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將全面禁止電商,馬云:如果電商倒閉了,將有3000萬人失業!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六個國家開始禁止直播帶貨,逼得國內電商巨頭小楊哥宣布退網,被網友稱讚急流勇退,背後有高人指點。

值得注意的是,這六個禁止直播帶貨、全面關閉電商平台的國家裡,也有一向跟中國合不來的印度

對此,作為電商祖師爺的馬雲表示很擔憂,並警告如果電商真的倒閉,將會有三千萬人失業!

那麼,為何國內外都開始對電商下手?電商究竟做錯了什麼?

印度就業形勢嚴峻

首先不得不承認的是,電商直播確實更能抓住消費者的需求,價格也更實惠。中國人對於電商相當依賴,對於電商的好處自然是深有體會。

所以,對於印度忽然全面禁止電商這樁子事,許多中國人都感到有些難以理解,完全無法想像沒有電商的生活,是有多麼地枯燥。

那麼印度究竟為啥看電商不順眼呢?

畢竟,印度作為一個擁有十幾億人口的大國,電商消費市場的前景巨大,電商行業完全有可能成為拉動印度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印度完全沒必要自斷前程。

印度政府官方給出的解釋,是認為電商正在對傳統零售業,造成不可忽視的衝擊,導致傳統實體經濟低迷。

聽起來似乎是有幾分道理,畢竟電商發展會衝擊實體經濟是事實,像中國這些年來做實體經濟的應該都深有體會,實體生意是多麼地不好做。

但問題是,為了保護實體經濟,把電商一杆子全部打死,真的有必要嗎?

對於印度來說,或許真的是有必要。

因為印度是一個,連按電梯按鈕都能專門設一個崗位的國家。

什麼叫做按電梯按鈕都要專門設一個崗位?說白了這個崗位就是沒啥門檻,只要會動手指就行,在電梯前面一守就是一整天,專門幫人按電梯按鈕,而且工作態度特別積極,生怕讓乘客自己按一下電梯按鈕,就會丟工作似的。

這種脫了褲子放屁、多此一舉的崗位,之所以能在印度大行其道,說白了純粹是為了專門用來應付就業問題、減少失業人口的。

這就足以看出,印度當前就業問題是有多麼嚴峻。

不過,這種性質的崗位可替代性確實太高,給的薪水也十分微薄,光是靠這個維生,怕是很難。

所以大部分印度的社會底層人員,都主要在從事傳統實體零售業。印度街頭成千上萬、隨處可見的商販,就是最好的印證。

那麼顯而易見,印度電商如果迅速發展,就會減少對人工勞動的需求,從而對印度傳統實體零售業造成巨大的衝擊,導致傳統商店銷售額下滑。

屆時,無論是街頭商販還是手工業勞動者,都將大量失去生計,使得印度失業人口進一步上升。

失業人口一增加,自然也就加劇了印度社會的不穩定,尤其是在經過疫情的衝擊之後,依賴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印度,本來經濟情況就不容樂觀,要再被電商搞出一大批失業人口,印度的GDP估計就有望再創新低了。

也許會有人想,以電商這麼猛的賺錢架勢,難道還填補不了實體零售業所造成的損失嗎?

在別的國家或許確實還能取長補短一下,但是在印度,就真的不行了。

因為實體零售業相當於是印度的支柱行業,要是失去了實體零售業,印度的經濟就徹底無可救藥了。

雖然印度擁有巨大的人口紅利,時常被經濟學家吹捧成為繼中國之後的下一個「超級大國」,但現實情況卻不容樂觀。

2014年,莫迪就提出了「印度製造」計劃,希望通過承接中國這邊轉移過來的製造業,培育出印度自己的支柱製造業。

然而如今距離這一計劃已經過去了將近十年,印度製造的風頭,卻全都被越南製造搶了去。哪怕是勞動密集型產業,也沒有孟加拉的服裝業那樣,發展出特色鮮明的勞動密集型產業。

即便是像蘋果三星、中國小米這樣的大型電子企業,在印度設立工廠的時候,更看重的也只是印度的龐大消費市場,至於就業崗位,實際上也給不了多少。

所以,到頭來還得依賴印度的實體零售業,來繼續撐起印度經濟。越是依賴,就越是不能輕易動搖。

印度電商為什麼發展不下去

反觀電商,在印度的發展也並不樂觀。

一方面,印度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建設還不夠完善,網路覆蓋率以及支付系統的使用率都很低,這無疑就已經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限制了電商在印度的發揮。

另一方面,印度物流配送系統也很拉跨,不像我們國內配送起來這麼方便快捷,網購的商品經常沒辦法及時送達,導致消費者網購體驗感較差。

再加上印度電商剛剛起步,電商平台上有許多不合規範的商家,兜售假冒偽劣產品。這也進一步加劇了印度政府對於電商行業的不信任。

更何況,這些在印度的電商企業,大多都是外企,而並非印度的本土企業,所以出於排外和保護本土經濟的心理,印度政府都難免會對電商挑刺,指責電商企業偷稅漏稅、濫用市場地位、侵犯消費者權益等等問題。

當然,印度政府挑的大部分刺,其實都是無中生有,目的是為了從這些外國電商企業的身上狠狠敲詐一筆,來給本國經濟回回血,畢竟,印度一直以來都有著「投資黑洞」的名號,它干這種不地道的事情,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還有一個很無奈的現實,那就是印度人才供需不對等。

印度不缺可以按電梯按鈕、在街頭兜售商品的人才,但是沒幾個適合搞電商的人才。

因為印度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屬於是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一方面,印度是世界上文盲最多的國家,全國十三億人口五億都是文盲,直接佔到全球文盲總人數的35.1%。

另一方面,印度極少部分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才,又確實攻佔了美國矽谷巨頭企業30%的高管職務,IT行業出了名的大佬,也基本上都是印度人,直接把印度IT技術產業拉到世界第一的水平。

所以,電商這個行業放在印度的人口市場里,只能算得上是高不成低不就,佔比印度人口大部分的文盲幹不了,受過教育的印度人又不一定願意干,那麼電商這個行業對於印度來說,無疑就成了比較雞肋的存在。

然而,作為中國電商始祖阿里巴巴創始人的馬雲,卻擔憂地表示,印度政府要是真的關閉電商,會導致3000萬人失業,馬雲究竟何出此言?難道關閉電商對於印度來說,真的能夠造成這麼大的損失嗎?

其實先不論關閉電商到底會不會導致印度遭到什麼損失,首先可以確定的是,阿里巴巴在印度的業務肯定會受到嚴重影響。

曾幾何時,阿里巴巴也曾寄希望於通過資本手段,複製自己在中國的成功。就連馬雲,最看好的也是印度市場,曾在印度市場投入大量資金,甚至不惜把印度的移動支付公司Paytm,給搞成印度版支付寶

但印度不講武德,為了保護本土企業,轉眼間就把巴里巴巴在印度搞的APP給封禁了,就連印度的小米、OPPOVIVO也都被印度各種找茬,幾乎所有中國對印度的投資,都被迫按下了暫停鍵。

當然,印度也不僅僅只是針對中國企業,就連美國的蘋果、谷歌亞馬遜沃爾瑪,也都遭到了印度的反壟斷調查開罰單。

根據統計數據顯示,短短七年,就有2783家跨國公司離開了印度。所以阿里當初對印度的投資有多大,如今的失望就有多大。

尤其是在印度政府宣布全面禁止電商之後,馬雲和阿里巴巴果斷拋售大量Paytm的股份,高調離開印度,避免步入印度小米被罰款48億的後塵。

當然,馬雲所說的,印度關閉電商會造成3000萬人失業,也並非胡說八道。

因為在印度確實有3000萬人從事電商行業,電商要是禁止了他們也得跟著失業。

但問題是,對於印度來說,讓這3000萬人失業,如果能夠換回實體經濟的復甦,或許還能拉動更多的就業崗位,帶動上下游上百個產業鏈的發展。

畢竟實體經濟,更能給印度底層勞動人民和中產階級機會。

至於電商創造的財富,始終被印度的少數網紅,以及電商平台企業的精英資本家掌握在手裡,這顯然將印度經濟的平衡性給打破了。

而且其實不止印度,要電商還是要實體的生死抉擇,也同樣困擾著中國。

電商還是實體?

目前國家也開始出手整頓電商直播了,已經出台一系列政策來規範電商企業虛假宣傳、價格欺詐等一系列不正當競爭行為。

尤其是一些電商頭部主播,憑藉自己在業內的影響力,直接壟斷商品價格,賣多少全他們說了算,而且還不允許全網有比自己更低的價格。

這樣一來,原本只值八塊的東西,在頭部主播的一頓操作下,賣成八十都能讓你覺得是自己賺了,這自然就無形之間割了消費者的韭菜,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權益。

中國的實體店,這些年來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打擊,畢竟相較於電商,實體店要支付更多房租水電費,以及額外的人工費,既然運營成本更高,那麼賣的自然比電商貴,生意要做下去也就更難了。

根據調查數據顯示,中國的實體店,已經到了平均每三個月就會有一家倒閉的程度,除了小門店,就連大品牌連鎖企業,也都因受到電商衝擊紛紛關閉上千家門店。

尤其是受到疫情衝擊過後,我國實體店所面臨的生存危機和挑戰,也都被進一步加劇。

而且除了實體店受到衝擊,直播電商千千萬萬個普通網店,生存狀況也相當堪憂。

由於請不起大主播,這些普通網店,及其背後的工廠供應鏈,也獲得不了多少平台的流量扶持,導致一大批人因此降低收入甚至失業。

但是,救活一個工廠,可比養活一個網紅要有意義得多。

這也是為什麼國家突然對電商直播重拳出擊,目的正是維護市場的公平性,讓中小工廠網店,即便請不起大網紅,也能賺到錢。

畢竟,電商直播雖然能夠成功讓一些普通人跨越階層、實現飛升,但能夠吃到紅利的始終有限,全中國能有幾個李佳琦呢?

當然,國家對電商直播出手,也意味著實體店的春天或許要來了。

就連馬雲,都忽然表示,如果有機會重新來過,他會選擇衝進線下實體店領域,現在實體店的風向很好。

因為國家目前正在打擊電商行業內部的價格戰,下調平台經濟利潤,並為線下實體店降稅,使得電商平台和實體店鋪價格趨於平衡,這樣一來,實體店就再也不用因為價格被電商給比下去了。

價格的問題解決了,線下實體店服務更到位的優勢就凸顯出來了,比如買衣服的時候,就再也不用操心網購回來,貨不對板實物不符的情況出現了。

在實體商店這一領域,馬雲也確實指了一條「明路」,那就是跟隨時代發展的「新實體經濟」,將傳統實體經濟跟網路結合在一起,才能給傳統的實體商店注入「生機」。

那麼,屏幕前的大家,覺得未來實體店的路該怎麼走?你是會選擇實體店還是電商直播購物呢?