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CEO:在電車領域跟不上中國市場,維持住10%的市場份額就不錯了

根據路透社的報道,德國最大的汽車生產商——大眾集團的首席執行官奧利弗·布魯姆,在最近的一次採訪中透露,「面對激烈的競爭,大眾汽車在中國電動車市場上的表現並沒有達到領先水平」。布魯姆提到,「能在中國這個快速擴張的市場中,保持兩位數字的市場份額,對於大眾來說已經是相當不錯的成績了」。

報道提到,過去幾年中,大眾在中國市場的份額有所下滑,從2018年的18%,下降到了去年的14%,而中國的本土電動車生產商正逐漸增強市場影響力。根據大眾公布的去年全年的銷售數據,中國市場上大眾品牌電動車的交付量,達到了19萬輛左右。然而,相比於中國電動車市場去年890萬輛的電動車和插電混動車交付量,大眾的這一增長仍顯不足。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的高層領導,包括董事長兼ceo貝瑞德,此前堅稱「目標是確保大眾保持其作為中國市場上領先的國際汽車製造商的地位。」然而,大眾集團的首席財務官阿諾·安特利茨在去年底明確指出,在推出新的電動車型之前,大眾在電動汽車領域的市場份額,可能面臨著持續下滑。

為了克服這些挑戰,負責大眾汽車中國業務的拉爾夫·布蘭德施泰特表明,大眾汽車正在積極調整策略,努力推出更符合中國消費者需求和偏好的產品線。目前,大眾的定價策略相對於中國市場上的一些純電動競爭對手來說,仍然偏高。

此外,路透社的報道也提到,大眾正採取措施擴大在中國的業務範圍,特別是針對中低端電動汽車市場的消費者。這表明大眾正在積極適應中國市場的變化,尋找新的增長點。

據路透社另一篇報道稱,德國總理朔爾茨計劃在本月晚些時候對中國進行官方訪問,多位德國頂尖企業的高層領導,包括寶馬和梅賽德斯-賓士的高管,計劃陪同朔爾茨前往中國。這將是自去年夏天德國對中國採取新戰略以來的首次訪問。

據稱,德國對華的新戰略強調了對中國採取「去風險」政策,目的是減輕經濟上對中國的依賴,儘管在實施細節和具體目標上留下了一些模糊的地方。

據美媒報道,去年,德國對中國的直接投資達到了創紀錄的129億美元,這反映了儘管德國政府層面將中國視為系統性競爭對手,但德國企業依然積極投資於中國市場。德國的領先企業,如大眾汽車、巴斯夫和阿迪達斯等,都將視中國為其增長的關鍵動力,想要繼續深化與中國市場的聯繫。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對於德國的汽車製造商來說,有著強大的吸引力。

隨著朔爾茨即將展開訪華之旅,德國企業界對隨行的高管名單也在持續關注,預計隨著訪問日期的臨近,可能會有更多的企業領導人加入訪問團。在前年11月,朔爾茨首次作為德國總理訪問中國時,就帶領了一個包括大眾、寶馬、阿迪達斯、西門子、巴斯夫和德意志銀行等12家大型企業的商務代表團。當時德方的這次訪問被視為是「德國將其最大品牌介紹給中國」的重要舉措,展現了德國企業界對中國市場的重視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