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runway 的聯合創始人 cristóbal valenzuela barrera 發表了一篇博客文章,大膽開麥:ai 公司的時代已經結束了。與其說他是在大放厥詞,不如說,他是在創達一種觀念:ai 的時代,每個想寫寫畫畫、做點東西的人,都需要學習一種新的打開方式。關注 ai 第一新媒體,率先獲取 ai 前沿資訊和洞察英雄所見略同,不少大佬都發表過類似的言論。而且他們從自己的觀念出發,打造了他們理想中的 ai 工具。玩一玩這些工具不難,可是想用的更順手,就需要了解這些做工具的人,都夾帶了什麼「私貨」進去。我們搜集了一些大佬們的發言,他們討論的對象,從寫作、拍視頻、製圖到音樂創作,各有不同,但都涉及了在 ai 時代對於工具的用法,或許能幫你找到那個正確的打開方式。矽谷教父:paul grahampaul graham 不久前針對 ai 時代的寫作,發表了一篇博客。他除了是成功的科技投資人,也是這個行業知名的寫作者。長期、穩定地用寫博客的方式,表達自己對科技動向的觀察,影響了一大批創業者和極客。而對於 ai 在寫作一事上的好與壞,他是這樣說的:「我通常不願意對技術做出預測,但我對這一點相當有信心:幾十年後,會寫作的人不會很多。ai 已經打開了這個世界。幾乎所有的寫作壓力都已經消散了。你可以讓 ai 為你做這件事(指寫作),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工作中。結果將是一個分為 writes 和 write-not-not 的世界:還是會有一些人會寫。我們中的一些人喜歡寫。但是,擅長寫作的人和根本不會寫作的人之間的中間地帶將消失。(人群分類)不再是好作家、普通作家和不會寫作的人,而是只有好作家和不會寫作的人。這很糟糕。原因是我之前提到的:寫作就是思考。其實有一種思維,只能通過寫作來完成。一個分為寫和不寫的世界比聽起來更危險。這將是一個充滿思考和不思考的世界。我知道我想進入哪一半,我打賭你也知道。」原文指路:https://paulgraham.com/writes.htmlopenai 掌門人:sam altman把這 sam altman 和 paul graham 放在一起,是因為 sam altman 公開講述過自己在寫作上,受到 paul graham 很深的影響。在上個月他作客播客 how i write 時,就提到了這一點。「像許多其他人一樣,我對創業世界的了解,和對它的興奮來自於閱讀 paul graham 的文章。他就像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作家,寫我和許多其他人非常感興趣的話題。雖然他從來沒有像這樣(手把手地)教你如何寫作,我和不少人顯然汲取了很多靈感……他寫有趣的東西,說得很清楚,不會浪費你的時間。」作為 gpt 的背後推手,他分享了自己使用 chatgpt 寫作的經驗,以及他認為工具和作者之間的關係:某種程度上,這可能是通往 paul graham 所說的、未來的「好作家」的道路:「肯定每個人都同意的是,可以有許多個性,來源並不是真實的人。這是一件很酷的事情,而且你可以擁有讓我們稱之為人設。你可以讓 chatgpt 在不同的角色中重新混合東西。我認為這將在創作過程中有所幫助,這是我所希望的事情。「在一個 ai 可以為你做很多事情的世界裡,擁有偉大的想法很重要。當 ai 可以做任何事情時,明白你想讓 ai 做什麼真的很重要。品味,創造,專家水平,就像那個 paul graham 所做的一樣,那將會非常有價值。」「我也喜歡用 chatgpt 幫我寫一些東西,特別是當我一直在嘗試寫這個東西時,如果我卡住了,不明白如何表達某件事,或者我像在為某個部分而掙扎,它就會像是一個超級詞庫。但這絕對不會是取代產生想法本身。對於作家來說,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工具,但絕對不會是作家,更像一個合作者。」google 的音樂人高管:douglas eckdouglas eck 是 deepmind 的高級研究總監,領導著 deepmind 在生成媒體方面的研究工作,包括圖像、視頻、3d、音樂和音頻生成。他牽頭創建了 magenta ,這是一個正在進行的研究項目,旨在探索人工智慧在藝術和音樂創作中的作用。除了做研究,douglas 還是一位音樂人,在加入 google 之前,他從事過音樂感知、音樂表演、大型音頻數據集的機器學習和音樂推薦方面的研究。在作客 deepmind 的官方播客時,他提出了三種創作模式,以及他所期待的、真正融合人與 ai 的音樂形成方式:「轉化、策展和創造是我認為現在存在的三種模式。轉化,舉個例子是:我拍了一張照片,我用 ai 工具將它轉換成讓我更喜歡的樣子。有點像是傳統的 instagram 濾鏡,那個我也挺喜歡的。策展:ai 讓我可以在一個領域放開玩,並向我提出一些,可能會讓我覺得驚喜和有用的建議,然後由我整理起來。創造:僅僅只用 prompt 創建出新的東西——這是我認為最難的。科技和藝術之間的結合,像是一種婚姻關係。對我來說,我的領域是做音樂——我不會自稱是偉大的音樂家,因為我確實不是,我很有自知之明——但我沉迷於用鋼琴或吉他,做即興演奏時沉浸走入心流的狀態。這種沉浸甚至於,到了某個時刻你忘記了這架鋼琴它不是你,它只是你的延伸。隨著我們製作的音樂模型越來越好,我們能夠越來越接近實時(生成)。一個簡單的例子:作為一個音樂家,你可以像彈吉他一樣用 ai,就像它是一種循環踏板一樣,一個不斷循環的智能踏板。現在我們還沒有完全達到那個水平,但你可以想像那個畫面。」從電影殿堂輟學的 runway 創始人:cristóbal valenzuela barrera生成式視頻工具 runway 的聯合創始人 cristóbal,在創業之前,曾經是紐約大學 tisch 學院的研究員,再之前曾經學習過電影,但後來輟學了。要知道,tisch 學院是電影人的殿堂。這裡曾走出過李安、伍迪·艾倫、馬丁·斯科西斯等大導演,和數不清的奧斯卡得獎主。雖然輟學投身人工智慧,但 cristóbal 對影像創作的熱情一直都在,這也讓他做出了 runway——在視頻生成賽道上,不能說是毫無對手,也算是遙遙領先了。在最新發表的博客上,他表示「ai 公司」不是一個正確的說法,因為他視 ai 為電力一樣,是最基礎的設施。與其說 runway 是一家人工智慧公司,不如說它是一家媒體和娛樂公司,他們要提供給藝術家們講故事的必要工具。在更早的一篇博文中,他已經說明了在擁有工具後,藝術家們應該記得一件事:藝術在於提出問題,而非尋找答案。「藝術不是一個有明確正確或錯誤答案的離散問題。它是對思想、情感和經驗的持續探索,不能簡化為單純的輸入輸出機制。這種對 ai 的狹隘看法沒有捕捉到這門技術的真正潛力和複雜性,尤其是在藝術應用方面。它將創作過程簡化為一項機械任務,彷彿藝術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而不是尋找新奇事物。這種誤解導致了 ai 生成的事物和人造故事之間的錯誤二分法,認為它們是平等的或可以互換的。他們是不平等的。應用於藝術的 ai 模型是工具,不是目標。」「ai 在藝術中的目標不僅僅是生成內容,而是為藝術家提供新的媒介和技術來探索他們的想法。目標不是生成視頻。目標是使視頻生成成為人們的表達媒介。將藝術簡化為一個機械的過程不僅破壞了人類創造力的價值,而且對 ai 可以實現的目標設定了不切實際的期望。藝術不是一個有明確答案的離散問題。這是一個不斷質疑、實驗和突破界限的過程。」「藝術是關於提出問題,而不是尋找答案,人工智慧應該被視為增強提問過程的一種手段,而不是取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