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百度的日子過得內憂外患。
先是自家公關一號「自曝」狼性文化,給自家公司製造了一場輿論危機。雖然幾天後,百度高級副總裁崔珊珊在內部會議上,重申了百度「簡單可依賴」的價值觀,但百度的公眾形象無疑受到了傷害。
「內患」未解之時,對手們紛紛「上新」:openai、谷歌、位元組、華為等大模型勁敵扎堆迭代新產品,ai應用加速進入深水區。
李彥宏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ai交出一份滿意答卷,給百度注入一針強心劑。
5月16日美股盤前,百度公布了2024第一季度未經審計財報。ai,意料之中成為了百度在財報中奮力對外輸出的關鍵詞。
晚間財報會上,百度創始人李彥宏披露了幾個積極數字:百度搜索上已有11%的結果由ai生成;生成式ai為百度智能雲貢獻了6.9%的收入;ai已幫百度實現了廣告變現,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每季度都帶來了數億元的增量收入。
但市場對於百度的這劑ai猛葯,仍表現出了觀望姿態。
財報公布後,百度美股開盤後一度下跌,最低跌至-4.9%,後逐步回升,截至收盤股價上漲1.66%。
1、利潤離不開降本增效
當下,保住利潤與現金流,是百度戰略的重中之重。
畢竟百度目前的核心搜索產品dau用戶黏性偏弱;在經濟承壓環境影響下廣告增長乏力;ai又處於商業化早期,且需要長期投入。
據財報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百度實現營收315.13億元。歸屬百度的凈利潤(non-gaap)70.11億元,同比增長22%;歸屬於百度核心的凈利潤(non-gaap)66.28億元,同比增長26%。但在gaap口徑下,一季度百度的凈利潤變為54.46億元,同比下滑6%——市場認為,利潤變化主要受到了投資行為影響。
為力保利潤不失,在積極為ai輸血的同時,百度也沒有停下「降本增效」的腳步。
財報顯示,百度一季度資本開支同比陡增56%,其中很大一部分應投向了ai硬體建設。同時,百度的核心研發費用下降了1%;期權激勵項同期下滑了24%。可以合理猜測,百度上一季度的人員成本,很可能出現了收縮。
當然,此時百度頭上最大的壓力,仍來自於「造血」引擎不足。
據財報顯示,體現百度廣告收入的「在線營銷收入」為170億元,同比僅增長2.7%。與之相對,同期公布財報的騰訊「網路廣告」受益於視頻號帶動,收入同比大增26%。
廣告增長遇到瓶頸,百度對此的解釋是第一季度房產以及垂直領域廣告主投入意願下降。但作為今年的投放大門類,ai廣告對百度的刺激,又還不足以填補這一缺位。
儘管李彥宏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目前百度搜索上已有11%的搜索結果由ai生成。」但據海外報道,廣告大戶meta與谷歌,ai已能夠直接為公司貢獻10%左右的廣告收入。
另據市場人士對「市界」透露,據其觀察今年一季度,月之暗面發布的kimi大模型在各平台廣撒投放:「有一段時間,不論是搜文心一言還是搜通義千問、智譜ai,百度上第一條出現的都是kimi。」
爭先入局大模型的百度,卻能容忍競品投放凌駕於自家產品,也側面印證了百度的廣告焦慮。
2、ai需要大客戶
保住利潤「現金牛」之外,真正能體現百度ai實力的核心業務仍在「百度智能雲」上。據財報顯示,第一季度智能雲營收47億元,同比增長12%——生成式ai貢獻的收入比例占其中的6.9%。
不過數億元的收入,還不足以化解百度的競爭焦慮。對手不斷追趕上來,據調研機構「similarweb」4月數據顯示,文心一言的日均訪問量在國內排名落至第二位。
要大幅提升雲業務收入,終歸要從to b層想辦法。特別是進入到今年,隨著大模型基礎層玩家悉數入場,ai競賽已從卷算力、卷技術,進入到了卷生態、拼「獲客」的階段。
今年4月,隨著競賽轉場升級,中美業界同時上演了一場激烈的「開閉源」之爭。作為國內發布較早、也率先收費的百度,是否能保持領先身位,開始遇到更嚴峻的挑戰。
簡而言之,「開閉源」之爭意味著下一站的大模型比拼基礎邏輯——開源模型,利於拔高生態;而閉源模型則依賴api調用,安全性更好,但更利於平台方收費,回收成本。
今年3月,針對閉源的openai,馬斯克將旗下大模型grok-1開源。4月,meta發布了新一代開源llama 3大模型。原本選擇閉源的谷歌,也在近日上線了開源的gemma 2大模型,開源閉源齊頭並進。
在國內,開源大模型以阿里云為代表,以「現金+算力」的模式,將月之暗面、minimax、百川智能等明星創企投了個遍。「大模型五虎」里,零一萬物、百川智能也都選擇了開源。與百度站在一起的,一線公司里只有智譜ai等少數選手。
百度的閉源選擇是否正確?今年以來,李彥宏的每次露面,幾乎都是站在中心呼籲行業「卷應用」。4月11日,他更在內部講話中表態:「大模型開源意義不大,技術落後,閉源才能走通商業模式。」
但反對者大有人在。360創始人周鴻禕迅即反駁:「開源有生態之後,發展會非常快。說這話的公司(指百度)自己都是藉助開源的力量才成長到今天。」
金沙江創投主管合伙人朱嘯虎亦公開談到:等閉源技術迭代曲線緩慢下來,開源會上去。自己「不會投資中國的基座大模型創業公司」。
據內部人士向「市界」透露,李彥宏在百度內部對周鴻禕的表達十分不滿。但百度如何在閉源之中打開「獲客」局面,仍挑戰重重。
據百度介紹,截至2024年4月9日,百度ai應用商店月活躍用戶超過40萬;為努力留客,百度在大模型中也預置了包含llama、百川、chatglm在內的十餘個主流開源模型;便於用戶更靈活調用。
但據「市界」了解,業內認為,百度大模型提供的「智能體」使用價格仍然較高,對於小公司,選擇百度的不少服務需要數十萬到百萬之間的投入,勸退了一些有意試水ai生成的初創公司。
3、難解流量焦慮
搜索產品與廣告收入不斷被短視頻平台分流;ai需要更廣泛的落地,以及更為低廉的獲客成本,百度此刻對於流量的焦慮症尤為明顯。
近日,周鴻禕也在接受媒體訪談時表示:大模型需要被拉下神壇,走進百行千業、千家萬戶;也要越做越小,模型需要上手機、上電腦、上車,找到垂直場景。據「市界」了解,周鴻禕在360內部專為周鴻禕新組建了ai相關的直播與市場團隊,以打造人設、拉動流量。
某種程度上,「璩靜事件」的意外爆發,也折射出了百度當下對流量、以及「狼性」戰鬥力的迫切需求。
「市界」從百度內部了解,今年年初開始,百度公關部便被全員要求做短視頻賬號,且有較重的kpi考核。不過,璩靜的激進做法,也遇到了內部挑戰。一位百度員工告訴「市界」,4月前後,崔珊珊就親自過問璩靜,團隊做的短視頻「為什麼條條都能過萬」,要求其解釋。
雖然輿情事件發生後,百度在一年一度的先進頒獎活動上,再度重申了「簡單可信賴」的文化;但百度的流量焦慮,並不會隨著璩靜離職被「秒批」而輕鬆化解。
內憂外患之中,百度對於曾給予發展空間的「第二增長曲線」,也制定了更為緊迫的盈利時間表。
5月15日,百度apollo在武漢發布了「蘿蔔快跑」的第六代無人車。百度智能駕駛事業群組總裁王雲鵬在會上豪言:特斯拉想要做到當前百度的全無人運營水平,需要少則3年、多則5年。
但據「晚點」報道,百度內部已對「蘿蔔快跑」制定了盈利時間表。今年4月,王雲鵬在一封內部信中說:先有1億營收,再有1億利潤。
此外,外界也期待百度可以拿出更大力度回購股票,以提振市場信心。
據財報披露:2024年第一季度,百度回購金額為2.29億美元;而同期,阿里在財報中公布的回購力度為48億美元;騰訊則表示會以148億港元回購股份。外界猜測,百度此時或許想將更多現金流,留給ai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