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次於英偉達、全球第二大顯卡製造商已經宣布撤往新加坡!
自從2024年3月美國BIS全面限制自家英偉達、AMD公司向中國提供高端人工智慧顯卡後,台積電也被勒令向大陸斷供AI晶元。
在中國大陸人工智慧顯卡面臨圍剿的關鍵時刻,栢能集團——全世界僅次於英偉達的第二大顯卡生產商,決定宣布將全球總部從中國撤離轉向新加坡。
就在消息傳出的同時,栢能集團在印尼的新工廠宣布正式開工,這也可以看作是栢能集團將顯卡生產線轉移到東南亞供應鏈的前兆。
這個栢能集團到底什麼來頭呢?它將產能轉移到國外對我們的影響有多大呢?
大家可能對這家公司不太熟悉,但它生產推出的顯卡恐怕無人不知,其中專門生產英偉達中高端顯卡的子品牌索泰暢銷國內外。
像Geforce RTX 4070、以及即將推出的5090型號顯卡等,都是栢能集團索泰自己生產的,所以栢能集團對我國一些電腦主機廠商和科技公司來說,地位非同一般。
但有個扎心的事實很少有人知道,雖然栢能集團是背靠製造英偉達顯卡發家的,但一直是一家地地道道的中國香港企業。
1997年栢能集團在香港創辦成立,創始人之一的執行董事梁華根,還是從中國香港大學工程系畢業的,最開始也就是到處接訂單的代工廠。
雖然這個栢能集團將代工製造業務伸向內地,依靠內地廉價的人力資源迅速起家,不僅加工生產顯卡,電腦主機、主板和存儲等業務都有涉及。
像栢能集團在東莞有一個佔地16萬平方米的製造基地,還有南京也有生產線,可以說中國產線每年給栢能集團提供了絕大部分的產能。
這裡就有一個問題,栢能集團將總部和產能轉到國外,涉不涉及核心技術的流失?
作為一家中國香港的顯卡製造商,栢能集團的行為從公司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無可厚非,畢竟美國對華的晶元禁令在那擺著,你想活下去就必須按美國的方式辦事。
畢竟栢能集團說直白點就是英偉達的顯卡代工廠,他的產品是非常依賴英偉達的GPU技術授權的,而他的強項和優勢是顯卡硬體設計、散熱和軟體優化等方面。
也就是說栢能集團旗下的顯卡品牌用的並不是自己研發的GPU,一旦英偉達卡它脖子,栢能集團的顯卡就沒法生產出來。
從這裡可以看出,栢能集團作為中高端顯卡製造商,其實更重要的在於製造代工,並不涉足顯卡核心GPU的研製,能做大也是因為跟英偉達的合作非常深入。
所以也談不上什麼核心技術的轉移,核心技術在英偉達那裡。
有人說栢能集團將產能轉移到印尼,就是為了撤離中國市場?
其實單從海外建廠這個單一動作來看,其實也說明不了什麼,畢竟中國光伏企業大把的在東南亞建廠,無非就是降低產品出口的風險,避開歐美的高關稅而已。
所以後續我們還要看栢能集團將中國內地的產能轉移了多少,到時才能看出問題。
最後栢能集團為啥要將總部撤往新加坡?
簡單說就一句話,減小風險、順利擴大業務。
栢能集團宣布將總部遷往新加坡的同時,栢能集團直接順利在新加坡證券交易所上市,栢能集團這一舉動有點像給新加坡交投名狀的意味。
其實細究栢能集團的這一行為,他總部和產能的轉移又顯的那麼合理,並沒有什麼不妥的地方。
首先栢能集團的顯卡製造是和英偉達深度綁定的,所以當美國禁令一下來,栢能集團的高端顯卡像RTX4090是不能在中國內地賣和生產的,甚至連香港和澳門都不能銷售生產。
所以你看我又在內地市場賺不了錢,又不能生產,那我就只有一條路能走,在海外生產,將產品賣給國外。
現在栢能集團的高端顯卡產品線即將生產發布RTX5090,在這個關頭,如果要順利拿到英偉的5090的GPU,就必須要通過英偉達的審核才能生產銷售。
即便栢能集團順利拿到5090GPU的授權,但也不可能在中國生產和銷售,所以將總部轉移到新加坡,就是做給美國和英偉達看的,也是給自己在中國以外地區銷售做好準備。
所以你說栢能集團是給英偉達和新加坡交投名狀,這話聽著也沒錯,但你又沒法怪他,因為本身他不這樣做也無路可走。
栢能集團其實也是19家英偉達核心AIC中的一員,什麼叫AIC呢?也就是像栢能一樣給英偉達製造顯卡的合作商。
經常買顯卡的發燒友應該知道什麼迅景、影馳、七彩虹等,都是栢能集團的競爭對手,但在美國禁令下,很多因為失去了中國市場都沒扛下來。
這些品牌基本都跟栢能集團一樣,由於美國對華高端顯卡禁售和禁生產,他們都一樣沒啥話語權。
如果想要在同行間保持競爭力,就要拿到5090型號的英偉達GPU授權,那麼就只能向外遷移總部和轉移產能。
現在AIC這個行業已經飽和了,栢能集團能在新加坡順利上市,很有可能已經拿到了英偉達的授權,接下來在印尼出口產品能享受美國稅收優惠。
這恐怕才是栢能集團總部搬離中國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