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開放微信支付,互聯網構建「護城河」不能靠「築牆」

騰訊和阿里的「互聯互通」有了新進展。最近有多名網友反饋,部分淘寶訂單可直接跳轉至微信支付進行付款。雖然筆者嘗試淘寶付款時並未看到微信支付選項,但「淘寶內測開放微信支付」的相關消息已經衝上熱搜,並引發公眾對互聯網「拆牆」的討論和期待。

阿里和騰訊何時實現「互聯互通」一直是消費者關注的熱點,互聯網各平台間的鏈接、跳轉屏蔽,不僅公眾苦之久矣,主管部門也曾明確表示「屏蔽網址鏈接」行為嚴重影響用戶體驗、損害用戶權益、擾亂市場秩序,並對此提出過監管要求。

然而,互聯網「拆牆」進程卻一直非常緩慢——2021年9月,工信部明確要求互聯網企業整改屏蔽網址鏈接後,微信用戶得以在「一對一」聊天窗口中打開淘寶和抖音的網址鏈接,阿里旗下的餓了么優酷大麥考拉海購、書旗小說等應用接入微信支付,但用戶規模和交易總量最大的淘寶和天貓並未接入。當年「雙11」前,阿里希望通過淘寶「一鍵分享購物車」功能打開微信群聊和朋友圈入口,卻也未能如願,淘寶鏈接至今還是只能通過「火星文」轉發給微信好友。所以,淘寶此次內測,被廣大網友視為互聯網釋放出了強烈的「拆牆」信號。

站在互聯網巨頭的立場,「拆牆」遲緩也在情理之中。鑒於各平台的商業模式大多建立在自身的用戶基數、數據資源以及獨家服務之上,「拆牆」意味著需要與其他平台分享用戶和數據資源,必然會在短期內降低自身的競爭力和收益,誰會願意主動為之?

但從長遠來看,推進各平台實現「互聯互通」又是大勢所趨。目前呈封閉狀的互聯網生態體系,不僅犧牲了消費者的使用便利,客觀上也限制了中小企業的發展空間。現實中,單個品牌因為騰訊、阿里彼此設「牆」,不得不組建不同的運維團隊、在不同的平台上推廣產品和服務,大大增加了企業的運營成本。一旦「拆牆」,中小企業一次發布,便可以在多平台展示自己的產品和服務,化解「同一產品、不同體系、體系不通」的尷尬。

「互聯互通」的本質是重塑互聯網開放、健康的生態,因此,「拆牆」看似是互聯網巨頭之間的博弈,實則是關乎著整個互聯網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事。佔據了發展先機的互聯網巨頭,旗下平台涉足的產品服務基本包攬了公眾生活中大部分的衣食住行等消費,這些流量如果封閉在「高牆」之內循環,必將損害其他參與者公平競爭的權利,進而破壞大的商業生態。

開放是互聯網的「初心」。需要指出的是,目前互聯網領域所有成為巨頭的公司,其起步、發展和壯大的過程,無不得益於互聯網開放的土壤。作為「開放」的最大受益者,互聯網巨頭們也應把精力放在不斷完善產品,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好的發展生態,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上,而不是設「牆」把資源圈住,靠設置壁壘為自身發展構建護城河。

欄目主編:朱珉迕 題圖來源:新華社

來源:作者:謝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