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斗戰聖魔歸來
同質化與跟風雖然已經成為各個品牌品牌出手機的主力殺手鐧,但如果要追根溯源來細品各個品牌到底為了手機做了哪些事情,我認為還是要從每個品牌的個性思維來看,說起這個「個性思維」,我常常將其認為就是「品牌的特別之處」。
當前大多數品牌趕在10月這一重要的時間節點,上新各類「極致與實用」也成為諸多品牌在「同質化與跟風之後」的「重要思維」,當然有人會說極致和實用怎麼能融合?確實如果你能在意到這一層面可想而知,你的認知與洞察能力是相當的高
真正的正確理解就是旗艦與機皇的關鍵詞是「極致」,但中端機與性價比的關鍵詞是「實用」,所以兩個名詞絕對不能混為一談。
就算某個品牌確實能把「極致和實用」融合在一起,那麼我們也要在意「相對性質」,因為如果你直接在意絕對,最終只能讓自己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特別對當前普遍的年輕人而言,在手機行業呈現「寒冬回暖」的狀態下,購買手機的思維肯定偏於「處理器好壞」,在年輕人眼中「一台手機的好壞往往就是處理器是什麼,處理器怎麼樣所決定」
為什麼?其實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兩個字「手游」,要知道如果年輕人想玩好手游,最最基本的東西自然就是處理器。
據我10年「手機行業」的深層洞察,有的時候我認為一個品牌想要自己的手機熱銷和備受關注並不難,只需要順著「用戶的毛」摸就可以,用戶毛是什麼?答案就是處理器。
不過,此刻我更好奇的事,當前手機市場流傳這個一個怪現象,它就是「處理器也分時令性」,這一趨勢的背後的邏輯是什麼?對消費者而言就像購買手機一定要選擇搭載目前最火爆的晶元,所謂最火爆的晶元也和手機一樣是分為不同定位的,這點你們要有自然的認知;
同時如果站在品牌層面來說,那麼同樣也有一個大家都熟悉的詞,叫做「搶首發」,是不是現在的品牌在出新機的時候都會非常重視處理器的首發權?當然這裡也分不同定位,就像有的是首發旗艦晶元,有的是首發性價比性價比,有的是首發中端機晶元,甚至還有的是首發性能旗艦晶元,這些都目前早已成為常態的東西。
而如果一個品牌能成功的搶到「首發權」,一般來說這樣的品牌就要比其他同類品牌檔次要高出一些。
品牌為了滿足用戶「追著處理器買」,其實也做出的兩個方面的調整,表面的一個方面就是如果你是細心的人就會發現在目前的時代旗艦手機價格或許會略微下跌一些「當然絕對不能下跌太多」
但是如果從深層角度來看一個全新的定位「旗艦中端機」就是目前80%以上的品牌紛紛效仿的思維定式,用我的話來說「旗艦中端機」就是品牌針對用戶瘋狂在意處理器做的全新秘籍,何謂「旗艦中端機」?答案很簡單,那就是旗艦的任何體驗,但是價格卻很中端機。
但是「旗艦中端機」雖然是一個真香定位,不過我想警示一下大家,要且行且珍惜,因為「旗艦中端機」本身就違背了成本和利潤的關係,當商品一旦違背了成本與利潤的關係,那麼就不可能長久,到一段時間就會消失!這是我的猜想!
當然一般我的猜想最終都會變成現實,因為我是善於思考的人,洞察力與認知力肯定是要比其他數碼博主要強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