加。
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書記張紅文在致辭中說,近年來,合肥與華為公司在人工智慧、低空經濟、數字化轉型等領域全面深化合作,取得了一系列豐碩成果。
華為公司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在致辭中提到,近年來,安徽省特別是合肥市在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和新興產業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在算力建設領域,華為助力安徽打造人工智慧產業基地,並與科大訊飛合作在合肥市打造了全國首個萬卡集群;在製造領域,華為服務百餘家安徽企業,與江淮、奇瑞合作推出的尊界、智界市場反響良好;在城市建設方面,華為賦能多城數字化、數字經濟、城市安全、數字政務發展。未來,華為將與合作夥伴,共同推動安徽省區域數字經濟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華為公司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 余承東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鄭緯民帶來了題為「支持人工智慧大模型的系統軟體」的主旨演講。鄭教授表示,大模型生命周期的五個環節分別包括數據獲取、數據預處理、模型訓練、模型微調和模型推理。想要持續提升自主創新ai生態系統,需要做好系統設計和相關軟體優化。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 鄭緯民
四項發布三項簽約
共建基地培育數字工匠
峰會期間還舉辦了一系列重磅發布與簽約儀式。正式發布的江淮汽車尊界超級工廠全球樣板點,標誌著江淮汽車在智能製造領域邁出了堅實步伐。
江淮汽車尊界超級工廠全球樣板點發布儀式
由省市發改委、科技局、工信局、數據局指導,合肥市大數據資產運營有限公司聯合生態合作夥伴共同打造的人工智慧應用生態公共服務平台(合肥)成功發布,構建算力、數據、模型及應用生態等全面服務架構體系。市大數據公司將與華為、訊飛、智象未來、三大運營商等生態合作夥伴強強聯合,圍繞訓推算力適配、模型調優、ai人才培養等方面展開更深層次合作,共同探索人工智慧場景應用新機制。
人工智慧應用生態公共服務平台(合肥)發布儀式
發布的皖北煤電集團人工智慧大模型標誌著人工智慧技術在傳統能源行業的廣泛應用前景得到了進一步的拓展和深化。通過智能化手段,企業能夠更加精準地預測市場需求,優化生產流程,降低運營成本,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佔據有利地位。
皖北煤電集團人工智慧大模型發布儀式
類腦電力視覺大模型的發布進一步推動了人工智慧在電網巡檢等領域的創新應用。類腦電力視覺大模型利用先進的圖像識別和分析技術,能夠實時監測電網設備的運行狀態,及時發現潛在的故障和安全隱患。通過這種智能化的巡檢方式,電力系統能夠更加穩定和可靠地為社會提供電力支持,確保電網的高效運行和電力供應的安全性。
類腦電力視覺大模型的發布儀式
「徽智雲海」ai賦能安徽高校教育和科研全場景應用平台正式啟動,未來將為安徽省內高校提供普惠的校園公共算力資源,有效支撐人工智慧重大科研項目,提供人工智慧+智慧管理與服務,提升管理效率和資源可用性。
「徽智雲海」ai賦能安徽高校教育和科研全場景應用平台啟動儀式
在安徽省政府指導,合肥市政府支持及各相關單位、院校、企業努力下,安徽數字化人才培養基地應運而生。各方匯聚優勢資源,將共同打造產學研用融合人才培育生態,為合肥人工智慧與計算產業輸送創新人才梯隊,築牢產業發展人才支撐,驅動產業持續創新、蓬勃發展。
安徽數字化人才培養基地共建啟動儀式
為推動合作共贏,安徽省衛生健康委與華為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全民健康信息化基礎建設、醫院高質量發展等領域展開深入合作,共同推動安徽省衛生健康事業的高質量發展。合肥工業大學與華為簽署了校企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方面加強合作,共同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安徽省人工智慧產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與華為簽約,助力安徽省打造人工智慧產業高地。
智慧成果一觸即達
凝心聚力乘勢而上
新質生產力是代表新技術、創造新價值、適應新產業、重塑新動能的新型先進生產力。構建新質生產力,強化科技創新,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事關全局,事關長遠。在此背景下,來自行業、學術界和企業的嘉賓共同探討了新質生產力時代下的行業發展新趨勢與新機遇。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主任單志廣在《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主題演講中,闡述了未來產業的戰略定位和發展態勢。單志廣提出,新質生產力的提升是通過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實現的,其核心標誌是全要素生產率的大幅提升。在發展新質生產力與推進未來產業發展工作中,要科學謀劃、系統推進、攻堅克難、高質高效、可持續發展。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主任 單志廣
安徽省數據資源管理局副局長王愛學在《深化數據要素市場化改革,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中表示,數據作為新的生產要素,充分發揮其基礎資源作用和創新引擎作用,有利於帶動各類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促進各類先進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集聚,提升全要素生產率。近年來,安徽省圍繞數據賦能新質生產力,在數字安徽建設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積極成效。未來,省數據資源局將以數據賦能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以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為主線,以推動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為牽引,以創建國家數據要素綜合試驗區為抓手,以高能級數據基礎設施為支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建設現代化美好安徽做出積極貢獻。
安徽省數據資源管理局副局長 王愛學
安徽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總工程師沈忠林在《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製造強省》主題演講中,分享了安徽省發展新型工業化的五大顯著成效(增速全國靠前、總量實現進位、結構持續優化、質量不斷提升、產業特色鮮明),以及推動新型工業化的五個路徑,即通過「鏈條+集群+生態」多維度構建鏈群融合體系,通過「平台+攻關+應用」多渠道構建協同創新體系,通過「兩化+兩業+綠色」多層次構建融合發展體系,通過「育新+升規+培優」多梯度構建企業培育體系,通過「載體+活動+合作」多模式構建開放合作體系。
安徽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總工程師 沈忠林
華為公司政務一網通軍團副總裁王威在《構建新質生產力時代基礎設施建設,助力安徽產業高質量發展》主題演講中指出,隨著技術的進步,我們正從信息化時代、數字化時代邁向智能化時代,這一轉變標誌著數據整合和智能化應用的興起。從技術發展趨勢來看,城市正在從「一城一雲」向「一城一雲一模型」升級,不斷推進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基於數據與ai驅動的城市治理與服務,深圳福田實踐成果顯示,通過「10-30-24」機制,實現了從「民意能辦」到「民意速辦」的轉變,顯著提高了群眾滿意率和辦事效率。
華為公司政務一網通軍團副總裁 王威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徐宏力在《自主創新底座支撐科學研究》演講中指出,大學和學科發展目前依然面臨挑戰的環境,中國科大信息與智能學部基於「以建帶改,建改協同」的理念,通過平台建設帶動信息學科體系改革,實現了理念、機制和模式創新。通過構建人工智慧創新平台,築牢算力底座,研發自主可控計算框架,匯聚優質安全數據,能夠為顛覆性的ai演算法研發以「ai+」賦能科技創新提供試驗場,為人工智慧領域領軍和產業的人才培育提供基地。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 徐宏力
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ai工程院院長潘青華在《星火昇騰原生ai大模型創新實踐》演講中提到,科大訊飛自研的大模型並行訓練框架和訓推工具鏈,基於國內優秀軟硬體基礎設施,打造了穩定高效的超大規模大模型訓練平台。訊飛團隊對昇騰軟硬體有充分認識,並充分信任華為和昇騰團隊的能力,已完成多個深度學習演算法昇騰算力訓練適配。訊飛星火大模型v4.0 turbo在昇騰算力上實現了推理性能充分優化,其性能普遍達到業界90%以上,部分模型性能實現超越。完全基於國產算力訓練的星火大模型效果對標國際先進水平。
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ai工程院院長 潘青華
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許越在《海螺集團人工智慧場景建設經驗與展望》中指出,海螺依託盤古預測大模型,實現了水泥燒成全局尋優方案,構建了融合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的產品質量、能耗的預測模型,為用戶提供實時工藝參數推薦功能,提升自動化智能化水平,降低能耗和污染排放,提供創新方案。在裝備ai大模型方面,海螺與華為聯合技術團隊綜合運用人工智慧+大模型等技術,實現了熟料3天、28天強度預測工作,預測準確率達到業界先進水平。展望未來,海螺將擁抱人工智慧,實現「增安、提質、降本、增效」,並將加強與海外國家相關企業的合作,推動海外市場的數字化轉型發展。
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 許越
此次峰會,集眾智、匯眾力、凝眾心,為加快建設現代化美好安徽,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人工智慧產業高地和數字經濟發展高地指明了發展方向。一直以來,華為堅定投入根技術創新。面向未來,安徽將攜手華為等夥伴,以數智賦能,乘勢而上、勇立潮頭,書寫產業創新發展新華章,為長三角乃至全國科技產業創新貢獻智慧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