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數字企業滿血復活的背後

原標題:對「輕資產」的科技企業實施破產重整困難重重。杭州餘杭區法院探索「預重整+重整」模式,成功助力負債5800餘萬元的教育公司獲得新生——一家數字企業滿血復活的背後

「2月底,我們恢復正常營業了,目前正式簽訂合同的員工有60多人,還有30多名實習生,上下4層樓的工位快坐滿了。」

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某教育公司內,電話聲、商討聲、腳步聲此起彼伏,看著這繁忙的場面,公司負責人長舒一口氣,笑著對前來回訪的法官說:「誰能想到,幾個月前公司只有2名員工在崗,還面臨著經營停滯、瀕臨破產的困境呢?」

這是餘杭區人民法院探索「預重整+重整」模式,助力「輕資產」數字經濟企業重獲新生的一次有益嘗試。

創新型公司遭遇危機

某教育公司成立於2018年,是一家創新型企業,主營智慧教學軟體研發銷售,用4年時間培育了2000餘家教培客戶點,名下擁有51項商標、9項專利、24項軟體著作權等無形資產,曾是國內面向教培機構提供教學軟體的龍頭企業。

教培行業賽道轉換,該公司未能及時調整應對,2022年初陷入營運危機。因企業欠薪,大部分員工離職另謀出路。其間,公司通過融資、調整經營等方式嘗試自我挽救,效果並不理想,背負巨額債務。

2023年7月,部分職工申請對公司破產清算,要求儘快拿回工資。「拿到案卷資料後,我聯繫公司負責人,他反饋原創始團隊仍在積極尋找第三方投資,希望儘力挽救公司、償還債務。」承辦法官高雅回憶。

餘杭區法院立刻組隊實地走訪,對資產負債等情況進行摸底。高雅發現,該公司是典型的輕資產型企業,沒有土地、房產等固定資產,核心資產是商標、專利、軟體著作權等無形資產。「實踐中,該類資產評估周期長、處置難度大,價值也普遍偏低,如果通過破產清算盲目處置,資產變價款遠不足以清償職工債權,更別說普通債權清償的可能性。」高雅說。

充分研判後,高雅想到探索預重整模式:「公司具備教培相關的研發、銷售、運營鏈條,在教育數字化轉型背景下具有一定優勢,尚有挽救的價值和可能性。」高雅向公司及其債權人釋明預重整制度,經多輪溝通,得到各方認可,該公司提交預重整申請。

預重整挽救方案啟動

2023年8月11日,餘杭區法院決定啟動預重整挽救方案,與公司及債權人代表三方組成評審小組,通過「書面陳述+現場評議」「邀請+競爭+搖號」方式,指定浙江星韻律師事務所擔任臨時管理人。

面對職工債權人數多,債權規模大,意向投資人一時難以確定、投資信心不足等難題,法院推動公司原核心技術人員與臨時管理人共同參與意向投資人對接,以現有技術開發、應用和維護為核心,論證公司在提供個性化教育服務方面的可能性,打消意向投資人的投資顧慮,最終確定重整投資人並在預重整期間一次性獲得投資款360萬元。

根據債權申報及審查情況,該公司債務規模達5800餘萬元,涉及90戶職工債權及融資債權。該公司陷入營運危機後,在已完成實繳出資的基礎上,股東、創始團隊成員自籌資金用於研發、支付工資等,對公司享有融資債權。經多次溝通,公司股東、創始團隊成員同意讓渡債權額,降低重整成本。為確保重整經營方案、工作進度如期開展,餘杭區法院在重整期間批准公司在管理人監督下自行管理財產和營業事務,管理人與重整投資人以協商確定管理人報酬的方式降低重整成本。

為儘快實現重整後的正常運營,重整投資人希望老員工重新回歸,管理人、公司原股東、創始團隊成員積極協助開展老員工返崗。目前,已有30餘名離職員工陸續返崗並投入工作。「我是辭了上一份工作回來的,離開的時候我就做好了回來的準備,因為我認可我們的產品價值,也相信公司創始人團隊。」老員工信心滿滿。

餘杭區法院指導管理人根據案件審理進度,同步開展信用修復工作。因職工欠薪案件已進入執行程序,該公司核心人員被採取限制高消費措施。預重整期間,餘杭區法院暫時解除相關「限高」措施,便於公司核心技術人員前往北京、廣州等地與投資人及相關上下游企業進行對接,順利完成業務銜接。

「重整期間,在重整投資人全額支付投資款,且經測算能夠全額清償已申報債權的前提下,餘杭區法院指導我們及時開展信用修復。」破產管理人介紹,「我們在第一次債權人會議前完成該公司司法信用修復,目前正在同步開展工商信用、金融信用、納稅信用等修復工作。」

數字企業獲得新生

今年3月25日,隨著投票時間截止,該公司第一次債權人會議以各表決組100%參會、100%贊成表決通過重整計劃(草案)。

3月26日,全體債權人收到清償款,其中涉及職工債權人90戶,該案普通債權清償率100%。

「我們會持續優化產品與技術能力,投身於優化教育資源配置,縮小城鄉教育差距的事業中,努力成為推動中國教育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力量。」第一次債權人會議後公司負責人對未來充滿希望。

「該公司破產案交出了三個滿分答卷,即100%參會、100%贊成、100%清償,提供『治癒』數字經濟企業的生動樣本。」餘杭區法院破產審判庭庭長祝繼萍說,「數字經濟企業破產案件中,人才流失嚴重、產品研發維護停滯、無形資產眾多且處置難度大,餘杭區法院因企施策,根據資產類型、負債規模及結構,通過預重整快速、有效『治癒』病企。」

2023年,餘杭區法院在破產審查環節引導12起案件中債權人、債務人達成庭外和解或重組,審結76件破產案件中,7件通過破產和解、民事和解等方式實現困境企業被救治。(余建華 本報通訊員 高 雅 龐楚楚)

(人民法院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